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焊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357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焊带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焊带的反光率提高。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基带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带表面上的涂层,所述基带具有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底面、用于接收光线的顶面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面,所述基带的顶面背向所述底面向外凸出而呈第一弧形曲面。一种所述的光伏焊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截面形状与期望制得的基带的截面为相似图形的金属棒材,将金属棒材通过模具拉丝以压延制成所述基带,在所述基带的表面上制备所述涂层,制得光伏焊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焊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焊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光伏焊带是光伏组件焊接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焊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光伏组件电流的收集效率,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对光伏组件的功率影响很大。传统焊带在保证电流的收集基础上,对光能的利用不尽理想,尤其是它矩形截面的结构很难对光线进行二次反射,降低了入射太阳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焊带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焊带的反光率提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基带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带表面上的涂层,所述基带具有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底面、用于接收光线的顶面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面,所述基带的顶面背向所述底面向外凸出而呈第一弧形曲面。优选地,构成所述第一弧形曲面的各个弧线的圆心的连线沿所述基带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顶面的中部向外凸出,弧度为60-90度。优选地,其中任一个所述侧面面向另一个所述侧面向内凹陷而呈第二弧形曲面。更优选地,构成所述第二弧形曲面的各个弧线的圆心的连线沿所述基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更优选地,所述侧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弧度为30-60度。优选地,所述顶面上覆盖有所述涂层;和/或;所述侧面上覆盖有所述涂层;和/或;所述底面上覆盖有所述涂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所述的光伏焊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截面形状与期望制得的基带的截面为相似图形的金属棒材,将金属棒材通过模具拉丝以压延制成所述基带,在所述基带的表面上制备所述涂层,制得光伏焊带。优选地,在对金属棒材压延之前,对所述金属棒材进行热处理使银和/或铈充分融入金属棒材中,然后进行淬火处理。优选地,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浇注铜合金锭,在800-850℃保温2-6小时;将铜合金锭裁切打磨成截面形状与期望制得的基带的截面形状为相似图形的铜合金棒材,锻造变形量为50-80%;将铜合金棒材装入热处理炉中,在800-950℃下保温40-80分钟,使银、铈充分融入铜合金棒材中,然后进行淬火处理;将淬火后的铜合金棒材在高温下进行磨具拉丝,以压延成铜合金带作为基带;将铜合金带在440-520℃保温1-8小时;将铜合金带进行热浸锡处理,形成涂层,制得所述光伏焊带。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顶面为外凸的弧形曲面,能够有效改善在光线直射情况下的矩形截面焊带对于光线的低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入射光线于电池片和上层玻璃间进行充分的多次反射,极大地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对于组件功率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焊带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基带;11、顶面;12、底面;13、侧面;2、涂层;3、玻璃;4、电池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参照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基带1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带1表面上的涂层2。所述基带1具有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片4表面的底面12、用于接收光线的顶面11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底面12和顶面11的侧面13,底面12和顶面11相对设置,两个侧面13相对设置,底面12、顶面11以及两个侧面13上分别均匀地覆盖有所述的涂层2。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基带1为铜合金带,涂层2为锡合金层,锡合金为锡铅合金或锡铅银合金。所述基带1的顶面11背向所述底面12向外凸出而呈第一弧形曲面。构成所述第一弧形曲面的各个弧线的圆心的连线沿所述基带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顶面11的中部向外凸出,弧度为60-90度。覆盖在基带1顶面11上的涂层2厚度均一,使得光伏焊带的顶部形成扇形结构,能够有效改善在光线直射情况下的矩形截面焊带对于光线的低利用率,扇形结构结合表面镀锡抛光结构,能够使入射光线于电池片4和上层玻璃3间进行充分的多次反射,极大地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对于组件功率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任一个所述侧面13面向另一个所述侧面13向内凹陷而呈第二弧形曲面,即两个侧面13都为向内凹陷的第二弧形曲面。构成所述第二弧形曲面的各个弧线的圆心的连线沿所述基带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侧面13的中部向内凹陷,弧度为30-60度。覆盖在基带1两侧侧面13上的涂层2厚度均已,使得光伏焊带的侧面13形成扇形结构,对于侧面13入射的光线,扇形结构内部反射或是直接反射最后光线都会反射到电池片4上,光线的利用率提升,同样的对于组件整体功率的提升有稳定的提升。一种所述的光伏焊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截面形状与期望制得的基带1的截面为相似图形的金属棒材,将金属棒材通过模具拉丝以压延制成所述基带1,在所述基带1的表面上制备所述涂层2,制得光伏焊带。在对金属棒材压延之前,对所述金属棒材进行热处理使银和/或铈充分融入金属棒材中,然后进行淬火处理。具体为,所述基带1的材料为铜合金,涂层2的材料为锡合金。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浇注铜合金锭,在800-850℃保温2-6小时,优选4小时;将铜合金锭裁切打磨成截面形状与期望制得的基带1的截面形状为相似图形的铜合金棒材,锻造变形量为50-80%;将铜合金棒材装入热处理炉中,在800-950℃下保温40-80分钟,优选60分钟,使银、铈充分融入铜合金棒材中,然后进行淬火处理;将淬火后的铜合金棒材在高温下进行磨具拉丝,以压延成铜合金带作为基带1;将铜合金带在440-520℃保温1-8小时;将铜合金带进行热浸锡处理,形成涂层2,制得所述光伏焊带。传统的具有矩形截面的焊带对直射光线的利用率较低,同样的对电池片4反射的光线利用率亦较低。本专利技术光伏焊带的顶部采用扇形结构对于组件正面直射阳光能够进行很好的反射,再通过上层玻璃反射到电池面上,从而大大增加了因为焊带阻挡的一次反射,二次反射的利用率而损失的电池接收光线。焊带侧面13采用扇形内凹结构,可相应的节省焊带原材料的同时并不缩减焊带与电池的接触面积,对电流收集不产生负面影响;最关键的是对于一些非直射的光线可以起到极大的收集反射作用,对组件的功率提升有一定的帮助。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伏焊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基带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带表面上的涂层,所述基带具有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底面、用于接收光线的顶面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顶面背向所述底面向外凸出而呈第一弧形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基带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带表面上的涂层,所述基带具有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底面、用于接收光线的顶面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顶面背向所述底面向外凸出而呈第一弧形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第一弧形曲面的各个弧线的圆心的连线沿所述基带的长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的中部向外凸出,弧度为60-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其中任一个所述侧面面向另一个所述侧面向内凹陷而呈第二弧形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第二弧形曲面的各个弧线的圆心的连线沿所述基带的长度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弧度为30-60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上覆盖有所述涂层;和/或;所述侧面上覆盖有所述涂层;和/或;所述底面上覆盖有所述涂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志春张强明陈国清蔡霞吕锋王富善魏青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腾晖光伏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