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44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所述支承部能够防止磁铁脱落并保持转子芯的刚性,并且能够降低磁通漏泄,从而增加电机的功率,所述电机转子部包括:转子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容纳于内置式永磁体式电机的定子的内侧空间中;多个磁铁设置部,沿着所述转子芯的长度方向贯通,并设置成沿着所述转子芯的圆周方向保持等间距,并且为了减少磁通漏泄而具有开口的一侧部或开口的另一侧部;磁铁,设置于所述磁铁设置部,通过所述开口的一侧部或所述开口的另一侧部暴露侧面;以及支承部,具有与所述磁铁的厚度相对应的连接长度,并基于所述磁铁设置部的间隔,使得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和所述转子芯的内侧部相互连接。

A motor rotor with a supporting part for keeping the rigidity and preventing the drop of a magn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tor rotor for maintaining rigidity and prevent bearing off part of the magnet, the supporting part can prevent the magnet off and keep the rotor core rigidity, and can reduce the flux leakage, thereby increasing the power of the motor, the motor rotor comprises a rotor core, for rotatably accommodating the stator in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type motor of the inner space; a plurality of magnets are arranged, through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rotor core, and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rotor core and spacing, and the reduction of magnetic flux leakage and another side of the side opening or openings; the magnet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agnet is arranged, one side through the opening or the opening of the exposed side; and a supporting part, with the magnet thickness The connection length corresponding to the degree is based on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magnet setting parts, so that the outer part of the rotor cor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rotor core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在进行内置式永磁体(InteriorPermanentMagnet,IPM)式电机的转子设计时,将时常发生磁通漏泄的肋部(rib)去除,从而能够使得功率增大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通常,就内置式永磁体式电机而言,可通过减少磁铁使用量、精简化磁铁形状、去除防止脱落的束缚(bind),来减少部件数。这样的内置式永磁体电机具有在转子的内部埋入磁铁的结构,能够全部利用通过转子磁化的磁阻转矩(reluctancetorque)和通过磁铁产生的电磁转矩(magnettorque),因此能够以小型化而得到大功率。但是,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内置式永磁体电机的转子1由通过多个磁性钢板层叠而成转子芯5、结合于转子芯5中心孔的旋转轴(未示出)、分别设置于转子芯5的多个芯孔(corehole)3、4的磁铁2(例:永久磁铁)来形成。在此,芯孔3、4是指形成于转子芯5的磁铁设置孔,所述转子芯5整体包围磁铁2的外廓。在此,通过对铁板或钢板进行压制(pressing),并进行切割及成型(forming)来制作成多个磁性钢板,通过合体或层叠工序成为转子芯5。芯孔3、4通过前面提到的压制,以沿着转子芯5的长度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转子芯5。此时,芯孔3、4沿着转子芯5的圆周方向,以等间隔的方式配置为放射状。根据现有技术的转子1,因转子1的旋转而受到离心载荷。离心载荷在转子芯5的磁铁2及相当于磁铁的半径方向靠外侧的包含铁心的区域L中产生。根据这样的现有技术的电机转子芯5,在具有互不相同的磁性(N,S)的磁铁2之间形成较薄厚度的肋部7和英文V字的槽部8。此外,将磁铁2以分别与芯孔3、4对应的方式分为二等分,在这样二等分的磁铁2之间形成有桥接件(bridge)6。现有技术的转子1通过形成于转子芯5的桥接件6和肋部7分担所述离心载荷。在现有技术中,肋部7可以说是用于转子芯5的刚性保持及防止磁铁2脱落的必要结构。此外,将磁铁2进行二等分,并在磁铁2之间设置有桥接件6,因此能够实现减少磁铁2内部的涡电流(eddycurrent)所致的涡流损失(eddyloss)。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肋部7与桥接件6,则必然发生磁通漏泄。在此,磁通漏泄是指,磁通无法通过定子(未示出)而进行交链,在转子芯内进行循环。这样漏泄的磁通减小反电动势,并产生转矩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其考虑到如上所述的实际情况而提出,使得不具有肋部的转子芯的外侧部和转子芯内侧部相互连接,具备以相对较厚的方式形成的、并形成为多个的支承部,从而能够防止磁铁的脱落并保持转子芯的刚性,并能够减少磁通漏泄,从而增加电机的功率。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容纳于内置式永磁体式电机的定子的内侧空间中;多个磁铁设置部,沿着所述转子芯的长度方向贯通,并设置成沿着所述转子芯的圆周方向保持等间距,并且为了减少磁通漏泄而具有开口的一侧部或开口的另一侧部;磁铁,设置于所述磁铁设置部,通过所述开口的一侧部或所述开口的另一侧部暴露侧面;以及支承部,具有与所述磁铁的厚度相对应的连接长度,并基于所述磁铁设置部的间隔,使得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和所述转子芯的内侧部相互连接。所述支承部具有与所述磁铁设置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应的支承部的宽度,与包括肋部及桥接件的转子芯相比,所述支承部的宽度具有选自限定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数值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数值,所述最大值小于所述肋部的宽度与所述桥接件的宽度的总和,所述最小值大于所述桥接件的宽度。