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实验装置,属于教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发酵罐结构非常庞大复杂,不便于展示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原理。而高中生物教材中,具有关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内容。在教具中,至今仍缺乏关于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实验装置,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实验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实验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发酵罐上部装一个可以控制液体培养基流速的进料管,下部装一个可以开关的排泄管。这样,就可以通过进料管,随时给发酵罐补充培养基料液,也可通过排泄管把罐内混有菌体的培养液取出,从而达到连续培养的目的。本技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以结构比较简单,另外由于在进料管和排泄管上分别装有控制流速的开关,所以容易实现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1、发酵罐 2、进料管 3、排泄管 4、进料管控制阀 5、排泄管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在发酵罐(1)的上部,装一个与罐体相通的进料管(2),进料管(2)上装有一个可控制液体培养基流速的进料管控制阀(4),在发酵罐(1)的下部,装一个可以排出含菌液体培养基的排泄管(3),排料管(3)上装有排泄管开关(5)。实验时,将接种有菌种的液体培养基从进料管(2)导入发酵罐(1),发酵一段时间后,就可通过排泄管(3)取出菌体及其菌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实验装置,该装置由可以控制流速的进料管、排泄管和发酵罐构成,其特征在于发酵罐分别与进料管、排泄管连接并相通。专利摘要一种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实验装置,由于其发酵罐(1)分别与可以控制液体培养基流速的进料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实验装置,该装置由可以控制流速的进料管、排泄管和发酵罐构成,其特征在于发酵罐分别与进料管、排泄管连接并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