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磊专利>正文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85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2:57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属于诱捕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芯部及顶盖;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芯部容置于壳体内腔且位于壳体中轴位置,所述芯部包括柱芯;所述柱芯为轴向贯通的圆柱体,所述柱芯顶部开设有置药孔,侧壁开设有导孔;所述顶盖与柱芯螺纹连接,且顶盖盖合于壳体顶部;所述顶盖开设有盖孔;所述盖孔与置药孔相连通;所述盖孔嵌设有金属探测片。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集监测,检查,灭杀为一体,对白蚁的防治效果好。

Termite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evice

Termi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ps, including shell, core and cover; the shell is a hollow cylinder, the core part is in the cavity of the shell and the shell in the axial position, the core comprises a column core; the column core axis direction of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top of the core column. Open the hole and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hole; the top cover and the cylinder core threaded connection, and the lid is covered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the top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hole; the cover hole and the medicine holes communicated; the cover hole is embedded with a metal foil. This device has a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which integrates monitoring, inspection and killing and killing, and has good control effect on termi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诱捕器
,具体涉及为白蚁监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白蚁是严重危害生产生活的害虫,不仅会危害农作物和树木,而且对房屋建筑和江河、水库堤坝也有很大的破坏能力,甚至会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和塌堤垮坝。故及时发现上述区域中白蚁的存在和对上述区域中白蚁的进行灭杀是非常必要的。长期以来,防治白蚁的方法是采用化学防治,一般是将杀虫剂药液施在土壤中,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申请号01129773.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建筑物地基防白蚁的处理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白蚁防治的问题,但是由于施药的面积较大,药液浪费且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对环境产生很大污染并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而针对现有技术中防治白蚁的实际情况,人们希望有一种既能减少大量倾倒高浓度有毒杀虫为剂,又可以对白蚁起到监测,检查,灭杀的装置,同时对于监测,检查,灭杀的具体操作上更方便,精确度更高,并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白蚁防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白蚁监测控制装置。本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包括壳体、芯部及顶盖;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芯部容置于壳体内腔且位于壳体中轴位置,所述芯部包括柱芯;所述柱芯为轴向贯通的圆柱体,所述柱芯顶部开设有置药孔,侧壁开设有导孔;所述顶盖与柱芯螺纹连接,且顶盖盖合于壳体顶部;所述顶盖开设有盖孔;所述盖孔与置药孔相连通;所述盖孔嵌设有金属探测片。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顶孔,中部侧壁开设有侧孔,底部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且底部的端部开设底孔。