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67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记载了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料筒以及设置在料筒上方的上料机,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杆,支杆插入料筒的一端铰接有铁板,铁板的上侧连接有丝杠,丝杠穿出料筒的一端设置有触碰头,触碰头与支杆通过弹性套连接;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触碰头位于感应开关的外侧,还包括与感应开关连接的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上分别电连接有主电源、上料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动力实现了上料机的不间断工作,不需人工,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A PP R tub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corded a PP R tub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comprising a feed cylinder and is arranged in the barrel of the feeding machine, the side wall of the barrel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one end hinged support rod is inserted into the barrel there is iron, iron is connected with a screw, screw through the end of the barrel set the contact head, the contact head and the supporting rod through the elastic sleeve connection; side wall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n induction switch,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ntact head at the induction switch, including AC contactor connected with the induction switch, AC contactor are respective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main power supply, feeding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uninterrupted work of the feeding machine through the mechanical power, and does not need manual work,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saves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PP-R(polypropylenerandom)管又叫三型聚丙烯管、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或PPR管,具有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乡给排水、城市燃气、电力和光缆护套、工业流体输送、农业灌溉等建筑业、市政、工业和农业领域。在生产PP-R管时,一般都是通过上料机将原料送入料筒,再经挤出机挤压注塑。现有的上料机主要通过电机来带动,每次都需要人工操作电机来实现进料的不间断,较为麻烦,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上料机需要人工操作来实现工作不间断的缺陷,本技术特提供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料筒以及设置在料筒上方的上料机,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杆,支杆插入料筒的一端铰接有铁板,铁板的上侧连接有丝杠,丝杠穿出料筒的一端设置有触碰头,触碰头与支杆通过弹性套连接;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触碰头位于感应开关的外侧,还包括与感应开关连接的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上分别电连接有主电源、上料电机。上料机中的物料下落时将作用在铁板的下端,铁板受力将发生倾斜。由于丝杠的一端与铁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套与触碰头连接。铁板倾斜时,由于杠杆原理,与铁板上端连接的触碰头将向内移动触碰到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一经触碰则会断开交流接触器,上料电机的电源将不会接通。在上料机断电停止供料时,铁板将复位,此时触碰头触碰不到感应开关,交流接触器开启将把上料电机与主电源接通,此时上料机将开始供料。如此,即可通过机械动力实现上料机的不间断工作,本方案不需人工,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结构,所述铁板的下端朝料筒中心轴的方向向内弯曲。在本方案中,铁板的下端向内弯曲,保证了下落的物料能够击打到铁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丝杠与铁板可拆卸连接。在本方案中,丝杠与铁板可拆卸连接,便于丝杆、铁板的更换与维修。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丝杠位于铁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螺母。本方案只需将两侧的螺母向铁板的方向旋动即可将丝杠固定在铁板上。将螺母反向旋出,即可将丝杠从铁板上拆下,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触碰头为三角叉。在本方案中,触碰头采用三角叉,既便于弹性套能够牢固地套入,又便于触碰感应开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上料机中的物料下落时将作用在铁板的下端,铁板受力将发生倾斜。由于丝杠的一端与铁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套与触碰头连接。铁板倾斜时,由于杠杆原理,与铁板上端连接的触碰头将向内移动触碰到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一经触碰则会断开交流接触器,上料电机的电源将不会接通。