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43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3:29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调节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至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充电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连接至所述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为电池充电,其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路单元,以及用于检测电池充电电流的电路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PMOS晶体管;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电池电压及电池充电电流,调节所述调节单元中驱动PMOS晶体管的PWM占空比,从而调节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可以为各种类型、规格的电池充电,同时也保障了电池能快速、安全地充电,可以减少因错误充电方式造成的电池寿命缩短的现象,且能避免电池爆炸等事故发生,从而节约了社会资源,便利了用户。

A charg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harg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trol unit and a control unit and a charging unit; the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unit and the charging unit, the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charging unit; the charging unit for charging the battery, comprising a circuit for detecting the battery voltage. And the circuit for detection of battery charging current; the adjusting unit comprises a PMOS transistor; the voltage of the battery and the battery control unit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charging current, duty cycle driving PMOS transistors PWM adjust the adjusting unit, thereby adjusting the charging mode of unit. The charg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of various types and specifications of the battery,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battery can quickly and safely charging, can reduce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charging mode of battery life shortening, and can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battery explosion accidents, so as to save social resources, convenient for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电池充电装置一般采用常规的单一恒电压充电或者恒电流充电方式,二者都存在各自的缺点,恒电压充电可以在电池电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保证快速的充电并能充饱电池,但是在电池电量较低时进行充电会出现充电电流过大的现象,这种超过电池额定电流的充电方式会大大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电池爆炸等事故;恒电流充电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证快速充电,但是存在无法给电池完全充饱以及电池空电量情况下充电导致电池温度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调节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至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充电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连接至所述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为电池充电,其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路单元,以及用于检测电池充电电流的电路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PMOS晶体管;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电池电压及电池充电电流,调节所述调节单元中驱动PMOS晶体管的PWM占空比,从而调节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模式。本技术的充电装置可以为各种类型、规格的电池充电,同时也保障了电池能快速、安全地充电,可以减少错误方式充电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调节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至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充电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连接至所述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为电池充电,其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路单元,以及用于检测电池充电电流的电路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PMOS晶体管;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电池电压及电池充电电流,调节所述调节单元中驱动PMOS晶体管的PWM占空比,从而调节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调节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至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充电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连接至所述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为电池充电,其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路单元,以及用于检测电池充电电流的电路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PMOS晶体管;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电池电压及电池充电电流,调节所述调节单元中驱动PMOS晶体管的PWM占空比,从而调节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电容C101、电阻R104、PMOS晶体管Q102、NPN三极管Q103、PNP三极管Q105、NPN三极管Q107、电阻R110、电阻R112、肖特基二极管D101、电感L101、电容C102;电容C101的第一极和PMOS晶体管Q102的第二导通极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电阻R104的第一极、所述NPN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电容C101的第二极接地;所述电阻R104的第二极、所述NPN三极管Q103的基极、所述PNP三极管Q105的基极连接至所述NPN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所述PMOS晶体管Q102的栅极连接至所述NPN三极管Q103的发射极和所述PNP三极管Q105的发射极;所述PNP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所述NPN三极管Q107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12的第二极接地;所述电阻R110的第二极和所述电阻R112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NPN三极管Q107的基极;所述电阻R110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PMOS晶体管的第一导通极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01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电感L101的第一极;所述电感L101的第二极和所述电容C102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充电单元;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01的第二极和所述电容C102的第二极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PWM口连接至所述调节单元的电阻R110第一极。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电阻R106、电阻R111、电阻R101、NMOS晶体管Q106、电阻R114、电阻R109、电阻R105、电阻R113、电阻R102、电容C103、电容C104;其中,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路单元包括电阻R102、电阻R105及电容C103,用于检测电池充电电流的电路单元包括电阻R113和电容C104;所述电阻R106的第一极、所述电阻R102的第一极、所述电阻R101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调节单元,还用于连接至待充电电池的正极;所述电阻R101的第一极连接至工作电压端;所述电阻R102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105的第一极和所述电容C103的第一极,还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阻R105的第二极和所述电容C103的第二极接地;所述电阻R106的第二极和所述电阻R111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NMOS晶体管Q106的栅极;所述NMOS晶体管Q106的第一导通极和所述电阻R109的第一极用于连接至待充电电池负极;所述电阻R111的第二极、所述NMOS晶体管Q106的第二导通极、所述电阻R109的第二极、所述电阻R113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114的第一极;所述电阻R114的第二极接地;所述电阻R113的第二极和所述电容C104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容C104的第二极接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Vset口连接至所述充电单元的电阻R102第二极、电阻R105第一极、电容C103第一极;所述控制单元的Iset口连接至所述充电单元的电阻R113第二极、电容C104第一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电阻R201、NPN三极管Q201、PNP三极管Q204、NPN三极管Q202、电阻R203、电阻R205、PMOS晶体管Q203、电感L201、肖特基二极管D201、电容C201、电容C202、电阻R204和肖特基二极管D202;所述电容C201的第一极、所述电阻R201的第一极、所述NPN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和所述PMOS晶体管Q203的第二导通极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电容C201的第二极接地;所述电阻R201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NPN三极管Q201的基极、所述PNP三极管Q204的基极和所述NPN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所述PMOS晶体管Q203的栅极连接至所述NPN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和所述PNP三极管Q204的发射极,其第一导通极连接至所述电感L201的第一极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201的第一极;所述NPN三极管Q202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203的第二极和所述电阻R205的第一极;所述PNP三极管Q204的集电极、所述NPN三极管Q202的发射极和所述电阻R205的第二极接地;所述电阻R203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感L201的第二极、所述电容C202的第一极和所述电阻R204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202的第二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202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华罗华兰黄诗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