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846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系统的排水管与集水井相通,行程开关固定设置在集水井的正上方,集水井内沿竖向设置有导向筒,导向筒的底部固定设置在集水井的底部,导向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导向筒的顶部正对着行程开关,导向筒的内径与浮球的外径相匹配,浮球活动设置在导向筒内,浮球与行程开关相配合,以控制行程开关的开启,水泵设置在集水井内,水泵与行程开关电连接,排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相通,排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在隧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专人守候监测,可以自动排水,以节省人力,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运营。

A tunnel automatic pump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nnel automatic pumping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drainage system and water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troke switch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above set of wells, wells set is arranged along the vertical guide tube, the bottom of the guide cylinder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he cylinder wall guid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the top guide tube opposite the travel switch the diameter, and the floating ball is matched with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guide cylinder, a movable floating ball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cylinder and matched with the floating ball and the travel switch to control the switch opening of the water pump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water pump and the stroke swit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exhaust pipe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pes connectivity in the tunnel.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utomatically drained to save manpower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隧道的抽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隧道建设的成败以及使用功能的发挥。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有多个集水井,集水井设置在隧道的较低洼处,隧道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积水从排水沟中汇入到集水井中,根据集水井中积水的深度,定期将积水泵走。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由于是采用定期将积水从集水井泵走的方式,这就需要有人在集水井旁进行实时监测,以防止积水漫出集水井,这样就造成了人力浪费,且很可能会因人员疏忽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适用于隧道排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集水井、排水管、水泵、行程开关及浮球,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井相通,所述行程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水井的正上方,所述集水井内沿竖向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水井的底部,所述导向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所述导向筒的顶部正对着所述行程开关,所述导向筒的内径与所述浮球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浮球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内,所述浮球与所述行程开关相配合,以控制所述行程开关的开启,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所述水泵与所述行程开关电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相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在隧道外。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的顶部开口,所述集水井的侧壁的顶部固定搭接有固定板,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集水井的底部的一侧,以实现行程开关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集水井的底部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朝向所述集水井的底部的一侧开口,所述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防尘罩内,以阻挡隧道施工时产生的灰尘落入到行程开关上,使行程开关的控制灵敏。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的侧壁的顶部固定搭接有固定杆,所述水泵通过绳索搭接在所述固定杆上,以方便水泵的拆装。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和所述集水井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多根平行布置的支撑杆,以对固定杆进行支撑,保证结构稳固。优选地,所述集水井为呈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在使用时,排水沟的积水流入到集水井中,同时,使浮球在导向筒中受浮力运动,当浮球上升到预设位置后,行程开关开启,控制水泵启动,进而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排出至隧道外,当浮球下降到预设位置后,行程开关关闭,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因此,本技术的隧道自动抽水系统,不需要专人守候监测,可以自动排水,以节省人力,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运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集水井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适用于隧道排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包括集水井1、排水管2、水泵3、行程开关4及浮球5,排水管2与集水井1相通,行程开关4固定设置在集水井1的正上方,集水井1内沿竖向设置有导向筒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导向筒7的底部固定设置在集水井1的底部,导向筒7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8,导向筒7的顶部正对着行程开关4,导向筒7的内径与浮球5的外径相匹配,浮球5活动设置在导向筒7内,浮球5与行程开关4相配合,以控制行程开关4的开启,水泵3设置在集水井1内,水泵3与行程开关3电连接,排水管2的一端与水泵3相通,排水管2的另一端连通在隧道外。本技术的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在使用时,排水沟的积水流入到集水井中,同时,使浮球在导向筒中受浮力运动,当浮球上升到预设位置后,行程开关开启,控制水泵启动,进而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排出至隧道外,当浮球下降到预设位置后,行程开关关闭,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因此,本技术的隧道自动抽水系统,不需要专人守候监测,可以自动排水,以节省人力,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运营。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集水井的整体示意图,结合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水井1可以为呈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是顶部开口的柱状等,本技术实施例对集水井1的结构样式在此不做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侧壁设置有透水孔8的导向筒7,积水可以从透水孔8中进入到导向筒7,并使浮球5只能在导向筒7中移动,保证浮球5与行程开关4配合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结合图1及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水井1的侧壁的顶部可以固定搭接有固定板6,行程开关4设置在固定板6朝向集水井1的底部的一侧,以实现行程开关的安装。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板6可以采用螺钉安装在集水井1的侧壁的顶部上,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集水井1的侧壁的顶部上,本技术实施例对固定板6在集水井1的侧壁的顶部上的安装方式在此不做限制。结合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板6朝向集水井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防尘罩9,防尘罩9朝向集水井1的底部的一侧开口,行程开关4安装在防尘罩9内,以阻挡隧道施工时产生的灰尘落入到行程开关上,使行程开关的控制灵敏。还有,结合图1及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水井1的侧壁的顶部可以固定搭接有固定杆10,水泵3通过绳索搭接在固定杆10上,以方便水泵的拆装。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杆10和固定板6可以相对设置,以使布置合理。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杆10可以采用螺钉安装在集水井1的侧壁的顶部上,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集水井1的侧壁的顶部上,本技术实施例对固定杆10在集水井1的侧壁的顶部上的安装方式在此不做限制。结合图1,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在固定杆10和集水井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多根平行布置的支撑杆11,以对固定杆10进行支撑,以对结构加强,保证结构稳定,当隧道内水量过大时,可以在集水井1内设置多个水泵3,每个水泵3受独立的行程开关的控制,多个水泵3的输出管可利用法兰盘连接到一个排水管2进行输出排水。当隧道水量较少时,可关闭不需要的水泵,只利用一个水泵进行抽水即可。当抽水线路过长时,可以在一个隧道上连续设置多个集水井,来满足隧道抽水。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适用于隧道排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集水井(1)、排水管(2)、水泵(3)、行程开关(4)及浮球(5),所述排水管(2)与所述集水井(1)相通,所述行程开关(4)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的正上方,所述集水井(1)内沿竖向设置有导向筒(7),所述导向筒(7)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的底部,所述导向筒(7)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8),所述导向筒(7)的顶部正对着所述行程开关(4),所述导向筒(7)的内径与所述浮球(5)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浮球(5)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7)内,所述浮球(5)与所述行程开关(4)相配合,以控制所述行程开关(4)的开启,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内,所述水泵(3)与所述行程开关(3)电连接,所述排水管(2)的一端与所述水泵(3)相通,所述排水管(2)的另一端连通在隧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适用于隧道排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集水井(1)、排水管(2)、水泵(3)、行程开关(4)及浮球(5),所述排水管(2)与所述集水井(1)相通,所述行程开关(4)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的正上方,所述集水井(1)内沿竖向设置有导向筒(7),所述导向筒(7)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的底部,所述导向筒(7)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8),所述导向筒(7)的顶部正对着所述行程开关(4),所述导向筒(7)的内径与所述浮球(5)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浮球(5)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7)内,所述浮球(5)与所述行程开关(4)相配合,以控制所述行程开关(4)的开启,所述水泵(3)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内,所述水泵(3)与所述行程开关(3)电连接,所述排水管(2)的一端与所述水泵(3)相通,所述排水管(2)的另一端连通在隧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自动抽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敢熊菊乔杰程玉柱胡侨云李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