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958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与测试平台基座连接,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与夹具体Ⅰ、Ⅱ相连,变形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由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支撑座与基座架连接,夹持单元由夹具体Ⅰ、Ⅱ与精密移动平台刚性连接,与精密旋转驱动单元中的同步带轮Ⅰ、Ⅱ套接,温度加载单元固定在基座架上。结构紧凑、精巧,方便组装与拆卸,整机质量轻、测量精度高、实时数据采集,可在被测试件旋转过程中进行实时观察,如对材料的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和材料的失效断裂过程等进行原位监测,进而对材料在可变温度复杂载荷模式加载作用下的微观力学行为、内部变形损伤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能在变温复杂载荷情况下对材料微观力学性能进行原位观测,可对材料的微观变形、损伤过程进行原位观测。
技术介绍
随着中子衍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等在材料微观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广泛应用,材料保障技术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而将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测试与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建立联系是当今材料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主要体现为材料在物理场与复杂载荷加载下的力学性能的测定、材料测试过程中显微结构表征以及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在材料力学需要测试的各项力学性能参数中,弹性模量、屈服极限、强度极限、伸长率和切变模量等参数是测试的主要对象,一般来说,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有拉伸/压缩法、弯曲法、扭转法、鼓膜法和纳米压痕法等,其中原位拉伸/压缩测试方法能较为全面的体现出材料的力学性能,它可以通过实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比较直观的分析出材料的弹性模量、断裂极限等力学性能,而在原位拉伸试验中拉伸速率、应变速率及温度等参数的控制对材料变形损伤状况影响也十分显著。在近些年,伴随着工程材料领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需求的增加,国内在实现复杂物理场下试件的原位测量的相关领域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此类的加载设备也非常的少,并且,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使用条件的复杂性,受单载荷拉伸作用的理想加载情况少之又少,而载荷场耦合热场的加载条件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较为常见,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设计了变温复杂载荷下原位测试的装置对材料力学的性能测试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具有整体试件绕自转轴旋转的功能并可以在试件旋转时实现测量的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紧凑、精巧,可安装于中子衍射仪、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观测平台上进行原位力学测试。重点强调了在可变温度复杂载荷下原位测试装置对试件的观测,通过在高温复杂载荷情况下对旋转试件的原位观测更有利于深入研究揭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损伤规律,并对其可靠性预测和寿命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能在高温环境中对材料在复杂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宏观-微观内部损伤分布进行测试,包括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变形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夹持单元、温度加载单元,所述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通过电机法兰架30、滚珠丝杠轴承座27与测试平台基座螺栓连接,所述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通过同步带Ⅰ、Ⅱ21、22与夹具体Ⅰ、Ⅱ9、13相连,所述变形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由位移传感器4通过位移传感器支撑座3与基座架2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单元由夹具体Ⅰ、Ⅱ9、13与精密移动平台7刚性连接,通过同步带Ⅰ、Ⅱ21、22与精密旋转驱动单元中的同步带轮Ⅰ、Ⅱ20、23套接,所述温度加载单元由卤素灯11或电阻丝32进行加载固定在基座架2上。所述的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是: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与传动单元相连接,传动单元由蜗轮28、蜗杆29、减速机构及精密滚珠丝杠26构成,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通过脉冲换向方式输出角位移及可控扭矩,通过与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相连接的传动单元将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提供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精密直线运动,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与精密滚珠丝杠26分别通过精密伺服电机法兰架30及滚珠丝杠轴承座27与测试平台基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的减速机构是:蜗轮蜗杆减速器与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同轴安装,并通过精密伺服电机法兰30与下方的基座盖1连接,蜗杆29通过其上的螺钉与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套接,蜗轮28与精密滚珠丝杠26由楔键连接、定位,精密滚珠丝杠26通过滚珠丝杠轴承座27与上方的基座盖1连接,精密滚珠丝杠的导向通过导轨Ⅰ、Ⅱ5、14及导轨滑块Ⅰ、Ⅱ6、15实现,基座架2设有两组平行凹槽,导轨Ⅰ、Ⅱ5、14的直线定位通过两组平行凹槽实现。所述的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是:微型电机Ⅰ、Ⅱ18、25通过同步带Ⅰ、Ⅱ21、22与Ⅰ、Ⅱ夹具体9、13相连接,在单侧中,通过控制微型电机Ⅰ、18来控制旋转运动的速度,同步带轮Ⅰ、Ⅱ20、23刚性固定在夹具体Ⅱ13上,由轴肩定位,微型电机法兰支架Ⅰ、Ⅱ19、24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精密移动平台7上,通过微型电机Ⅰ18的精密旋转带动同步带21Ⅰ进行旋转,使与同步带Ⅰ21另一端相连的夹具体Ⅱ13进行旋转,使夹具Ⅱ13与试件12进行绕自转轴旋转。