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轴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53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动轴限位装置,包括有驱动机具,该驱动机具一端为制动座,制动座设有定位槽以供传动接头组设其中,并通过组设于制动座的固定构件将传动接头固定限位于制动座,该固定构件设有组套口以框组于制动座,且所述定位槽为圆弧凹槽形态,以令相对应之传动接头为圆柱体状,以构成当传动接头组装于定位槽内时,再配合固定构件呈倾摆定位卡合方式而能获得较佳的组装配合性。

Continuous shaft limi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king shaft limi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driving machine, the drive equipment is a brake seat, a brak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groove for transmission joint group among them, and will drive joint fixed limit at the brake seat through the fixed member arranged on the brake seat, the fixing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t of export the frame group on the brake seat and the positioning grooves are circular groove shape, in order to drive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is like a cylinder to form when the drive joint assembly in the positioning groove, coupled with the fixed member is tilting positioning clamping mode and can achieve better coordination of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动轴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动轴限位结构,特别是指连动轴限位装置之创新形态设计。
技术介绍
连动轴限位结构,如气涨轴之传动接头与驱动机具之制动座之间为达到可稳固限位结合之目的,其传动接头与制动座所具有之容置槽,该传动轴前端与工作轴支座之间为齿合形态相组装配合,即传动轴前端为概似V型端头,其相配合之定位槽亦设置为概似V型开口端形态。现有结构于实际操作运转时,仍发现存在下述问题点:由于传动轴前端与工作轴支座相组配之间为非圆弧状之接触配合,因此将造成间隙的产生,导致驱动机具于转动时,将产生传动不顺畅之情形,噪音太大之情形,进而造成机器寿命减少等缺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动轴限位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动轴限位装置,包括有一驱动机具,该驱动机具一端为一制动座,制动座设有一定位槽以供传动接头组设其中,并通过组设于制动座的固定构件将传动接头固定限位于制动座,该固定构件设有一组套口以框组于制动座;所述定位槽为一圆弧凹槽,且相对应之传动接头为一圆柱体状,以构成当传动接头组装于定位槽内时,再配合固定构件呈倾摆定位卡合方式而能获得较佳的组装配合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之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之作动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之作动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之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之B部份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连动轴限位装置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本技术以气涨轴20为实施例作说明,而所述连动轴限位结构,包括有一驱动机具10,该驱动机具10一端为一制动座11,制动座11设有一定位槽12以供气涨轴20之传动接头21组设其中,该定位槽12内设有至少一凸块13,且于定位槽12外侧另设有一肋缘14,以令传动接头21可对应凸块13而设有定位凹缘22,而该传动接头21更设有一环凹槽23以可对应嵌合于该肋缘14;并通过组设于制动座11的固定构件30将传动接头21固定限位于制动座11,该固定构件30设有一组套口31以框组于制动座11,其中组套口31具有一平直状的压迫面33。另,该定位槽12为一圆弧凹槽,且相对应之传动接头21为一圆柱体状,以构成当传动接头21组装于定位槽12内时,再配合固定构件30呈倾摆定位卡合方式而能获得较佳的组装配合性。其中,构成该固定构件30呈倾摆作动之具体实施为该制动座11与固定构件30底侧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组设孔32,并通过一定位插销40穿组,以构成该固定构件30可呈活动倾摆之状态,以令固定构件30可以倾摆卡组方式将传动接头21定位于制动座11。通过上述之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技术之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所述传动接头21实际应用上请参图1、2、3所示,该传动接头21是用以与气涨轴20端部组接结合之用,并使其组合于驱动机具30之制动座31所设定位槽32中,且该定位槽32中设有一凸块13可与该传动接头21与之相对的定位凹缘22相卡合(如图3、5所示),而该环凹槽23则恰可嵌卡于该制动座11的定位槽12外侧所设一肋缘14上,藉此即可令该传动接头21达成防止轴向位移以及径向旋转之局部定位功能;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之制动座11具有一旋摆作动形态之固定构件30,该固定构件30之组套口一端31具有一平直状之压迫面33,当该传动接头21完成组入该定位槽12的动作后,吾人将可扳动该固定构件30(如图4所示),然后通过该固定构件30之压迫面33抵压于该传动接头21而达成稳固定位状态;且其中,请详参图6所示,该传动接头21周侧设有轴方向延伸的凸弧面24之设计,可使得所述凸弧面24与该固定构件30呈平直状的压迫面33之间呈点状抵压配合状态,因此,纵使该传动接头21因气涨轴20之荷重力而产生斜翘偏位现象时,其传动接头21周侧与固定构件30的压迫面33之间将仍旧能够保持点状之抵压配合状态,而不会造成该固定构件30被卡住而难以扳开的现象。其中,该传动接头21所设定位凹缘22表面设有轴方向延伸的凸弧缘25之设计,同样可通过所述凸弧缘25与制动座11定位槽12中所设凸块13的平直面之间呈点状抵压配合状态而达到防止固定构件30被卡住的情况发生。藉此,透过所述传动接头21与定位槽12之间为圆弧接触配合,并再通过固定构件30之倾摆组靠配合,以当驱动机具10转动时,可达到较佳的稳固定位夹组关系。功效说明:本技术所述传动接头与制动座相组配合时,彼此之间由于为圆弧面相接触配合,再配合所述固定构件以倾摆定位方式,令固定构件之压迫面可压迫于传动接头一侧,以构成传动接头可被稳固定位于制动座所设定位槽内,以当驱动机具转动时,可达到稳固定位结合之实用进步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动轴限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动轴限位装置,包括有一驱动机具,该驱动机具一端为一制动座,制动座设有一定位槽以供传动接头组设其中,并通过组设于制动座的固定构件将传动接头固定限位于制动座,该固定构件设有一组套口以框组于制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一圆弧凹槽,且相对应之传动接头为一圆柱体状,制动座与固定构件底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组设孔,当传动接头组装于定位槽内时,通过一定位插销穿入所述组设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动轴限位装置,包括有一驱动机具,该驱动机具一端为一制动座,制动座设有一定位槽以供传动接头组设其中,并通过组设于制动座的固定构件将传动接头固定限位于制动座,该固定构件设有一组套口以框组于制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一圆弧凹槽,且相对应之传动接头为一圆柱体状,制动座与固定构件底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组设孔,当传动接头组装于定位槽内时,通过一定位插销穿入所述组设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动轴限位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正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