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及使用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595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及使用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在素胚表面的内层保护釉上进行雕刻,形成图形凹版,再在图形凹版内填充可变色的加热膨胀釉,加热膨胀釉在保温层的包裹下加热成型后,在加热膨胀釉的外侧上外层增色釉,最后通过高温烧制,使加热膨胀釉发生向外侧凸起的物理反应和变色的化学反应,即可得到按预定雕刻图案形成的青白釉钧瓷。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ith white glaze with bluish white porcelain glaze and the use of a Jun Jun porcela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Jun Jun porcelain with enamel and enamel with Ju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rectly carved in the inner protective glaze on the surface of the embryo, the formation of graphics in the graphics gravure gravure, filled in the heating expansion color glaze, glaze heating heating expansion in the insulation layer of the package after molding, outside the heating expansion glaze outer color glaze, finally through high-temperature firing, chemical reaction to heating physical reaction occurred to the lateral bulge and glaze color, can be formed in a predetermined pattern carved celadon glaze porcel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及使用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钧瓷烧制
,具体涉及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及使用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
技术介绍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及使用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本专利技术直接在素胚表面的内层保护釉上进行雕刻,形成图形凹版,再在图形凹版内填充可变色的加热膨胀釉,加热膨胀釉在保温层的包裹下加热成型后,在加热膨胀釉的外侧上外层增色釉,最后通过高温烧制,使加热膨胀釉发生向外侧凸起的物理反应和变色的化学反应,即可得到按预定雕刻图案形成的青白釉钧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钧瓷用青白釉,该釉料由内层保护釉、加热膨胀釉和外层增色釉组成,其中,按照重量比,内层保护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1-3份骨粉、1-5份玻璃熔块、3-8份碱石和1-5份滑石组成,加热膨胀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3-8份碱石、1-5份滑石、1-5份铝、1-5份铜、3-7份氧化铁和1-3份海泡石组成,外层增色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5-10份玻璃熔块、3-8份碱石、1-5份滑石和1-5份氧化铝组成。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然后将烧制后的素胎浸入内层保护釉中进行第一次施釉,待第一次施釉完成后,将表面附着有内层保护釉的素胎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一次烧制,得到半成品A;步骤二:根据所需要的图案,直接在半成品A的外表面上进行雕刻,雕刻完成后,在半成品A外表面上的内层保护釉上形成图形凹版;步骤三:对在步骤二中形成的图形凹版进行打磨,打磨后在图形凹版上涂抹一层粘结剂;步骤四:将加热膨胀釉填充在图形凹版内,得到半成品B;步骤五:在半成品B的外侧裹一层保温层后将半成品B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二次烧制,第二次烧制完成后得到半成品C;步骤六:去掉半成品C表面的保温层,然后将半成品C浸入外层增色釉中进行第二次施釉,待第二次施釉完成后,将表面附着有外层增色釉的半成品C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三次烧制,完成;所述第一次烧制为恒温干燥烧制,第一次烧制时窑炉内温度为120-150℃,烧制时间为1-2h,第一次烧制完成后得到半成品A;所述第二次烧制为低温成型烧制,第二次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半成品B放入窑炉内,保持窑门开缝2-3cm,然后点火烧制,使炉内温度在半小时内从室温均匀升高至300-350℃;第二阶段:在300-350℃的温度下,关严窑门,恒温烧制半小时;第三阶段:使窑炉内温度在1-2小时内从300-350℃下降至100℃,将烧制完成的半成品B取出,第二次烧制完成后得到半成品C;所述第三次烧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预烧制,将半成品C放入窑炉内,保持窑门开缝2-3cm,然后点火烧制,使窑炉内温度在2h内从室温均匀升高至580-620℃,然后关严窑门;第二阶段:氧