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145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除尘装置外设置有顶部脉冲阀和底部脉冲阀,顶部脉冲阀和底部脉冲阀均连接脉冲控制仪,且顶部脉冲阀和底部脉冲阀的进气口均与气包连接,顶部喷嘴安装于除尘装置内滤芯的顶部,底部喷嘴安装于除尘装置内滤芯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向喷吹气流的碰撞强制将竖向气流转换为对滤芯径向喷吹的清灰作用,通过控制顶部脉冲阀和底部脉冲阀的启动时差,实现喷吹气流的最大压力循环作用于滤芯各部位。结构简单,清灰高效,可解决超长滤芯存在的局部“死区”尘饼残留问题。

Two way time difference coordinated pulse jet filter dust removal system

Dust removal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directional time collaborative pulse jet cleaning system,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pulse valve pulse valve set dust removal device,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pulse valve pulse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lse control instrument, and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intake valve pulse pulse valve port and the air bag are connected at the top. The top nozzle arranged in the dust removing device filter, dust removal device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nozzle in the bottom of the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converts the vertical air flow to the cleaning effect of the radial injection of the filter core through the collision of two way injection air flow. By controlling the starting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p pulse valve and the bottom pulse valve, the maximum pressure cycle of the injection air flow is realized on each part of the filter core. It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efficiency.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ocal \dead zone\ dust cake residue existing in ultra long filter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
本技术涉及粉尘过滤净化
,尤其适用于针对双向时差协同脉喷过滤除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
技术介绍
过滤式除尘技术捕集粉尘的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水泥、矿山、纸浆等工业过程。随着粉尘在滤芯上的积聚,除尘系统的运行阻力会增大,此时需要对滤芯上附着的粉尘进行清灰处理。现在广泛采用脉冲喷吹技术,其工艺与结构简单,清灰效果良好,稳定性高。然而,脉冲喷吹清灰存在一些问题,即清灰时滤筒各部位受到的喷吹强度不均衡,导致滤芯部分位置清灰效果不佳,出现局部“死区”残留尘饼。尤其针对超长滤袋,点式的脉喷气流沿着滤袋长度方向上产生差异较大的清灰作用,残留粉尘不均匀问题更显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能够有效清除滤芯上积聚的粉尘,尤其可解决超长滤袋存在的清灰不均匀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包括除尘装置以及除尘装置内设置的滤芯,所述除尘装置外设置有顶部脉冲阀和底部脉冲阀,顶部脉冲阀和底部脉冲阀均连接脉冲控制仪,且顶部脉冲阀和底部脉冲阀的进气口均与气包连接,顶部脉冲阀的出气口连接有上喷吹管,上喷吹管的出口连接有顶部喷嘴,且顶部喷嘴安装于除尘装置内滤芯的顶部;底部脉冲阀的出气口连接下喷吹管,下喷吹管的出口连接有底部喷嘴,底部喷嘴安装于除尘装置内滤芯的底部;顶部喷嘴和底部喷嘴的喷口均朝向滤芯内,并且在滤芯轴心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双向喷吹气流的对碰撞,强制将与滤芯平行的竖向喷吹气流转换对筒型滤芯径向喷吹的清灰作用,有效增强清灰效果;通过控制顶部与底部喷吹启动时差,实现双向喷吹气流碰撞位置的周期性变化,使得喷吹气流产生的最大压力循环作用于滤芯各个部位,有效避免清灰后滤芯局部大量残留粉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尘装置,2.顶部喷嘴,3.上喷吹管,4.顶部脉冲阀,5.脉冲控制仪,6.气包,7.底部脉冲阀,8.滤芯,9.底部喷嘴,10.下喷吹管。