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26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多个电池片依次平铺间隔排列构成电池片组,第一电池片的正极、第二电池片的负极、第三电池片的正极、第四电池片的负极、……、第n电池片的正极或负极同在电池片组的A侧,相对应的,每个电池片各自相反的电极同在电池片组的B侧,第一电池片与第二电池片在电池片组的A侧或B侧异极连通,相对应的,第二电池片与第三电池片在电池片组的B侧或A侧异极连通,以此类推,至第n电池片,连通处以导电介质连接。导电介质无需从相邻电池片之间穿过,由此将电池片间间距降至最低,有效提升单位面积内的组件发电效率;导电介质连接电池片时,没有折弯的过程,有效降低组件封装过程中的裂片隐患。

A double faced solar cell st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sided connected solar cell string, and a plurality of battery sheets are arranged in a row in a row to form a battery pack group. The anode of the first battery piece, the anode of the second battery piece, the anode of the third battery piece,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fourth battery piece, and the battery sheet are all connected. The N cell positive or negative side with the A cell group, corresponding to the respective opposite electrode of each cell with the B side cell group, the first battery and the second battery in the A or B side cell group hemimorphic connecti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cell with the third cell in B cell group side or A side of connectivity, and so on, to the N cell, a conductive medium connected connection. Without passing through the conductive medium between adjacent cells, thus cell spacing is reduced to the minimum,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wer generation unit assembly area; conductive medium connecting the battery chip, no bending proces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ckage in the process of hidden lob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
本技术涉及晶硅太阳能电池,特别是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电池串。
技术介绍
随着太阳能技术不断进步,大型系统电站高速增长,由于可利用光伏发电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高效晶硅电池组件的需求不断上升,未来太阳能市场发展,光伏发电将主要集中在高效晶硅电池组件的开发与应用上。目前,太阳能电池组件主要使用的结构是涂锡铜带互联形成的常规组件,光伏组件的核心元件是电池片,由于单个电池片不便运输、易被损坏、电压较小,需要对电池片进行封装并将电池片串联起来以达到一定要求的电压,常规组件一般是将60片或72片电池片进行串联。如附图1所示,由于所有电池片的正极在同一面,负极则在相对面,同时由于互联条为金属材料,硬度较强,因此在相邻电池片之间需为互联条通过留有一定的间距,供互联条连通相邻电池片的正极和负极,而且互联条在通过间距时需进行弯曲,因此用量大,也导致相邻电池片之间的间距增大。照射在间距位置上的太阳光经过多次折射、反射后,必有一部分太阳光最终射到组件外部,电池片本身的金属栅线也会遮挡光照,这些都影响了组件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此外,在串联过程中互联条因自身电阻等原因也会产生损耗,这些损耗是目前常规组件难以避免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或消除电池片之间间距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电池串,提高电池组件对太阳光的利用率,降低因互联条用量产生的损耗。技术方案:一种双面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包括导电介质,以及由第一电池片、第二电池片、第三电池片、第四电池片、……、第n电池片依次平铺间隔排列构成的电池片组,第一电池片的正极、第二电池片的负极、第三电池片的正极、第四电池片的负极、……、第n电池片的正极或负极同在电池片组的A侧,相对应的,第一电池片的负极、第二电池片的正极、第三电池片的负极、第四电池片的正极、……、第n电池片的负极或正极同在电池片组的B侧,第一电池片与第二电池片在电池片组的A侧或B侧异极连通,相对应的,第二电池片与第三电池片在电池片组的B侧或A侧异极连通,相对应的,第三电池片与第四电池片在电池片组的A侧或B侧异极连通,以此类推,至第n电池片,连通处以导电介质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电池片、第二电池片、第三电池片、第四电池片、……、第n电池片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为0~0.6mm。由于导电介质无需从相邻电池片之间穿过,因此相邻电池片之间的间距可以尽可能减小甚至消除。最佳的,导电介质为条带型。最佳的,导电介质为柔性材料,为导电胶带或焊带。最佳的,导电介质的厚度为0.1~0.2mm。