化气氛烧制,使窑炉内温度在3-4h内从580-620℃均匀升高至950-980℃,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氧化氛围;第三阶段:还原气氛烧制,使窑炉内温度在7-8h从950-980℃均匀升高至1280-1300℃,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还原氛围;第四阶段:冷却,停火待窑炉内温度降至100℃时,将烧制的瓷器取出,即得使用钧瓷用青白釉制备的钧瓷;所述步骤五中的保温层由95%的过筛泥土和5%的秸秆组成;所述过筛泥土的粒度不大于150um;所述秸秆的长度不大于5mm;所述粘结剂为丙烯酸聚合物或a-氰基丙烯酸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所用青白釉由内层保护釉、加热膨胀釉和外层增色釉组成,其中,内层保护釉添加有骨粉和玻璃熔块,使其致密性较高,还添加有碱石和滑石,在高温烧制时,不宜发生破裂和颜色变化,同时,内层保护釉具有很小的膨胀系数,而且其烧结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在烧结过程中迅速形成液化烧结层包覆住内层起纹釉,并提供较强的压应力,提高了釉面硬度;加热膨胀釉中添加有少量氧化铁和铝和铜,氧化铁在高温烧制时会产生颜色变化,铝和铜热膨胀系数较大,加热膨胀后加热膨胀釉向外凸起;外层增色釉中添加有大量的玻璃熔块,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透视性,当加热膨胀釉经高温烧制向外侧凸起后,外层增色釉也随加热膨胀层向外侧延展,透过外层增色釉即可看到加热膨胀层形成的图案;2.本专利技术在半成品B的烧制过程中,在半成品B的外侧裹一层保温层,保温层由95%的过筛泥土和5%的秸秆组成,在第二烧制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始终保持窑门开缝2-3cm,然后点火烧制,使炉内温度在半小时内从室温均匀升高至300-350℃,升温迅速,氧气充足,使保温层迅速的凝结,且保温层中的秸秆在提升过筛泥土粘性的同时,还能在加热后燃烧,迅速对保温层进行升温,使保温层迅速成形,防止保温层内侧的加热膨胀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变形;3.本专利技术直接在素胚表面的内层保护釉上进行雕刻,形成图形凹版,再在图形凹版内填充可变色的加热膨胀釉,加热膨胀釉中添加有海泡石,海泡石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使加热膨胀釉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再辅以粘结剂,使加热膨胀层可以较稳定的填充在图形凹版内,加热膨胀釉在保温层的包裹下加热成型后,在加热膨胀釉的外侧上外层增色釉,最后通过高温烧制,使加热膨胀釉发生向外侧凸起的物理反应和变色的化学反应,即可得到按预定雕刻图案形成的青白釉钧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一种钧瓷用青白釉,该釉料由内层保护釉、加热膨胀釉和外层增色釉组成,其中,按照重量比,内层保护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1-3份骨粉、1-5份玻璃熔块、3-8份碱石和1-5份滑石组成,加热膨胀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其特征在于:该釉料由内层保护釉、加热膨胀釉和外层增色釉组成,其中,按照重量比,内层保护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1‑3份骨粉、1‑5份玻璃熔块、3‑8份碱石和1‑5份滑石组成,加热膨胀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3‑8份碱石、1‑5份滑石、1‑5份铝、1‑5份铜、3‑7份氧化铁和1‑3份海泡石组成,外层增色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5‑10份玻璃熔块、3‑8份碱石、1‑5份滑石和1‑5份氧化铝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其特征在于:该釉料由内层保护釉、加热膨胀釉和外层增色釉组成,其中,按照重量比,内层保护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1-3份骨粉、1-5份玻璃熔块、3-8份碱石和1-5份滑石组成,加热膨胀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3-8份碱石、1-5份滑石、1-5份铝、1-5份铜、3-7份氧化铁和1-3份海泡石组成,外层增色釉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锆英石、1-5份铜矿石、1-5份氧化锌、5-10份玻璃熔块、3-8份碱石、1-5份滑石和1-5份氧化铝组成。2.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然后将烧制后的素胎浸入内层保护釉中进行第一次施釉,待第一次施釉完成后,将表面附着有内层保护釉的素胎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一次烧制,得到半成品A;步骤二:根据所需要的图案,直接在半成品A的外表面上进行雕刻,雕刻完成后,在半成品A外表面上的内层保护釉上形成图形凹版;步骤三:对在步骤二中形成的图形凹版进行打磨,打磨后在图形凹版上涂抹一层粘结剂;步骤四:将加热膨胀釉填充在图形凹版内,得到半成品B;步骤五:在半成品B的外侧裹一层保温层后将半成品B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二次烧制,第二次烧制完成后得到半成品C;步骤六:去掉半成品C表面的保温层,然后将半成品C浸入外层增色釉中进行第二次施釉,待第二次施釉完成后,将表面附着有外层增色釉的半成品C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三次烧制,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现锋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