所述侧孔呈横条状;所述底孔呈圆形。所述芯部还包括上分隔片、下分隔片和底盖;所述柱芯底部与底盖螺纹连接;所述上分隔片径向等角度固定设置于柱芯上部侧壁,所述下分隔片径向等角度固定设置于柱芯下部侧壁;所述上分隔片位于下分隔片的正上方,且上分隔片和下分隔片间隔设置。所述底盖开设有外通孔和内通孔;所述外通孔位于柱芯外侧;所述内通孔位于柱芯内侧。所述盖孔两侧斜槽。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集监测,检查,灭杀为一体,对白蚁的防治效果好。柱芯装有毒饵,然后将条状饵木放置于柱芯和壳体之间,通过更换柱芯,让装置继续发挥监测作用。金属探测片一方面起到封闭盖孔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便于外部探测器探测,从而发现并锁定本装置,从而实现本装置的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中:壳体100、顶孔101、侧孔102、底孔103、芯部200、柱芯210、置药孔211、导孔212、上分隔片220、下分隔片230、底盖240、外通孔241、顶盖300、金属探测片301、斜槽3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00、芯部200及顶盖300。所述壳体100为中空的圆柱体,顶部开设有顶孔101,中部侧壁开设有侧孔102,底部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且底部的端部开设底孔103。所述侧孔102呈横条状,保护饵料或饵剂的同时,方便白蚁进入装置内;所述底孔103呈圆形,方便排水;锥形结构的底部,便于装置插入泥土。所述芯部200容置于壳体100内腔且位于壳体100中轴位置,所述芯部200包括柱芯210、上分隔片220、下分隔片230和底盖240。所述柱芯210为轴向贯通的圆柱体,柱芯210顶部开设有置药孔211,侧壁开设有导孔212,底部与底盖240螺纹连接。柱芯210用以存放白蚁饵料。所述上分隔片220径向等角度固定设置于柱芯210上部侧壁,所述下分隔片230径向等角度固定设置于柱芯210下部侧壁。所述上分隔片220位于下分隔片230的正上方,且上分隔片220和下分隔片230间隔设置。所述底盖240开设有外通孔241和内通孔;所述外通孔241位于柱芯210外侧;所述内通孔位于柱芯210内侧。所述底盖240用于支撑条状饵木,并且起到排水的作用,使得装置内部的湿度符合白蚁的生活习性,诱杀效果好。所述顶盖300开设有盖孔;所述盖孔与柱芯210的置药孔211相连通;所述盖孔嵌设有金属探测片301,用于检测装置的具体位置。所述盖孔两侧斜槽302,便于打开金属探测片301。装于芯部200的饵木为白蚁喜食的树木,在加工厂利用电锯按设计规格要求锯成条,然后用引诱剂、取食刺激剂、标记信息素和水进行浸泡,凉干后即成,它对白蚁具有极强的引诱力和良好的适口性。打开金属探测片301,在柱芯210装有毒饵,然后将条状饵木放置于柱芯210外部并通过上分隔片220和下分隔片230定位。然后将芯部200放置于壳体100内,并将金属探测片301安装于顶盖300。在需要防治白蚁的地方,挖一深约30cm、孔径约15cm的坑,把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垂直放入坑内,顶盖端向上,装置周围用土填实,顶盖表面覆土2-3cm厚。当外出搜食的白蚁工蚁到达离装置1.5-2m处的土壤中时,装置内饵木散发的食物气味被白蚁的化感探测系统侦测到,在这些气味的引诱下,大量的工蚁拥入监测控制装置内取食。此时,将少量的毒饵放在监测控制装置内,让工蚁带回巢内,通过交哺行为,将有毒食物喂给蚁王、蚁后、兵蚁、若蚁、和幼蚁,导致巢内所有个体中毒死亡;或者直接将克蚁星粉剂喷在工蚁身上,让工蚁带回巢内,通过巢群个体间的清洁行为,将毒粉接触传递给巢内所有个体,最终导致整巢个体死亡。整巢白蚁全部死亡后,去掉监测控制装置内剩余的毒饵或换掉沾有克蚁星粉剂的芯部,将装置重新安装在适当位置,让装置继续发挥监测作用。本技术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芯部(200)及顶盖(300);所述壳体(100)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芯部(200)容置于壳体(100)内腔且位于壳体(100)中轴位置,所述芯部(200)包括柱芯(210);所述柱芯(210)为轴向贯通的圆柱体,所述柱芯(210)顶部开设有置药孔(211),侧壁开设有导孔(212);所述顶盖(300)与柱芯(210)螺纹连接,且顶盖(300)盖合于壳体(100)顶部;所述顶盖(300)开设有盖孔;所述盖孔与置药孔(211)相连通;所述盖孔嵌设有金属探测片(301)。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芯部(200)及顶盖(300);所述壳体(100)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芯部(200)容置于壳体(100)内腔且位于壳体(100)中轴位置,所述芯部(200)包括柱芯(210);所述柱芯(210)为轴向贯通的圆柱体,所述柱芯(210)顶部开设有置药孔(211),侧壁开设有导孔(212);所述顶盖(300)与柱芯(210)螺纹连接,且顶盖(300)盖合于壳体(100)顶部;所述顶盖(300)开设有盖孔;所述盖孔与置药孔(211)相连通;所述盖孔嵌设有金属探测片(3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顶部开设有顶孔(101),中部侧壁开设有侧孔(102),底部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且底部的端部开设底孔(1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石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