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76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它包括初次乳蜡系统、初次加压系统、乳蜡系统、二次加压系统、保温介质II制备系统、保温套、吸蜡管、保温介质II、低压出蜡管、膏蜡出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采用了分模块分系统设计,包括初次乳蜡系统、初次加压系统、乳蜡系统、二次加压系统,通过初次乳蜡系统的加温融化,到初次加压系统的一次加压,再到乳蜡系统的一次加压熔融状态,最后进行二次加压得到中温高压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可以为模具制造大量的中温高压蜡,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机器在整个制备过程采用保温装置,避免了不必要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减少机器停机清洗的次数,提升生产效率,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A medium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wax prepa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um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wax preparation device. It includes the first milk wax system, the first pressure system, the milk wax system, the two pressure system, the insulation medium II preparation system, the thermal insulation sleeve, the wax suction pipe, the thermal insulation medium II, the low pressure wax discharge tube and the paste wax outlet pipe. The high temperature wax preparation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module design, including the first wax system, initial pressure system, wax system, two pressurized system, through heating melting wax first system, a first compression pressure system, and then to a pressurized molten milk the wax system, finally get the two pressurized high temperature wax,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that could make a lot of high temperature wax mol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chine in the whole preparation process using thermal insulation device, to avoid unnecessary heat loss, but also reduce the number of machine downtime cleaning,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蜡制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熔模铸造用的蜡料分为三种:低温蜡料,中温蜡料,高温蜡料;中温蜡料的物理性能:以松香-蜡基模料和填充模料为主,熔点70-100摄氏度,主要用于尺寸和表面要求较高的铸件,一般为不锈钢和中高合金钢类产品使用模料,用蒸汽或微波脱蜡,蜡料可回用。虽然现在有挺多的中温蜡的制备设备,但是大多数设备的系统比较混乱,而且对于系统的热量丧失比较严重,对于节能十分不利,同时大多数设备对于中温蜡不能很好的保温造成蜡对管道的阻塞,导致机器需要停机进行清洗,不利于持续生产,同时很多设备的中温蜡并达不到相应的温度,对于熔模铸造的工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1.