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电池片通过导电介质直接连接,无需从相邻电池片之间穿过,可以将电池串中电池片之间的间距降至最低,有效提升单位面积内的组件发电效率;导电介质在连接电池片时,没有折弯的过程,有效降低组件封装过程中的裂片隐患,组件的单面一致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常规电池组件的电池串连接示意图;图2为电池片数量为偶数时电池串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池片数量为奇数时电池串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一种双面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包括导电介质1,以及由第一电池片2-1、第二电池片2-2、第三电池片2-3、第四电池片2-4、……、第n电池片2-n依次平铺间隔排列构成的电池片组2。n为偶数时:如附图1所示,第一电池片2-1的正极、第二电池片2-2的负极、第三电池片2-3的正极、第四电池片2-4的负极、……、第(n-1)电池片2-(n-1)的正极、第n电池片2-n的负极同在电池片组2的A侧,相对应的,第一电池片2-1的负极、第二电池片2-2的正极、第三电池片2-3的负极、第四电池片2-4的正极、……、第(n-1)电池片2-(n-1)的负极、第n电池片2-n的正极同在电池片组2的B侧;以第一电池片2-1的正极作为起始,则第一电池片2-1的正极与第二电池片2-2的负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第二电池片2-2的正极与第三电池片2-3的负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第三电池片2-3的正极与第四电池片2-4的负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依次类推,至第(n-1)电池片2-(n-1)的正极与第n电池片2-n的负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如以第一电池片2-1的负极作为起始,则第一电池片2-1的负极与第二电池片2-2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第二电池片2-2的负极与第三电池片2-3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第三电池片2-3的负极与第四电池片2-4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依次类推,至第(n-1)电池片2-(n-1)的负极与第n电池片2-n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n为奇数时:如附图2所示,第一电池片2-1的正极、第二电池片2-2的负极、第三电池片2-3的正极、第四电池片2-4的负极、……、第(n-1)电池片2-(n-1)的负极、第n电池片2-n的正极同在电池片组2的A侧,相对应的,第一电池片2-1的负极、第二电池片2-2的正极、第三电池片2-3的负极、第四电池片2-4的正极、……、第(n-1)电池片2-(n-1)的正极、第n电池片2-n的负极同在电池片组2的B侧;以第一电池片2-1的正极作为起始,则第一电池片2-1的正极与第二电池片2-2的负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第二电池片2-2的正极与第三电池片2-3的负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第三电池片2-3的正极与第四电池片2-4的负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依次类推,至第(n-1)电池片2-(n-1)的正极与第n电池片2-n的负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如以第一电池片2-1的负极作为起始,则第一电池片2-1的负极与第二电池片2-2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第二电池片2-2的负极与第三电池片2-3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第三电池片2-3的负极与第四电池片2-4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依次类推,至第(n-1)电池片2-(n-1)的负极与第n电池片2-n的正极之间通过导电介质1连接形成连通。以上设置导电介质的方式,使得第一电池片2-1与第二电池片2-2之间、第二电池片2-2与第三电池片2-3之间、第三电池片2-3与第四电池片2-4之间、……、第(n-1)电池片2-(n-1)与第n电池片2-n之间的间距可以尽量减小,间距可以不超过0.6mm,甚至将间距消除至0。导电介质1为条带型,厚度为0.1~0.2mm,采用低温、柔性、低电阻率材料,具体可以是导电胶带或超薄焊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面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介质(1),以及由第一电池片(2‑1)、第二电池片(2‑2)、第三电池片(2‑3)、第四电池片(2‑4)、……、第n电池片(2‑n)依次平铺间隔排列构成的电池片组(2),第一电池片(2‑1)的正极、第二电池片(2‑2)的负极、第三电池片(2‑3)的正极、第四电池片(2‑4)的负极、……、第n电池片(2‑n)的正极或负极同在电池片组(2)的A侧,相对应的,第一电池片(2‑1)的负极、第二电池片(2‑2)的正极、第三电池片(2‑3)的负极、第四电池片(2‑4)的正极、……、第n电池片(2‑n)的负极或正极同在电池片组(2)的B侧,第一电池片(2‑1)与第二电池片(2‑2)在电池片组(2)的A侧或B侧异极连通,相对应的,第二电池片(2‑2)与第三电池片(2‑3)在电池片组(2)的B侧或A侧异极连通,相对应的,第三电池片(2‑3)与第四电池片(2‑4)在电池片组(2)的A侧或B侧异极连通,以此类推,至第n电池片(2‑n),连通处以导电介质(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介质(1),以及由第一电池片(2-1)、第二电池片(2-2)、第三电池片(2-3)、第四电池片(2-4)、……、第n电池片(2-n)依次平铺间隔排列构成的电池片组(2),第一电池片(2-1)的正极、第二电池片(2-2)的负极、第三电池片(2-3)的正极、第四电池片(2-4)的负极、……、第n电池片(2-n)的正极或负极同在电池片组(2)的A侧,相对应的,第一电池片(2-1)的负极、第二电池片(2-2)的正极、第三电池片(2-3)的负极、第四电池片(2-4)的正极、……、第n电池片(2-n)的负极或正极同在电池片组(2)的B侧,第一电池片(2-1)与第二电池片(2-2)在电池片组(2)的A侧或B侧异极连通,相对应的,第二电池片(2-2)与第三电池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雷黄青松范维涛张鑫勾宪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