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89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除草组合物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所述三嗪类化合物为特丁津和/或扑草净。该组合物能有效防除小麦田中的繁缕、播娘蒿等杂草问题,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并扩大杀草谱。

A herbicidal compo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of a Chloropyridine and three azine compound

The present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esticide, in particular to a herbicide compound containing Chloropyridine ester and three azine compound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herb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es an effective component of herbicidal activity, namely, chlorofluoropidine and three zine compounds, the three zine compounds are tetin and / or promethazine. The composition can be effective in wheat Tanaka chickweed, flixweed weeds, can produce synergistic effect and expand the insecticidal spectr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除草剂是目前小麦田杂草防治的常用措施,对促进小麦产量提高和节约种植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长期连续高剂量地使用单一品种或单一作用方式的化学除草剂,容易引发杂草抗性和药害等问题。氟氯吡啶酯化学结构式为,是陶氏益农新近研发的谷物田除草剂,可用于多种作物上防除阔叶杂草。扑草净是内吸选择性除草剂,可经根和叶吸收并传导,对刚萌发的杂草防效最好,杀草谱广,可防除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特丁津属于三嗪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植株的根吸收,用于防除大多数杂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能有效防除小麦田中的繁缕、播娘蒿等杂草问题,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并扩大杀草谱。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所述三嗪类化合物为特丁津和/或扑草净。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10-10:1,优选1:5-5:1。所述除草组合物中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量的10-80%。所述除草组合物中还包括农药常用助剂,如表面活性剂、载体等。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具体制剂为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乳油或微乳剂。所述载体为水、有机溶剂或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如陶土、膨润土、高岭土、醇类、酮类等。所述表面活性剂可选自乳化剂、渗透剂、分散剂、防冻剂或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和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助剂混合。所述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在防治作物中有害杂草上的应用,如防治小麦田中的繁缕、播娘蒿等阔叶类杂草,可通过喷雾施用。本专利技术的除草组合物具有下述优点:所述除草组合物将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二者组合,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扩大了杀草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1)实施例实施例125%氯氟吡啶酯+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1:4)5%氯氟吡啶酯+20%特丁津+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脂肪酸聚氧乙烯醚+1%有机膨润土+200#溶剂油补足。主要加工设备:混料釜、胶体磨、砂磨机、剪切机等。制备方法:将所有物料投入混料釜中,搅拌混合后过胶体磨,之后进入砂磨机砂磨,最后在剪切机中剪切均匀即得产品。实施例230%氯氟吡啶酯+扑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1:5)5%氯氟吡啶酯+25%扑草净+5%农乳BY-125+10%聚羧酸盐+2%有机膨润土+100#溶剂油补足。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故不再赘述。实施例320%氯氟吡啶酯+特丁津可湿性粉剂(1:1)10%氯氟吡啶酯+10%特丁津+8%萘磺酸盐类分散剂+5%十二烷基硫酸钠+20%白炭黑+硅藻土补足主要加工设备:机械粉碎机,气流粉碎机。制备方法:将所有物料投入机械粉碎机中,之后过气流粉碎机即得产品。实施例415%氯氟吡啶酯+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2)5%氯氟吡啶酯+10%特丁津+3%十二烷基硫酸钠+5%木质素磺酸钙+10%白炭黑+高岭土补足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故不再赘述。(2)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在温室栽培条件下测定氯氟吡啶酯、特丁津、扑草净及不同配比组合的除草效果,并采用Gowing法评价其联合作用。供试靶标:繁缕、播娘蒿。原药95%氯氟吡啶酯、95%特丁津、95%扑草净均采用丙酮作溶剂,用含量0.1%乳化剂吐温80水溶液稀释,现用现稀释。采用盆栽茎叶处理法(NY/T1155.4-2006):在180х140mm塑料钵体中装定量土,将供试靶标杂草种子播种在其中,根据种子粒径大小然后覆土0.5-1cm并置于温室中培养,待杂草3-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钵体药液2mL,重复3次。处理后移入温室常规培养,试验期间始终保持1-2cm水层,定期观察靶标杂草生长情况,处理后20天调查,采用绝对数调查法,用刀片沿土壤表面切断存活杂草整株幼苗,用分析天平称量杂草鲜重。用Gowing法计算各处理混合组合的理论鲜重抑制率(E0=X+Y-X*Y/100),然后与实测抑制率(E)相比较,评价二者混用对杂草的联合作用类型。式中X为活性成分A用量为P时的鲜重抑制率;Y为活性成分B用量为Q时的鲜重抑制率。评价标准:当E-E0值大于10%为增效作用、小于-10%为拮抗作用、在-10%~10%之间为加成作用。并根据实际防效和除草剂特点、配方的平衡性等因素确定最佳配比。联合作用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氯氟吡啶酯和特丁津的联合作用评价结果表2氯氟吡啶酯和扑草净的联合作用评价结果(3)大田示范2016年将实施例1-4制得的除草组合物用于防除山东省青岛市即墨郊区小麦田杂草试验。施用方法:小麦3-5叶期,杂草3-4叶期,手动喷雾器,采用茎叶喷雾均匀喷雾,每亩兑水30L,施药后20天调查防除效果,如表3所示。清水对照区杂草株数-药剂处理区杂草株数清水对照区杂草株数防效(%)=表3大田示范效果情况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合物对小麦田猪殃殃、繁缕、苘麻、播娘蒿、看麦娘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防效,并对小麦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所述三嗪类化合物为特丁津和/或扑草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所述三嗪类化合物为特丁津和/或扑草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10-10:1,优选1:5-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氯氟吡啶酯和三嗪类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中A和B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知誉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