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次乳蜡系统、初次加压系统、乳蜡系统、二次加压系统、保温介质II制备系统、保温套、吸蜡管、保温介质II、低压出蜡管、膏蜡出管、初次乳蜡系统包括搅拌电机、初次乳蜡罐、保温介质I进管开关、保温介质I进管、降温电磁阀I、保温介质I、搅拌叶片、降温电磁阀II、加热管I、保温介质I出管开关、保温介质I出管、注蜡口、测温仪I、保温罐I,初次加压系统包括一次加压气缸、保温介质II出管①、保温介质II进管①、止回阀I、三通、保温罐II、支架、一次加压气缸活塞头,乳蜡系统包括保温介质II出管③、保温介质II进管③、保温管,二次加压系统包括保温介质II进管②、进蜡管、止回阀II、保温罐III、保温介质II出管②、高压出蜡管、二次加压气缸、二次加压气缸活塞、二次加压罐、二次加压活塞杆,保温介质II制备系统包括测温仪II、保温介质II出口、保温介质II出口开关、加热管II、保温介质II进口、保温介质II进口开关、保温介质II动力系统、保温介质II容器管。初次乳蜡系统通过吸蜡管与初次加压系统连接,初次加压系统通过低压出蜡管与乳蜡系统,乳蜡系统通过膏蜡出管与二次加压系统连接;保温罐I有4个支撑脚置于水平面,初次乳蜡罐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保温罐I上,搅拌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初次乳蜡罐上,初次乳蜡罐上有一个注蜡口,搅拌叶片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搅拌电机下方,保温罐I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进管,保温介质I进管上有一个保温介质I进管开关,保温介质I进管下方设有一个降温电磁阀I,保温罐I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出管,保温介质I出管上有一个保温介质I出管开关,保温介质I出管上方设有一个加热管I,加热管I上方设有一个降温电磁阀II,保温罐I另一侧中部靠上的位置设有一个测温仪I,初次乳蜡罐底部通过螺纹管与吸蜡管连接;保温罐II安装在支架上,一次加压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支架上,一次加压气缸的一次加压气缸活塞头可在保温罐II缸内上下活动,吸蜡管通过螺纹管与止回阀I连接,止回阀I通过螺栓连接与三通固定,三通另外两个接口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与保温罐II和低压出蜡管连接,保温罐II下方通过螺栓连接安装了一个保温介质II进管①,保温罐II上方通过螺栓连接安装了一个保温介质II出管①;乳蜡系统通过低压出蜡管与初次加压系统连接,保温管包裹着低压出蜡管,保温管右侧连接着保温介质II进管③,保温管左侧连接着保温介质II出管③,低压出蜡管通过螺纹管与两条膏蜡出管连接;二次加压系统通过膏蜡出管与乳蜡系统连接,膏蜡出管通过螺纹管与进蜡管连接,进蜡管通过螺纹管与止回阀II连接,止回阀II通过螺纹管与二次加压罐底部连接,二次加压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保温罐III上,二次加压气缸活塞可以在二次加压罐内上下运动,高压出蜡管通过螺纹管与二次加压活塞杆连接,保温罐III侧壁上方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I出管②,保温罐III侧壁下方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I进管②。2.优选的,所述的保温介质II制备系统的保温介质II容器管通过保温介质II出口和保温介质II进口与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连接,保温介质II出口上设有保温介质II出口开关,保温介质II进口上设有保温介质II进口开关,保温介质II容器管的左侧壁安装着测温仪II,保温介质II容器管的右侧壁安装着加热管II,保温介质II动力系统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保温介质II容器管上方,保温介质II容器管充满着保温介质II。3.优选的,所述的搅拌叶片的形状是斜八字形。4.优选的,所述的初次乳蜡罐与保温罐I之间充满了保温介质I;保温罐II和保温罐III内充满了保温介质II。5.优选的,所述的吸蜡管、膏蜡出管、低压出蜡管以及保温管表面外部包裹了一层保温套。6.优选的,所述的二次加压活塞杆是空心的,空心的二次加压活塞杆一端与二次加压罐连接,另一端与高压出蜡管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①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模块分系统设计,包括初次乳蜡系统、初次加压系统、乳蜡系统、二次加压系统,使得各个系统的功能更加明确,同时对于机器的故障检测的速度也得到了提升,便于对机器进行维护,提升了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机器的成本,提升了蜡注枪的注蜡工艺,同时也提升了经济效益。②本专利技术的保温介质II制备系统是独立于整个主制备机器,保证了保温介质II制备系统的功能不受主制备系统的影响,同时统一进行制备保温介质II,使得机器上保温介质II的温度一致,便于控制,便于管理,统一供应保温介质II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③本专利技术的吸蜡管、膏蜡出管、低压出蜡管以及保温管表面外部包裹了一层保温套,可以在制备中温蜡的过程中对中温蜡更好的进行保温,防止中温蜡的温度低于工作温度,防止由于蜡的温度降低导致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堵塞问题的发生,提升了工作效率。