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55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其包括:油箱;油缸组件;千斤顶本体,在千斤顶本体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进油口、联通油缸组件和第一出口的出油通道、联通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的回油通道;油泵组件,设置在千斤顶本体上且包括泵芯;脚踏杆,铰接在千斤顶本体上且与泵芯相连,通过手动或者脚踩脚踏杆可带动泵芯位移,并驱动油泵组件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油箱内的油导入进油口;开关阀,集成设置在千斤顶本体内并与回油通道适配,开关阀用于开启和关闭回油通道,回油通道关闭时,出油通道与第二出口断开且与第一出口导通,回油通道开启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且与第二出口导通。本油压式千斤顶具有布局紧凑、稳定性佳的优点。

An oil pressure ja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ydraulic jack, which comprises: fuel tank; cylinder; jack body, in the body of the jack is arranged on the oil inlet has a first outlet and a second outlet port, Unicom cylinder component and the first outlet oil channel, the oil return channel Unicom channel and the second oil outlet; the oil pump assembly jack, set in the body and comprises a pump core; the foot pedal rod is hinged on the jack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core, by manual or foot pedal rod can drive the pump core displacement, and drive the oil pump assembly by using the air pressure principle will oil into the oil tank inlet valve, is arranged in the jack; integrated body and the oil return channel adapter, switch to open and close the oil return oil return channel, the channel is closed, the oil channel and the second outlet breaking and first outlet conduction back When the oil channel is opened, the oil outlet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first outle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utlet. The oil pressure jack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layout and goo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压式千斤顶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油压式千斤顶,特别是一种手动/脚踏油压式千斤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手动平台车、手动码垛车等平台类车型广泛应用有千斤顶结构,而目前也有油压式千斤顶结构,但其结构设置简单,在千斤顶外还需要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平台起升和下降的开关装置,导致整车稳定性降低,占用空间较大,也增加了生产成本。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布局紧凑、稳定性佳的油压式千斤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局紧凑、稳定性佳的油压式千斤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包括:油箱;油缸组件,用于完成起升或下降作业;千斤顶本体,在千斤顶本体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进油口、联通油缸组件和第一出口的出油通道、联通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的回油通道;油泵组件,设置在千斤顶本体上且包括泵芯;脚踏杆,铰接在千斤顶本体上且与泵芯相连,通过手动或者脚踩脚踏杆可带动泵芯位移,并驱动油泵组件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油箱内的油导入进油口;开关阀,集成设置在千斤顶本体内并与回油通道适配,所述开关阀用于开启和关闭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关闭时,出油通道与第二出口断开且与第一出口导通,所述回油通道开启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且与第二出口导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对接处设置有出油阀,所述出油通道回油时,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阀并使其封堵上述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阀包括通过出油压簧连接在千斤顶本体上的出油钢球,所述出油通道回油时,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钢球并封堵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的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阀包括插设于千斤顶本体内且呈中空设置的开关外套、轴向活动安装于开关外套中部且部分伸出千斤顶本体外的开关阀芯、连接在开关阀芯远离千斤顶本体的一端的开关扳手,在开关扳手和千斤顶本体之间设置有扭簧,在开关外套中部设有用于联通回油通道和第二出口的开关通道,操控开关扳手可带动开关阀芯位移并开启或关闭开关通道。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开关通道和回油通道的对接处设置有开关钢球,操控开关扳手可带动开关阀芯轴向位移,此时开关阀芯伸入开关外套的一端端部可将开关钢球压紧在上述对接处或与开关钢球脱离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进油口上还设有第三出口,在千斤顶本体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出口相连的进油通道、与第三出口相连的过载保护通道、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分别与进油通道、出油通道、过载保护通道联通,在连接口与进油通道的对接处设置有进油阀,所述出油阀设置在连接口与出油通道的对接处,在千斤顶本体上设置有与过载保护通道适配的安全阀且该安全阀为单向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用于开启和关闭过载保护通道,所述进油通道进油时打开进油阀和出油阀,此时安全阀关闭过载保护通道,第三出口和连接口断开,超载时,油液回流并关闭出油阀,此时进油通道的油液经过连接口并推开安全阀,过载保护通道打开,油液经由过载保护通道、第三出口流回油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分列第一出口两侧且二者位于进油口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进油口靠下位置,所述进油通道竖直设置,所述出油通道水平设置,所述过载保护通道竖直设置,所述连接口位于第一出口下方。