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950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分燃烧垃圾焚化炉,旨在解决垃圾与火焰接触不充分导致燃烧不充分的技术问题,包括炉体、粉碎机构、供气机构以及供油机构,炉体从上至下分为储存区、粉碎区、隔热区、焚烧区以及集灰区,并在粉碎区设置粉碎机构,对储存区输出的垃圾进行粉碎,配合空气和燃油助燃使得垃圾与火焰充分接触,进行无死角燃烧,燃烧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并且通过隔热区设置的第一隔热机构及第二隔热结构,有效防止了火焰上窜,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炉
,具体为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
技术介绍
固太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定物质称之为固太废物,简称固废;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定颗粒,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者半固态物质,统称为固态废物,现在的固太废物一般多堆积在一起,使其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这就需要使用到焚烧炉,但是现在的焚烧炉由于焚烧时的固废物分布不均,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小,使得焚烧的速度过慢,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在焚烧的同时产生废气污染空气。在专利号为CN20623482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固废料粉碎高温焚烧装置,包括固废料粉碎装置和环保高温焚烧装置;所述固废料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和导料箱;所述粉碎箱焊接在两块承载板左右侧面上;所述导料箱一端固定设置在粉碎箱下方,另一端设置在焚烧筒中;通过添料筒添加固废料,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轴上的粉碎刀片转动,对固废料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固废料通过导料箱进入焚烧筒中,使固废物快速充分的焚烧,大大增加了焚烧效率,但是采用此专利技术方案工作时,由于将粉碎装置和焚烧装置独立分开设置,通过倾斜的倒料箱连接进行垃圾输送,在垃圾量多的情况下,会发生堵塞通道的情况,需要人工进行疏通,且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通过将垃圾进行粉碎,粉碎的垃圾在进行燃烧,提高焚烧效率,同时在粉碎垃圾区域与焚烧垃圾区域之间增设垃圾转移与垃圾输送步骤,实现粉碎垃圾区域与焚烧垃圾区域的有效隔绝,解决了粉碎后垃圾直接输入焚烧区的技术问题,并实现了垃圾粉碎与垃圾焚烧工作的同步进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垃圾填充,将收集的垃圾输送进入到储存区内;步骤二,垃圾粉碎,输送进入储存区内的垃圾,竖直向下掉落至位于所述储存区下方的粉碎工位,由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进行咬合切割粉碎;步骤三,粉碎垃圾暂存,粉碎后的垃圾竖直掉落在位于所述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正下方的暂存工位,堆积储存在关闭的第一隔门上;步骤四,垃圾转移,所述第一隔门打开,将储存在其上的垃圾进行竖直向下转移,转移至位于该第一隔门下方的关闭的第二隔门上;步骤五,垃圾输送,所述第二隔门打开,将其上的垃圾向下输送,输送至位于该第二隔门下方的燃烧区内;步骤六,垃圾焚烧,输送进入所述燃烧区的垃圾,经该燃烧区内明火的点燃,由供气管对其进行含氧空气的供应,并由供油管对其进行燃油的供应,进行焚烧工作;以及步骤七,灰烬清理,垃圾经过焚烧后产生炉灰,炉灰经过炉箅过滤后竖直掉落在集灰区内,当炉灰堆满所述集灰区的2/3区域时,对该集灰区内的炉灰进行清理。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一至步骤六中,垃圾是指生活、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易燃、非金属类垃圾。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的旋转方向相反,且其切割部的线性旋转方向均竖直向下。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均由驱动电机同步带动。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三、步骤四与步骤五中,所述第一隔门与所述第二隔门交替关闭打开,且所述第一隔门打开时,所述第二隔门始终关闭;所述第二隔门打开时,所述第一隔门始终关闭。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三、步骤四与步骤五中,所述第一隔门与所述第二隔门打开的驱动力均来自于驱动所述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运转的驱动力。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五中,所述第二隔门打开后成倒置V形设置,对垃圾的输送进行导向分流。作为改进,所述步骤六中,所述供气管与所述供油管同心套设,所述供油管位于所述供气管内。作为改进,所述步骤六中,所述供气管的上方设置有盖板,该盖板为倒置V形设置,其覆盖所述供气管。