④本专利技术的二次加压活塞杆是空心的,空心的二次加压活塞杆一端与二次加压罐连接,另一端与高压出蜡管连接,将活塞杆和出蜡口合二为一,保证了二次加压罐的气密性,使得中温蜡不会从机器中泄露,不仅可以更方便清洁和维护机器,而且还可以减少蜡液的浪费,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中初次乳蜡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中初次加压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中乳蜡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中保温介质II制备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中二次加压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初次乳蜡系统(1);初次加压系统(2);乳蜡系统(3);二次加压系统(4);保温套(5);吸蜡管(6);保温介质II(7);低压出蜡管(8);膏蜡出管(9);搅拌电机(1-1);初次乳蜡罐(1-2);保温介质I进管开关(1-3);保温介质I进管(1-4);降温电磁阀I(1-5);保温介质I(1-6);搅拌叶片(1-7);降温电磁阀II(1-8);加热管I(1-9);保温介质I出管开关(1-10);保温介质I出管(1-11);注蜡口(1-12);测温仪I(1-13);保温罐I(1-14);一次加压气缸(2-1);保温介质II出管①(2-2);保温介质II进管①(2-3);止回阀I(2-4);三通(2-5);保温罐II(2-6);支架(2-7);一次加压气缸活塞头(2-8);保温介质II出管③(3-2);保温介质II进管③(3-1);保温管(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次乳蜡系统(1)、初次加压系统(2)、乳蜡系统(3)、二次加压系统(4)、吸蜡管(6)、保温介质II(7)、低压出蜡管(8)、膏蜡出管(9);初次乳蜡系统(1)包括搅拌电机(1‑1)、初次乳蜡罐(1‑2)、保温介质I进管开关(1‑3)、保温介质I进管(1‑4)、降温电磁阀I(1‑5)、保温介质I(1‑6)、搅拌叶片(1‑7)、降温电磁阀II(1‑8)、加热管I(1‑9)、保温介质I出管开关(1‑10)、保温介质I出管(1‑11)、注蜡口(1‑12)、测温仪I(1‑13)、保温罐I(1‑14),初次加压系统(2)包括一次加压气缸(2‑1)、保温介质II出管①(2‑2)、保温介质II进管①(2‑3)、止回阀I(2‑4)、三通(2‑5)、保温罐II(2‑6)、支架(2‑7)、一次加压气缸活塞头(2‑8),乳蜡系统(3)包括保温介质II出管③(3‑2)、保温介质II进管③(3‑1)、保温管(3‑3),二次加压系统(4)包括保温介质II进管②(4‑1)、进蜡管(4‑2)、止回阀II(4‑3)、保温罐III(4‑4)、保温介质II出管②(4‑5)、高压出蜡管(4‑6)、二次加压气缸(4‑7)、二次加压气缸活塞(4‑8)、二次加压罐(4‑9)、二次加压活塞杆(4‑10),初次乳蜡系统(1)通过吸蜡管(6)与初次加压系统(2)连接,初次加压系统(2)通过低压出蜡管(8)与乳蜡系统(3)连接,乳蜡系统(3)通过膏蜡出管(9)与二次加压系统(4)连接;保温罐I(1‑14)有4个支撑脚置于水平面,初次乳蜡罐(1‑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保温罐I(1‑14)上,搅拌电机(1‑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初次乳蜡罐(1‑2)上,初次乳蜡罐(1‑2)上有一个注蜡口(1‑12),搅拌叶片(1‑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搅拌电机(1‑1)下方,保温罐I(1‑14)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进管(1‑4),保温介质I进管(1‑4)上有一个保温介质I进管开关(1‑3),保温介质I进管(1‑4)下方设有一个降温电磁阀I(1‑5),保温罐I(1‑14)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出管(1‑11),保温介质I出管(1‑11)上有一个保温介质I出管开关(1‑10),保温介质I出管(1‑11)上方设有一个加热管I(1‑9),加热管I(1‑9)上方设有一个降温电磁阀II(1‑8),保温罐I(1‑14)中部靠上的位置设有一个测温仪I(1‑13),初次乳蜡罐(1‑2)底部通过螺纹管与吸蜡管(6)连接;保温罐II(2‑6)安装在支架(2‑7)上,一次加压气缸(2‑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支架(2‑7)上,一次加压气缸(2‑1)的一次加压气缸活塞头(2‑8)可在保温罐II(2‑6)缸内上下活动,吸蜡管(6)通过螺纹管与止回阀I(2‑4)连接,止回阀I(2‑4)通过螺栓连接与三通(2‑5)固定,三通(2‑5)另外两个接口