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阀包括通过进油压簧连接在千斤顶本体上的进油钢球,所述进油钢球通过进油压簧的弹力封堵在进油通道和连接口的对接处,所述进油通道进油时,油液推开进油钢球并联通进油通道和连接口。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阀包括过载钢球、用于将过载钢球压紧于过载保护通道和连接口对接处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过载钢球相接的过载压簧,超载时,进油通道的油液经过连接口并推开过载钢球,过载保护通道打开。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在千斤顶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连接出油通道和油缸组件的油管接头,所述油管接头部分伸入出油通道内并与出油压簧相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将开关阀直接集成在千斤顶里面,免去了外加开关装置来控制平台的起升和下降,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整车的稳定性,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脚踏杆、油泵组件、千斤顶本体、油缸组件等紧密配合,可以可靠地完成平台车辆的升降工作,而且采用油泵、千斤顶、油缸的三段分体式整车液压系统,相较于其他平台车辆液压系统,更有利于维修检测,同时千斤顶小巧轻便,适用于轻便平台系列车型。2、整体油压式千斤顶工作可靠且稳定,通过脚踩脚踏杆,让油箱内的油由于大气压强原理从进油口开始流入千斤顶,此时开关阀关闭回油通道,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断开,所以油液只能从第一出口进入出油通道并最终进入油缸组件,进而完成平台的起升作业;当开关阀开启后,回油通道打开,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导通,油缸组件在重物和油液自身重力下开始回流油液,此时出油通道和第一出口断开,回流的油只能从出油通道通过回油通道、第二出口回流到进油口,并最终流回油箱完成平台的下降作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千斤顶本体;11、进油口;111、第一出口;112、第二出口;113、第三出口;12、出油通道;13、回油通道;14、进油通道;15、过载保护通道;16、连接口;161、卸油口;20、油泵组件;21、泵芯;30、脚踏杆;40、开关阀;41、开关外套;411、开关通道;42、开关阀芯;43、开关扳手;44、扭簧;45、开关钢球;46、紧定螺钉;50、出油阀;51、出油压簧;52、出油钢球;60、进油阀;61、进油压簧;62、进油钢球;70、安全阀;71、过载钢球;72、过载压簧;73、护套;74、调节螺钉;75、密封圈;80、卸油阀;90、油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油压式千斤顶包括:油箱(图中未示出),储存有流体状的油;油缸组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完成车辆的平台起升或下降作业;千斤顶本体10,作为主要的支撑载体,在千斤顶本体10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出口111和第二出口112的进油口11、联通油缸组件和第一出口111的出油通道12、联通出油通道12和第二出口112的回油通道13,进油口11的入口与油箱相连;油泵组件20,设置在千斤顶本体10上且包括活动设置的泵芯21;脚踏杆30,优选通过销轴铰接在千斤顶本体10上且与泵芯21相连,通过手动或者脚踩脚踏杆30可带动泵芯21位移,并驱动油泵组件20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油箱内的油导入进油口11;开关阀40,集成设置在千斤顶本体10内并与回油通道13适配,所述开关阀40用于开启和关闭回油通道13,所述回油通道13关闭时,出油通道12与第二出口112断开且与第一出口111导通,所述回油通道13开启时,出油通道12与第一出口111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压式千斤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包括:油箱;油缸组件,用于完成起升或下降作业;其特征在于:千斤顶本体,在千斤顶本体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进油口、联通油缸组件和第一出口的出油通道、联通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的回油通道;油泵组件,设置在千斤顶本体上且包括泵芯;脚踏杆,铰接在千斤顶本体上且与泵芯相连,通过手动或者脚踩脚踏杆可带动泵芯位移,并驱动油泵组件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油箱内的油导入进油口;开关阀,集成设置在千斤顶本体内并与回油通道适配,所述开关阀用于开启和关闭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关闭时,出油通道与第二出口断开且与第一出口导通,所述回油通道开启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且与第二出口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包括:油箱;油缸组件,用于完成起升或下降作业;其特征在于:千斤顶本体,在千斤顶本体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进油口、联通油缸组件和第一出口的出油通道、联通出油通道和第二出口的回油通道;油泵组件,设置在千斤顶本体上且包括泵芯;脚踏杆,铰接在千斤顶本体上且与泵芯相连,通过手动或者脚踩脚踏杆可带动泵芯位移,并驱动油泵组件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油箱内的油导入进油口;开关阀,集成设置在千斤顶本体内并与回油通道适配,所述开关阀用于开启和关闭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关闭时,出油通道与第二出口断开且与第一出口导通,所述回油通道开启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且与第二出口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对接处设置有出油阀,所述出油通道回油时,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阀并使其封堵上述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阀包括通过出油压簧连接在千斤顶本体上的出油钢球,所述出油通道回油时,回流的油液推动出油钢球并封堵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的对接处,此时出油通道与第一出口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包括插设于千斤顶本体内且呈中空设置的开关外套、轴向活动安装于开关外套中部且部分伸出千斤顶本体外的开关阀芯、连接在开关阀芯远离千斤顶本体的一端的开关扳手,在开关扳手和千斤顶本体之间设置有扭簧,在开关外套中部设有用于联通回油通道和第二出口的开关通道,操控开关扳手可带动开关阀芯位移并开启或关闭开关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压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开关通道和回油通道的对接处设置有开关钢球,操控开关扳手可带动开关阀芯轴向位移,此时开关阀芯伸入开关外套的一端端部可将开关钢球压紧在上述对接处或与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浩翔泮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