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一与步骤六中,所述燃烧区的两侧对称连通设置有烟道,该烟道内的烟气对所述储存区内存储的垃圾进行预热干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垃圾焚化炉的顶部设置粉碎机构,利用将垃圾进行粉碎后,将大件垃圾变成颗粒性的垃圾进行焚化,可以优选降低焚化的时间,提高焚化的效率,同时降低垃圾焚化炉对垃圾焚化需要的温度要求,提高热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烟道沿隔火区向下与所焚烧区连通,焚烧区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烟道排出时,高温烟气对进料区和隔火区暂存的垃圾进行烘干预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焚烧效率,降低了排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且对废气中热量进行了回收利用;(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隔火区设置第一隔热机构和第二隔热机构,第一隔热机构和第二隔热机构进行阶段式传递落料的同时,将进料区和焚烧区进行阻隔,能有效防止由于炉内火势过旺引燃正在进行落料的垃圾,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焚化程度高,热利用率高,降低焚化温度,安全高效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垃圾焚烧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粉碎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供气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供油管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清理刷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清理刷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三;图1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四;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隔热机构与第二隔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5为图13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垃圾填充,将收集的垃圾输送进入到储存区10内;步骤二,垃圾粉碎,输送进入储存区10内的垃圾,竖直向下掉落至位于所述储存区10下方的粉碎工位,由第一粉碎辊211与第二粉碎辊212进行咬合切割粉碎;步骤三,粉碎垃圾暂存,粉碎后的垃圾竖直掉落在位于所述第一粉碎辊211与第二粉碎辊212正下方的暂存工位,堆积储存在关闭的第一隔门511上;步骤四,垃圾转移,所述第一隔门511打开,将储存在其上的垃圾进行竖直向下转移,转移至位于该第一隔门511下方的关闭的第二隔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垃圾填充,将收集的垃圾输送进入到储存区(10)内;步骤二,垃圾粉碎,输送进入储存区(10)内的垃圾,竖直向下掉落至位于所述储存区(10)下方的粉碎工位,由第一粉碎辊(211)与第二粉碎辊(212)进行咬合切割粉碎;步骤三,粉碎垃圾暂存,粉碎后的垃圾竖直掉落在位于所述第一粉碎辊(211)与第二粉碎辊(212)正下方的暂存工位,堆积储存在关闭的第一隔门(511)上;步骤四,垃圾转移,所述第一隔门(511)打开,将储存在其上的垃圾进行竖直向下转移,转移至位于该第一隔门(511)下方的关闭的第二隔门(611)上;步骤五,垃圾输送,所述第二隔门(611)打开,将其上的垃圾向下输送,输送至位于该第二隔门(611)下方的燃烧区(12)内;步骤六,垃圾焚烧,输送进入所述燃烧区(12)的垃圾,经该燃烧区(12)内明火的点燃,由供气管(31)对其进行含氧空气的供应,并由供油管(32)对其进行燃油的供应,进行焚烧工作;以及步骤七,灰烬清理,垃圾经过焚烧后产生炉灰,炉灰经过炉箅过滤后竖直掉落在集灰区(13)内,当炉灰堆满所述集灰区(13)的2/3区域时,对该集灰区(13)内的炉灰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垃圾填充,将收集的垃圾输送进入到储存区(10)内;步骤二,垃圾粉碎,输送进入储存区(10)内的垃圾,竖直向下掉落至位于所述储存区(10)下方的粉碎工位,由第一粉碎辊(211)与第二粉碎辊(212)进行咬合切割粉碎;步骤三,粉碎垃圾暂存,粉碎后的垃圾竖直掉落在位于所述第一粉碎辊(211)与第二粉碎辊(212)正下方的暂存工位,堆积储存在关闭的第一隔门(511)上;步骤四,垃圾转移,所述第一隔门(511)打开,将储存在其上的垃圾进行竖直向下转移,转移至位于该第一隔门(511)下方的关闭的第二隔门(611)上;步骤五,垃圾输送,所述第二隔门(611)打开,将其上的垃圾向下输送,输送至位于该第二隔门(611)下方的燃烧区(12)内;步骤六,垃圾焚烧,输送进入所述燃烧区(12)的垃圾,经该燃烧区(12)内明火的点燃,由供气管(31)对其进行含氧空气的供应,并由供油管(32)对其进行燃油的供应,进行焚烧工作;以及步骤七,灰烬清理,垃圾经过焚烧后产生炉灰,炉灰经过炉箅过滤后竖直掉落在集灰区(13)内,当炉灰堆满所述集灰区(13)的2/3区域时,对该集灰区(13)内的炉灰进行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至步骤六中,垃圾是指生活、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易燃、非金属类垃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充分燃烧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一粉碎辊(211)与第二粉碎辊(212)的旋转方向相反,且其切割部的线性旋转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润良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嘉诚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