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管机的蜗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33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33
一种盘管机的蜗壳,包括蜗壳本体;所述的蜗壳本体内设置有风轮;所述蜗壳本体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圈;所述的蜗壳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两侧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导流圈内的半径长度不均匀;所述蜗壳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蜗壳扣位;所述蜗壳本体底部两侧为圆角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蜗壳侧壁做成倾斜面,而不是传统的竖直面,有利于增大进风面积,提高系统的风量。因为倾斜侧壁的导流,气流从蜗壳出来以后,会向两边散开,气流会较均匀地吹到蒸发器表面,可以提升蒸发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主气流与蒸发器的冲击,有利于噪音的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管机的蜗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蜗壳,具体是一种盘管机的蜗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盘管机蜗壳,其蜗壳壁面采用竖直面,导致进风面积有限;蜗壳导流圈由于箱体结构的局限,左右两侧的进风量以及进风速度不一样,靠近整机进风口一侧风量与风速会更大一些,影响进风气流的流畅性。在传统的蜗壳设计当中,扣位位于导流圈两侧,因为其外形阻碍进气气流,不利于风量的提升。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147917U于2013年8月21日公开的一种卧式暗装风机盘管,属于吸顶式风机盘管,包括上盖板、侧板、风机蜗壳、表冷器、冷凝水盘、集水板、出风口等,所述出风口与上盖板连接处为直角板,即上盖板的平面板连接斜面板,斜面板连接直角板,直角板连接出风口的小平面板,所述直角板与出风口的小平面板垂直。该专利便具有上述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效果显著,提升风量,降低噪音,保证进风稳定性的盘管机的蜗壳,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盘管机的蜗壳,包括蜗壳本体;所述的蜗壳本体内设置有风轮;所述蜗壳本体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圈;所述的蜗壳本体上设置有整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两侧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导流圈内的半径长度不均匀;所述蜗壳的表面设置有蜗壳扣位;所述蜗壳底部两侧为圆角设置。所述导流圈靠近整机进风口一侧的半径为R2,靠近出风口一侧的半径R1;R1>R2。所述的导流圈近风轮一端的端面与风轮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蜗壳扣位位于整机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相邻位置,并且每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蜗壳扣位。所述蜗壳底部两侧较长的棱边均为圆角设置。本专利技术中,将蜗壳侧壁做成倾斜面,而不是传统的竖直面,有利于增大进风面积,提高系统的风量。因为倾斜侧壁的导流,气流从蜗壳出来以后,会向两边散开,气流会较均匀地吹到蒸发器表面,可以提升蒸发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主气流与蒸发器的冲击,有利于噪音的下降。导流圈端面与风轮端面保持平行,防止气流从导流圈处的泄漏量,保证进风的稳定性。导流圈靠近出风口一侧的半径和近进风口一侧的的导流半径不一样,可保证气流在前后端面进风不均匀的情况下,进风气流的流畅性。蜗壳扣位设计成前后放置于整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处,不像传统的设置在导流圈的两边,减少了因为外形而对进气气流的阻碍,有利于风量的提升。蜗壳边角导圆,使得气流经过进入导流圈时更加流畅,利于噪音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蜗壳与整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蜗壳与整机的正视图。图3为蜗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蜗壳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蜗壳的正面透视图。图6为气流于整机和蜗壳内的流动方向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中蜗壳的正面透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蜗壳的参数对比表。图9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蜗壳的性能对比表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图中,1为蜗壳本体,1.1为侧壁,1.2为导流圈,1.3为出风口,1.4为蜗壳扣位,2为风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一种盘管机的蜗壳,包括蜗壳本体1;蜗壳本体1内设置有风轮2;蜗壳本体1两侧的侧壁1.1上设置有导流圈1.2;蜗壳本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3,蜗壳本体1两侧的侧壁1.1倾斜设置;导流圈1.2内的半径长度不均匀;蜗壳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蜗壳扣位1.4;蜗壳本体1底部两侧为圆角设置。进一步的说,导流圈1.2靠近整机进风口一侧的半径为R2,靠近出风口1.3一侧的半径R1;R1>R2。进一步的说,导流圈1.2近风轮2一端的端面与风轮2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的说,蜗壳扣位1.4分别位于整机进风口和出风口1.3的相邻位置,并且每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进一步的说,蜗壳本体1底部两侧较长的棱边均为圆角设置。具体工作原理:蜗壳底部的棱边圆角,可以提升气流经过蜗壳时的流畅性,有效提升风量。蜗壳扣位做到蜗壳前后靠近近风口和出风口处,并没有做到传统的导流圈左右两侧上,减少了因为外形而对进气气流流动的阻碍,有利于风量的提升。蜗壳壁面做成倾斜面,利于增大蜗壳与左右两侧的金属板、蜗壳与蜗壳之间的间隙,有效提升风量。参见图2,因为蜗壳倾斜壁面的导流作用,气流从蜗壳出口出来以后,会向两边散开,气流会更为均匀的吹到蒸发器表面,一方面可以提升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主气流与蒸发器的冲击,有利于噪音的下降。参见图3,因为箱体结构的局限,左右两侧的进风量以及进风速度不一样,靠近整机进风口一侧风量与风速会更大一些,因此左右两侧的导流圈导流半径不一样RI>R2,更利于气流进入导流圈的流畅性,利于噪音的下降。同时导流圈端面与风轮端面保持平行,防止气流从导流圈处的泄漏量,保证进风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结构蜗壳,优化了进风与出风的流畅性,使得整机噪音性能有一定的提升,同风量下噪音值能够下降2.5db。上述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盘管机的蜗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管机的蜗壳,包括蜗壳本体(1);所述的蜗壳本体(1)内设置有风轮(2);所述蜗壳本体(1)两侧的侧壁(1.1)上设置有导流圈(1.2);所述的蜗壳本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1)两侧的侧壁(1.1)倾斜设置;所述导流圈(1.2)内的半径长度不均匀;所述蜗壳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蜗壳扣位(1.4);所述蜗壳本体(1)底部两侧为圆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管机的蜗壳,包括蜗壳本体(1);所述的蜗壳本体(1)内设置有风轮(2);所述蜗壳本体(1)两侧的侧壁(1.1)上设置有导流圈(1.2);所述的蜗壳本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1)两侧的侧壁(1.1)倾斜设置;所述导流圈(1.2)内的半径长度不均匀;所述蜗壳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蜗壳扣位(1.4);所述蜗壳本体(1)底部两侧为圆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机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1.2)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盛温选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