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包括除尘装置1以及除尘装置1内设置的滤芯8,所述除尘装置1外设置有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均连接脉冲控制仪5,且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的进气口均与气包6连接,顶部脉冲阀4的出气口连接有上喷吹管3,上喷吹管3的出口连接有顶部喷嘴2,且顶部喷嘴2安装于除尘装置1内滤芯8的顶部;底部脉冲阀7的出气口连接下喷吹管10,下喷吹管10的出口连接有底部喷嘴9,底部喷嘴9安装于除尘装置1内滤芯8的底部;顶部喷嘴2和底部喷嘴9的喷口均朝向滤芯8内,并且在滤芯8轴心线上。本技术的清灰方法:对滤芯8的清灰包括n次脉冲喷吹,第i次清灰时,顶部脉冲阀4与底部脉冲阀7具有启动时间差ti,ti=[h-s/2-s×(i-1)]/v-t0;式中:h为滤芯高度,s为喷吹有效作用范围参数,t0为管内时差,v为滤芯内气流平均速度,i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管内时差t0计算为分别连接顶部喷嘴2的上喷吹管3和底部喷嘴9的下喷吹管10△l与管内气流平均速度v0的比值,即t0=△l/v0;n计算为滤芯8高度h与有效作用范围参数s的比值并取整后加1,即n=int(h/s)+1,其中:int为取整函数;△t计算为喷吹有效作用范围参数s与滤芯8内气流平均速度v的比值,即△t=s/v。有效作用范围参数s取值0.2~1.0m,管内气流平均速度v0取值300~600m/s,滤芯8内气流平均速度v取值50~250m/s。实施例:滤芯长度h为6.2m,分别连接顶部喷嘴(2)和底部喷嘴(9)的喷吹管(3)支管的长度差△l为2m,s取1.0m,v0取500m/s,v取100m/s,则t0=△l/v0=0.004s,n=int(6.2/1.0)+1=7次。那么,进行一轮清灰时,共包含七次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按一定时差协同启动:第1次脉冲喷吹,底部脉冲阀7比顶部脉冲阀4启动延时t1=[h-s/2-s×(1-1)]/v-t0=[6.2-1.0/2-1.0×(1-1)]/100-0.004=0.053s。那么顶部喷嘴出口气流实际比底部喷吹气流提前[6.2-1.0/2]/100=0.057s到达,也即底部喷吹气流出现在喷嘴处时,顶部喷吹气流已经走过的距离为0.057×v=5.7m,顶部产生的脉喷气流将在滤芯的底部距离最底部6.2-5.7=0.5m处与底部产生的脉喷气流发生碰撞。由于喷吹有效作用范围为1.0m,那么滤芯8最底部往上1.0m范围均得到有效清灰作用。第2次脉冲喷吹,底部脉冲阀7比顶部脉冲阀4启动延时t=0.043s,顶部喷嘴2出口气流实际比底部喷吹气流提前[6.2-1.0/2]/100=0.047s到达,底部喷吹气流出现在喷嘴处时,顶部喷吹气流已经走过的距离为0.047×v=4.7m,顶部产生的脉喷气流将在滤芯8的底部距离最底部6.2-4.7=1.5m处与底部产生的脉喷气流发生碰撞。那么滤芯8最底部往上第二个1.0m范围得到有效清灰作用。第3次脉冲喷吹,底部脉冲阀7比顶部脉冲阀4启动延时t=0.009s,滤芯底部往上第三个1.0m范围得到有效清灰作用。第4次脉冲喷吹,底部脉冲阀7比顶部脉冲阀4启动延时t=0.009s,滤芯8底部往上第四个1.0m范围得到有效清灰作用。第5次脉冲喷吹,底部脉冲阀7比顶部脉冲阀4启动延时t=0.009s,滤芯8底部往上第五个1.0m范围得到有效清灰作用。第6次脉冲喷吹,底部脉冲阀7比顶部脉冲阀4启动延时t=0.009s,滤芯8底部往上第六个1.0m范围得到有效清灰作用。第7次脉冲喷吹,底部脉冲阀7比顶部脉冲阀4启动延时t=0.009s,滤芯8顶部0.2m范围得到有效清灰作用,剩余0.8m脉冲气流作用位于滤芯8上部,不具有清灰作用。清灰过程中,顶部和底部脉冲气流的发生碰撞,强制将与滤芯8平行的竖向喷吹气流转换对筒型滤芯8径向喷吹的清灰作用,将显著增强清灰作用。同时,碰撞位置依次从滤芯8的底部移动至顶部,碰撞产生的喷吹最大压力,对滤芯8底部至顶部依次产生脉冲喷吹,实现滤芯8无死角的清灰作用,可有效避免长滤芯8存在的清灰不均匀问题。在下一轮清灰过程,重复上一轮顶部和底部双向时差协同式脉冲喷吹工作,实现喷吹气流产生的最大压力循环作用于滤芯8各个部位,有效避免清灰后滤芯8局部大量残留粉尘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

【技术保护点】
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包括除尘装置(1)以及除尘装置(1)内设置的滤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1)外设置有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均连接脉冲控制仪(5),且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的进气口均与气包(6)连接,顶部脉冲阀(4)的出气口连接有上喷吹管(3),上喷吹管(3)的出口连接有顶部喷嘴(2),且顶部喷嘴(2)安装于除尘装置(1)内滤芯(8)的顶部;底部脉冲阀(7)的出气口连接下喷吹管(10),下喷吹管(10)的出口连接有底部喷嘴(9),底部喷嘴(9)安装于除尘装置(1)内滤芯(8)的底部;顶部喷嘴(2)和底部喷嘴(9)的喷口均朝向滤芯(8)内,并且在滤芯(8)轴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时差协同脉喷的过滤除尘装置清灰系统,包括除尘装置(1)以及除尘装置(1)内设置的滤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1)外设置有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均连接脉冲控制仪(5),且顶部脉冲阀(4)和底部脉冲阀(7)的进气口均与气包(6)连接,顶部脉冲阀(4)的出气口连接有上喷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龙吴代赦朱慧祥李江生汪威熊天能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