所述支承部以将所述转子芯外侧部的宽度二等分的位置为基准进行设置,所述支承部的一侧末端以一体式形成于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所述支承部的另一侧末端以一体式形成于所述转子芯的内侧部。所述支承部形成为多个,以按照所述磁铁的设置个数来等分所述转子芯外侧部的宽度的间隔位置为基准,多个支承部的各个的一侧末端均以一体式形成于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所述支承部的各个的另一侧末端均以一体式形成于所述转子芯的内侧部,所述多个支承部的总宽度具有与单个支承部的宽度相同的数值。所述磁铁设置部包括:所述开口的一侧部,在所述磁铁的宽度方向暴露所述磁铁的一侧面上部;顶面,从所述开口的一侧部的上部沿所述磁铁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便成为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的内侧面;封闭的另一侧面,从与所述支承部相邻的顶面的末端向所述转子芯的中心延伸,从而成为所述支承部的一侧面;底面,从所述封闭的另一侧面的下部以与所述顶面平行的方式延伸,从而与磁铁的底面接触或相对;以及阶梯部,与所述底面相比相对凸出,并且对磁铁的棱角部位进行支承。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以所述支承部为基准,使得通过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的外表面、所述顶面及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的末端表面限定的部件构成为悬臂结构(cantilever),并对抗因所述转子芯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载荷,从而防止所述磁铁的脱落。所述悬臂结构具有从所述支承部的上部越朝向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的末端表面结构的厚度越逐渐缩小的锥形形状。技术的效果就本技术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而言,提供一种具有支承部和磁铁设置部的转子芯,所述支承部使得转子芯的外侧部和转子芯的内侧部相互连接,所述磁铁设置部为了减少磁通漏泄而具有开口的一侧部或开口的另一侧部,从而能够防止磁铁的脱落并保持转子芯的刚性,与现有技术的内置式永磁体式电机的转子相比磁通漏泄相对减少,并且使得定子的交链磁通量(fluxlinkage)增加,由此带来反电动势增加及功率密度提升,因此优点在于,能够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就本技术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而言,由于去除现有技术的肋部,从而通过具有相对较厚宽度、形成有相对较多个数的支承部来完善不足的刚性,并且优点在于,能够解决制造工序上所需的材料费上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机转子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虚线四边形II的放大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虚线四边形IV的放大主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转子和定子间交链磁通量的主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交链磁通量的比较图表。图7是本技术的应用例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的放大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转子芯;200、220:磁铁设置部;300:磁铁;400、410、420:支承部;500:凹槽;600:定子。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点、特点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通过参照附图以及详细的后述的实施例而将变得明了。但是,本技术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能够通过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来实现,本实施例仅是为了向本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完整地告知技术的范围而提供的,以便完整的公开本技术,本技术通过记载的权利要求来定义。另一方面,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容纳于内置式永磁体式电机的定子的内侧空间中;多个磁铁设置部,沿着所述转子芯的长度方向贯通,并设置成沿着所述转子芯的圆周方向保持等间距,并且为了减少磁通漏泄而具有开口的一侧部或开口的另一侧部;磁铁,设置于所述磁铁设置部,通过所述开口的一侧部或所述开口的另一侧部暴露侧面;以及支承部,具有与所述磁铁的厚度相对应的连接长度,并基于所述磁铁设置部的间隔,使得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和所述转子芯的内侧部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7 KR 10-2016-01042241.一种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容纳于内置式永磁体式电机的定子的内侧空间中;多个磁铁设置部,沿着所述转子芯的长度方向贯通,并设置成沿着所述转子芯的圆周方向保持等间距,并且为了减少磁通漏泄而具有开口的一侧部或开口的另一侧部;磁铁,设置于所述磁铁设置部,通过所述开口的一侧部或所述开口的另一侧部暴露侧面;以及支承部,具有与所述磁铁的厚度相对应的连接长度,并基于所述磁铁设置部的间隔,使得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和所述转子芯的内侧部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具有与所述磁铁设置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应的支承部的宽度,与包括肋部及桥接件的转子芯相比,所述支承部的宽度具有选自限定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数值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数值,所述最大值小于所述肋部的宽度与所述桥接件的宽度的总和,所述最小值大于所述桥接件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以将所述转子芯外侧部的宽度二等分的位置为基准进行设置,所述支承部的一侧末端以一体式形成于所述转子芯的外侧部,所述支承部的另一侧末端以一体式形成于所述转子芯的内侧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用于保持刚性及防止磁铁脱落的支承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昇熙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