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宗昆专利>正文

微型自动摘棉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3 阅读:8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微型自动摘棉花机,棉花采摘时,接上蓄电池,打开电源开关,回收电机、传动电机分别驱动回收风机和棉花采摘头工作,通过采摘头前端的桃形摘花片轮转动,抓取棉花。由脱花胶圈异向转动,将棉花送入棉花通道,经由风叶旋转产生的风力将棉花吸入风机进花口,经风机出花口、输棉软管将棉花送进贮棉袋,完成采棉花全过程。该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效率高、灵活方便、采棉质量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自动摘棉花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收获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棉花采摘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棉花还主要为人工采摘,虽有一些采棉花机械,但多为大型机械,存在着造价高,采摘的棉花中杂质多,不能做为加工优质棉纱的原料。而小型摘花机存在着机头缠花,棉纤维被拉断,采摘的棉花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摘棉花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携带方便,成本低的摘棉花机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摘棉花机由棉花采摘头、棉花通道、回收风机、集棉袋组成,采摘头与棉花通道、回收风机、集棉袋连接。所述的棉花通道为前后开口的箱体,箱体前半部分为方形,后半部分为圆筒体,在箱体中部圆筒形渐变为方形,圆形筒体中部上方为手柄,手柄前端为控制两个电机的电源总开关,手柄后端有总电源插座。方形箱体后端上方为传动电机,电机轴上固定有电机齿轮,穿过箱体与电机轴平行方向有上下两根传动轴,电机齿轮与上、下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上、下传动齿轮外侧装有传动轮。所述棉花采摘头为一前后开口的箱体,箱体内前端斜向上下方向为两个平行摘花轴,每个摘花轴上带有数枚桃形齿的摘花片轮,在箱体内摘花轴里面有与摘花轴平行的上下两个脱花轴,脱花轴上套有数个脱花胶圈,脱花胶圈位于-->桃形齿摘花片轮之间。箱体外,脱花内传动轮稍小,通过传动带与摘花传动轮相连。脱花外传动轮稍大,分别与传动轴传动轮通过传动带相连。所述回收风机由风机电机,风叶,风叶内托盘、风叶外托盘,风机风箱等组成,风机电机装于风机风箱中心外部,通过电机轴与风机相连,风叶内托盘、风叶外托盘通过数个风叶轴连接,风叶内托盘、风叶外托盘之间风叶轴上套有风叶套,风叶套连接软质长方形风叶。风机风箱前侧面中心有一圆形进花口,风机风箱下部设有圆形风机出花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能保证摘棉花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携带方便,成本低的摘棉花机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主视图图2俯视图图3采摘头左视图图4棉花采摘头纵向剖视图图5棉花通道纵向剖视图图6棉花通道纵向截面图图7回收风机纵向剖视图图8回收风机纵向截面图图9风机风叶示意图图10摘花片示意图图11集棉袋示意图图12电源接线示意图具体实施-->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棉花通道2为前后开口的箱体14,箱体14前半部分为方形,后半部分为圆筒体,在箱体14中部圆筒形渐变为方形。圆筒体中部上方为手柄7,手柄7前端为控制回收电机49和传动电机9的电源总开关8,手柄后端有总电源插座63。方形部分后端上方为传动电机9,通过上轴电机托盘57,用镙丝44将传动电机9与箱体14相连,并将传动上轴36通过轴承55固定,传动上轴36横穿箱体14。平行于传动上轴36下方为传动下轴34,传动下轴34由下轴托盘56通过轴承55固定于箱体14上。电机齿轮10套于传动电机轴11上,与箱体14外固定于传动上轴36的传动上轴齿轮13啮合,电机齿轮10的异侧传动上轴齿轮12外装有上轴传动轮39,电机齿轮10的异侧传动上轴齿轮12与传动下轴齿轮35啮合,电机齿轮10的同侧传动下轴34装有下轴传动轮33。