在上料机断电停止供料时,铁板将复位,此时触碰头触碰不到感应开关,交流接触器开启将把上料电机与主电源接通,此时上料机将开始供料。如此,即可通过机械动力实现上料机的不间断工作,本方案不需人工,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2、在本方案中,铁板的下端向内弯曲,保证了下落的物料能够击打到铁板上。3、在本方案中,丝杠与铁板可拆卸连接,便于丝杆、铁板的更换与维修。4、本方案只需将两侧的螺母向铁板的方向旋动即可将丝杠固定在铁板上。将螺母反向旋出,即可将丝杠从铁板上拆下,操作简单方便。5、在本方案中,触碰头采用三角叉,既便于弹性套能够牢固地套入,又便于触碰感应开关。附图说明图1为上料装置未上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料装置上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料筒,2-上料机,3-支杆,4-铁板,5-丝杠,6-触碰头,7-弹性套,8-感应开关,9-交流接触器,10-主电源,11-上料电机,1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料筒1以及设置在料筒1上方的上料机2,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杆3,支杆3插入料筒1的一端铰接有铁板4,铁板4的上侧连接有丝杠5,丝杠5穿出料筒1的一端设置有触碰头6,触碰头6与支杆3通过弹性套7连接;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感应开关8,所述触碰头6位于感应开关8的外侧,还包括与感应开关8连接的交流接触器9,交流接触器9上分别电连接有主电源10、上料电机11。上料机2中的物料下落时将作用在铁板4的下端,铁板4受力将发生倾斜。由于丝杠5的一端与铁板4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套7与触碰头6连接。铁板4倾斜时,由于杠杆原理,与铁板4上端连接的触碰头6将向内移动触碰到感应开8关。感应开关8一经触碰则会断开交流接触器9,上料电机11的电源将不会接通。在上料机2断电停止供料时,铁板4将复位,此时触碰头6触碰不到感应开关8,交流接触器9开启将把上料电机11与主电源10接通,此时上料机2将开始供料。如此,即可通过机械动力实现上料机2的不间断工作,本实施例不需人工,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结构,所述铁板4的下端朝料筒1中心轴的方向向内弯曲。在本实施例中,铁板4的下端向内弯曲,保证了下落的物料能够击打到铁板4上。进一步地,所述丝杠5与铁板4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丝杠5与铁板4可拆卸连接,便于丝杆5、铁板4的更换与维修。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丝杠5位于铁板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螺母12。本实施例只需将两侧的螺母12向铁板4的方向旋动即可将丝杠5固定在铁板4上。将螺母12反向旋出,即可将丝杠5从铁板4上拆下,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触碰头6为三角叉。在本实施例中,触碰头6采用三角叉,既便于弹性套7能够牢固地套入,又便于触碰感应开关。实施例1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料筒1以及设置在料筒1上方的上料机2,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杆3,支杆3插入料筒1的一端铰接有铁板4,铁板4的上侧连接有丝杠5,丝杠5穿出料筒1的一端设置有触碰头6,触碰头6与支杆3通过弹性套7连接;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感应开关8,所述触碰头6位于感应开关8的外侧,还包括与感应开关8连接的交流接触器9,交流接触器9上分别电连接有主电源10、上料电机11。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铁板4的下端朝料筒1中心轴的方向向内弯曲。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丝杠5与铁板4可拆卸连接。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丝杠5位于铁板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螺母12。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触碰头6为三角叉。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5/201720828356.html" title="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PP‑R管自动上料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以及设置在料筒(1)上方的上料机(2),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杆(3),支杆(3)插入料筒(1)的一端铰接有铁板(4),铁板(4)的上侧连接有丝杠(5),丝杠(5)穿出料筒(1)的一端设置有触碰头(6),触碰头(6)与支杆(3)通过弹性套(7)连接;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感应开关(8),所述触碰头(6)位于感应开关(8)的外侧,还包括与感应开关(8)连接的交流接触器(9),交流接触器(9)上分别电连接有主电源(10)、上料电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P-R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以及设置在料筒(1)上方的上料机(2),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杆(3),支杆(3)插入料筒(1)的一端铰接有铁板(4),铁板(4)的上侧连接有丝杠(5),丝杠(5)穿出料筒(1)的一端设置有触碰头(6),触碰头(6)与支杆(3)通过弹性套(7)连接;料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感应开关(8),所述触碰头(6)位于感应开关(8)的外侧,还包括与感应开关(8)连接的交流接触器(9),交流接触器(9)上分别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强苏月峰丁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天籁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