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与保温罐II(2‑6)和低压出蜡管(8)连接,保温罐II(2‑6)下方通过螺栓连接安装了一个保温介质II进管①(2‑3),保温罐II(2‑6)上方通过螺栓连接安装了一个保温介质II出管①(2‑2);乳蜡系统(3)通过低压出蜡管(8)与初次加压系统(2)连接,保温管(3‑3)包裹着低压出蜡管(8),保温管(3‑3)右侧连接着保温介质II进管③(3‑1),保温管(3‑3)左侧连接着保温介质II出管③(3‑2),低压出蜡管(8)通过螺纹管与两条膏蜡出管(9)连接;二次加压系统(4)通过膏蜡出管(9)与乳蜡系统(3)连接,膏蜡出管(9)通过螺纹管与进蜡管(4‑2)连接,进蜡管(4‑2)通过螺纹管与止回阀II(4‑3)连接,止回阀II(4‑3)通过螺纹管与二次加压罐(4‑9)底部连接,二次加压气缸(4‑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保温罐III(4‑4)上,二次加压气缸活塞(4‑8)可以在二次加压罐(4‑9)内上下运动,高压出蜡管(4‑6)通过螺纹管与二次加压活塞杆(4‑10)连接,保温罐III(4‑4)侧壁上方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I出管②(4‑5),保温罐III(4‑4)侧壁下方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I进管②(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温高压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次乳蜡系统(1)、初次加压系统(2)、乳蜡系统(3)、二次加压系统(4)、吸蜡管(6)、保温介质II(7)、低压出蜡管(8)、膏蜡出管(9);初次乳蜡系统(1)包括搅拌电机(1-1)、初次乳蜡罐(1-2)、保温介质I进管开关(1-3)、保温介质I进管(1-4)、降温电磁阀I(1-5)、保温介质I(1-6)、搅拌叶片(1-7)、降温电磁阀II(1-8)、加热管I(1-9)、保温介质I出管开关(1-10)、保温介质I出管(1-11)、注蜡口(1-12)、测温仪I(1-13)、保温罐I(1-14),初次加压系统(2)包括一次加压气缸(2-1)、保温介质II出管①(2-2)、保温介质II进管①(2-3)、止回阀I(2-4)、三通(2-5)、保温罐II(2-6)、支架(2-7)、一次加压气缸活塞头(2-8),乳蜡系统(3)包括保温介质II出管③(3-2)、保温介质II进管③(3-1)、保温管(3-3),二次加压系统(4)包括保温介质II进管②(4-1)、进蜡管(4-2)、止回阀II(4-3)、保温罐III(4-4)、保温介质II出管②(4-5)、高压出蜡管(4-6)、二次加压气缸(4-7)、二次加压气缸活塞(4-8)、二次加压罐(4-9)、二次加压活塞杆(4-10),初次乳蜡系统(1)通过吸蜡管(6)与初次加压系统(2)连接,初次加压系统(2)通过低压出蜡管(8)与乳蜡系统(3)连接,乳蜡系统(3)通过膏蜡出管(9)与二次加压系统(4)连接;保温罐I(1-14)有4个支撑脚置于水平面,初次乳蜡罐(1-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保温罐I(1-14)上,搅拌电机(1-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初次乳蜡罐(1-2)上,初次乳蜡罐(1-2)上有一个注蜡口(1-12),搅拌叶片(1-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搅拌电机(1-1)下方,保温罐I(1-14)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进管(1-4),保温介质I进管(1-4)上有一个保温介质I进管开关(1-3),保温介质I进管(1-4)下方设有一个降温电磁阀I(1-5),保温罐I(1-14)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一个保温介质I出管(1-11),保温介质I出管(1-11)上有一个保温介质I出管开关(1-10),保温介质I出管(1-11)上方设有一个加热管I(1-9),加热管I(1-9)上方设有一个降温电磁阀II(1-8),保温罐I(1-14)中部靠上的位置设有一个测温仪I(1-13),初次乳蜡罐(1-2)底部通过螺纹管与吸蜡管(6)连接;保温罐II(2-6)安装在支架(2-7)上,一次加压气缸(2-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支架(2-7)上,一次加压气缸(2-1)的一次加压气缸活塞头(2-8)可在保温罐II(2-6)缸内上下活动,吸蜡管(6)通过螺纹管与止回阀I(2-4)连接,止回阀I(2-4)通过螺栓连接与三通(2-5)固定,三通(2-5)另外两个接口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与保温罐II(2-6)和低压出蜡管(8)连接,保温罐II(2-6)下方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李泽玉郑建军李国华续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