如图1、图2、图3、图4、图10所示,棉花采摘头3为一前后开口的箱体15,箱体15前后端口为方形,近箱体15后端口两侧中部各有一个传动带调节栓31,后端口与棉花通道2前端套接,箱体15内前端斜向上下方向为两个平行的上摘花轴21和下摘花轴26,通过摘花轴压盖48固定。上摘花轴21和下摘花轴26上均有数枚带桃形齿的上摘花片轮20、下摘花片轮24。在箱体15内上摘花轴21和下摘花轴26里面有平行的上脱花轴17和下脱花轴27,上脱花轴17和下脱花轴27上套有数个脱花胶圈29,脱花胶圈29位于桃形齿上摘花片轮20和下摘花片轮24之间,稍有空隙,并分别与桃形齿上摘花片轮20和下摘花片轮24相交。上摘花轴21、下摘花轴26、上脱花轴17和下脱花轴27通过轴承55穿过箱体15。上摘花传动轮19、下摘花传动轮25分别套于箱体15外上摘花轴21和下摘花轴26上。上脱花内传动轮40、上脱花外传动轮18套于箱体15外上脱花轴17上,下脱花内传动轮41、下脱花外传动轮28套于箱体15外下脱花轴27上。上摘花传动轮19与上脱花内传动轮40通过传动带22相连。上脱-->花外传动轮18与传动轴传动轮39通过传动带30相连。棉花采摘头3的箱体15两侧与棉花通道2的箱体14两侧的传动部分之间有防护外壳58保护。如图7、图8、图9所示,回收风机1由回收电机49,风叶5,风叶内托盘4、风叶外托盘6,风机风箱53等组成,回收电机49通过电机支架50固定于风机风箱53中心外部,回收电机轴套51一端固定在电机轴52上,另一端穿过风机风箱53固定于圆形风叶内托盘4中心。风叶外托盘6为圆环状。风叶内托盘4、风叶外托盘6通过数个风叶轴37连接,风叶内托盘4、风叶外托盘6之间的风叶轴37上套有风叶轴套62,风叶轴套62连接软质长方形风叶5。风机风箱53前侧面中心有一圆筒形进花口54,进花口54与风叶外托盘6中心环状口相对应,进花口54与棉花通道2后口套接。风机风箱53下部设有圆形风机出花口38。如图11所示,集花袋由集花软管60、贮花袋61组成。如图12所示,电源由蓄电池59、电源插头64组成使用时,将连接蓄电池59的电源插头64插入电源插座63中,打开电源开关8,回收电机49带动回收风机1运转,传动电机9通过电机齿轮10带动传动齿轮13运转,通过上轴传动带30、下轴传动带32驱动上脱花外传动轮18、下脱花外传动轮28,带动上脱花内传动轮40、下脱花内传动轮41转动,上脱花内传动轮40、下脱花内传动轮41通过传动带22、传动带23驱动上摘花传动轮19、下摘花传动轮25转动,带动上摘花片轮20和下摘花片轮24转动,开始抓取棉花。由上脱花胶圈16、下脱花胶圈29异向转动,将棉花送入棉花通道2,经风叶5旋转产生的风力将棉花吸入回收风机1的进花口54中,经风机出花口38、输花软管60送进贮花袋61中,完成整个摘棉花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自动摘棉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棉花采摘头、棉花通道、回收风机、集棉袋;采摘头与棉花通道、回收风机、集棉袋依次连接;回收风机由回收电机,风叶,风叶内托盘、风叶外托盘,风机风箱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自动摘棉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棉花采摘头、棉花通道、回收风机、集棉袋;采摘头与棉花通道、回收风机、集棉袋依次连接;回收风机由回收电机,风叶,风叶内托盘、风叶外托盘,风机风箱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摘棉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头包括两个摘花轴和两个脱花轴,每个摘花轴上分布有数枚桃形摘花片轮,每个脱花轴上分布着数个脱花胶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摘棉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摘花片轮与脱花胶圈相交,摘花片轮与脱花胶圈之间留有孔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摘棉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轮、摘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宗昆石国顺
申请(专利权)人:胡宗昆石国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