所述的变形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是:位移传感器4的基体部分安装在位移传感器支撑座3中,并通过位移传感器紧固螺钉对其进行紧固,位移传感器4前端的可伸缩探头与位移传感器支承座3在测试过程中始终保持弹性接触状态,且位移传感器支撑座3固定在基座架2上,由螺栓进行连接,即位移传感器4所检测到的实际位移为精密滚珠丝杠26与精密移动平台7之间的相对位移;拉压力传感器16分别与基座架2及轴承盖17通过螺纹方式刚性连接,且基座架2末端设有凹面对拉压力传感器16进行面定位,通过精密移动平台7的相对移动使拉压力传感器16受到拉压作用,通过加载载荷变形的模拟信号和编码器的标定位移数字信号的采集来实现单一加载方向的信号检测。所述的夹持单元是:夹具体Ⅰ、Ⅱ9、13通过夹持端的通孔实现其轴向定位,试件12与夹具体Ⅰ、Ⅱ9、13刚性接触,夹具体压板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夹具体Ⅰ、Ⅱ9、13连接,夹具体Ⅰ、Ⅱ9、13与轴端盖8连接实现其定位,并通过夹具体Ⅰ、Ⅱ9、13的冷凝口进行水循环,对高温加载情况下的试件12、夹具体Ⅰ、Ⅱ9、13进行降温。所述的温度加载单元是:由电阻丝32或卤素灯11进行高温加载;所述电阻丝32刚性固定在基座架2上进行加载,并将冷凝管与基座架2连为一体;所述卤素灯11采用两个相同的进行前后照射,卤素灯11固定在灯罩10上,灯罩10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基座架2固定。所述的试件12与夹具体Ⅰ、Ⅱ9、13一起进行旋转,在旋转中观察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变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现有单一载荷拉伸/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相比,本专利技术可模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多种复杂载荷下的力学性能测试,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实现在高温加载情况下的原位测试,相比一般的原位测试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观测是在被测试件旋转情况下,精密的对试件进行原位观测,能对试件的微观结构进行更精准的分析,而对拉伸和压缩单一载荷加载模式的解析,还能够就材料在高温加载模式作用下的微观力学性能及变形损伤机制做出准确评价。2、本专利技术的复杂载荷原位测试装置中,试件自身可旋转,在进行原位测试时,可使试件在自身旋转过程中进行全方位观测,观测更精准。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载及传动单元各单向载荷施加速率可控,施加方式独立,施加顺序可控。因此就基于此种加载方式,可实现拉伸压缩模式下对试件单一载荷方向进行夹持、等速拉伸压缩模式、试件自旋转拉伸压缩模式以及试件旋转依次加载模式等多种形式的力学测试。4、本专利技术可为各类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装备制造、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对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很高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高温环境中对材料在复杂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宏观‑微观内部损伤分布进行测试,包括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变形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夹持单元、温度加载单元,所述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通过电机法兰架(30)、滚珠丝杠轴承座(27)与测试平台基座螺栓连接,所述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通过同步带Ⅰ、Ⅱ(21、22)与夹具体Ⅰ、Ⅱ(9、13)相连,所述变形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由位移传感器(4)通过位移传感器支撑座(3)与基座架(2)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单元由夹具体Ⅰ、Ⅱ(9、13)与精密移动平台(7)刚性连接,通过同步带Ⅰ、Ⅱ(21、22)与精密旋转驱动单元中的同步带轮Ⅰ、Ⅱ(20、23)套接,所述温度加载单元固定在基座架(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高温环境中对材料在复杂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宏观-微观内部损伤分布进行测试,包括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变形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夹持单元、温度加载单元,所述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通过电机法兰架(30)、滚珠丝杠轴承座(27)与测试平台基座螺栓连接,所述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通过同步带Ⅰ、Ⅱ(21、22)与夹具体Ⅰ、Ⅱ(9、13)相连,所述变形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由位移传感器(4)通过位移传感器支撑座(3)与基座架(2)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单元由夹具体Ⅰ、Ⅱ(9、13)与精密移动平台(7)刚性连接,通过同步带Ⅰ、Ⅱ(21、22)与精密旋转驱动单元中的同步带轮Ⅰ、Ⅱ(20、23)套接,所述温度加载单元固定在基座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密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是: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与传动单元相连接,传动单元由蜗轮(28)、蜗杆(29)、减速机构及精密滚珠丝杠(26)构成,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通过脉冲换向方式输出角位移及可控扭矩,通过与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相连接的传动单元将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提供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精密直线运动,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与精密滚珠丝杠(26)分别通过精密伺服电机法兰架(30)及滚珠丝杠轴承座(27)与测试平台基座进行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机构是:蜗轮蜗杆减速器与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同轴安装,并通过精密伺服电机法兰(30)与下方的基座盖(1)连接,蜗杆(29)通过其上的螺钉与精密直流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套接,蜗轮(28)与精密滚珠丝杠(26)由楔键连接、定位,精密滚珠丝杠(26)通过滚珠丝杠轴承座(27)与上方的基座盖(1)连接,精密滚珠丝杠的导向通过导轨Ⅰ、Ⅱ(5、14)及导轨滑块Ⅰ、Ⅱ(6、15)实现,基座架(2)设有两组平行凹槽,导轨Ⅰ、Ⅱ(5、14)的直线定位通过两组平行凹槽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变温原位拉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密旋转加载驱动单元是:微型电机Ⅰ、Ⅱ(18、25)通过同步带Ⅰ、Ⅱ(21、22)与夹具体Ⅰ、Ⅱ(9、13)相连接,在单侧中,通过控制微型电机Ⅰ、(18)来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海赵宏伟张世忠王岩国磊徐博达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