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医学院专利>正文

厌氧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405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厌氧菌的装置。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两个普通的玻璃培养皿,将其皿口端面打磨成平面毛玻璃状,还设置了一个能放入培养皿中的存放试剂的反应盘,反应盘上设有贮存试剂和试纸的孔。使用时将其中一皿接种,另一皿放入反应盘。并在两皿的皿口端面上均匀涂上真空脂,然后将两皿合上使皿口端面紧密接触不会漏气。(*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厌氧菌的装置。国内外已有的简易培养厌氧菌的装置,主要有厌氧气袋和厌氧罐。厌氧气袋由于密封程度差(用夹子夹住袋口),常常漏气且易于污染,效果不理想。厌氧罐与盖子用螺纹联接,再加上密封圈旋紧密封,使用时将罐内放入耗氧剂,再把接种好的培养皿或试管放置在罐中,旋紧盖子密封,它有以下缺点:1.密封圈易老化损坏,以致漏气;2.盖子螺纹易被磨损以致盖不紧而漏气;3.罐子容积较大耗氧剂造成浪费,加之厌氧环境和培养皿不能融为一体,故携带不便,不便直接到临床采集标本,进行厌氧菌的培养。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厌氧环境与培养皿合为一体、携带使用方便、体积小、价格低廉的厌氧菌培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例技术方案:采用两个普通培养皿,将每个培养皿的皿口端面磨成平面毛玻璃状,使两皿的平面磨口端面能紧密接触不露缝隙,还设置了一个存放试剂的反应盘,它能放入任一培养皿中,在反应盘上设置了三个存放试剂的盲孔和一个存放试纸的凹槽,其中一个盲孔与另二盲孔之间开有沟槽相通,且沟槽底部是斜面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下例优点:1.密封效果好,在磨口端面上涂上真空脂,两皿盖合后能长久保持密封状况(两月以上);2.厌氧环境与培养皿合为一体,故使用方便灵巧,可随身携带到临床接种;3.耗氧剂消耗少,价格低廉易于推广普及使用。下例附图提供了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去掉培养皿1;图3是单一的培养皿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具体描述。培养皿1、2为通常使用的玻璃器皿,其尺寸结构是相同的,如图3所示。培养皿的端面7是平面磨口的,呈毛玻璃状,以便使两培养皿合在一起时磨口端面能紧密接触不露缝隙,如图1所示,在培养皿2中放置一个存放试剂的反应盘3,其材料可以是玻璃、有机玻璃或塑料的。在反应盘3上开有三个贮存试剂的盲孔4、6、8,盲孔6、8与盲孔4之间开有相同的底面为斜面的沟槽5,沟槽斜面向着盲孔6、8方向高,向着盲孔4低,使盲孔4与盲孔6、8相通,在反应盘3上还开有一个存放试纸的凹槽9。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先将反应盘3的盲孔4中注入一些水,盲孔6、8中分别放入耗氧试剂(如硼氢化钠NaBH4,碳酸氢钠NaHCO3等)凹槽9中放入试纸待用。将培养皿1放入培养基并接种好标本,然后将培养皿1、2的磨口端面上均匀涂上真空脂,再将反应盘3放入培养皿2中,将培养皿1盖合在培养皿2上,使它们的磨口端面7紧密接触并少许用力旋转一下,则两皿紧密结合长期不漏气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接着把培养皿1、2少许倾斜一点,使盲孔4中的水沿沟槽5流入盲孔6、8中,则水与该二盲孔中的试剂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碳等等气体,将培养皿内氧气清耗干尽,并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厌氧菌培养装置,它包括两个普通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每个培养皿的皿口端面是平面磨口的,使两皿合上时磨口端面能紧密接触不漏气,在该装置中设置了一个存放试剂的反应盘,它能放入任一培养皿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菌培养装置,它包括两个普通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每个培养皿的皿口端面是平面磨口的,使两皿合上时磨口端面能紧密接触不漏气,在该装置中设置了一个存放试剂的反应盘,它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涤生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医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