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89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包括料斗以及供料斗移动的轨道,所述轨道上间隔设有进料口与排料口,所述轨道上设有使料斗与进料口和排料口均处于同轴设置实现定位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使进料口的出料口能准确定位进料口与排料口,实现了进料斗的快速出料。

An injection hopper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nto the hopper, the hopper comprises a hopper and moving track, the track interval between inlet and outlet, the track is provided with the hopper and the feed port and the discharge port are coaxially arranged for position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positioning components. The first positioning part and second positioning parts enable the feeding mouth of the feeding port to accurately locate the feeding mouth and the discharging mouth, and realize the fast feeding of the feed 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进料斗
本技术涉及注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机进料斗。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具体来说,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如公开号为CN2051122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机中的添料系统,注塑机包括机座,添料系统设置在机座上,添料系统包括料斗和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机座上,安装板一端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中设置有进料管,安装板另一端开设有排料孔,排料孔中设置有排料管,料斗设置在安装板上,料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相连,且料斗的出料端能处于进料孔或排料孔上方,料斗的出料端处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机座上设置有能向料斗的进料端输送物料的送料机构。该专利中公开的注塑机中的添料系统虽然具有添料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通过推杆电机实现推动,长久使用后,电机部件之间在运转的过程中会逐渐产生的磨损老化导致部件之间的间隙过大,电机容易老化,影响电机推杆的推动精度,推杆电机的精度失准,将导致料斗的出料端不能准确定位进料孔和排料孔,从而导致料斗的出料慢或不出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轨道上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用于精确定位料斗与出料口和排料口的位置,实现进料斗快速出料的注塑机进料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包括料斗以及供料斗移动的轨道,所述轨道上间隔设有进料口与排料口,所述轨道上设有使料斗与进料口和排料口均处于同轴设置实现定位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注塑机需要进料时,料斗向进料口移动,料斗抵触第一定位件时,料斗的出料口对准进料口,料斗停止移动,开始出料;当料斗需换料时,料斗向排料口移动,料斗抵触第二定位件时,料斗的出料口对准排料口,料斗停止移动,开始出料。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使进料口的出料口能准确定位进料口与排料口,实现了进料斗的快速出料。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抵触料斗的一侧均设有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料斗滑动抵触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时,先与缓冲层抵触,缓冲层吸收了从料斗传来的冲击力,减少了第一、第二定位件与料斗的损伤。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上分别设有容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分别对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起到一个预固定的作用,对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位置起到校准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槽设置于进料口远离排料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槽设置于排料口远离进料口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料斗在向进料口移动时能与置于第一固定槽内的第一定位件实现抵触,使料斗在向排料口移动时能与置于第二固定槽内的第二定位件实现抵触,而从使料斗在移动且切换进料与排料的过程中不会与定位件发生抵触,在移动过程中不需要对定位件进行拆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件置于第一固定槽内并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置于第二固定槽内并通过螺栓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与轨道之间连接更紧密,避免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受料斗滑动抵触时,因受到冲击力而分别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脱出,导致定位失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连接有能带动其移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控制了料斗的来回移动,使料斗能在轨道上来回移动,实现了料斗在进料与排料之间的功能转换。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料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料斗来回移动时,控制气缸的活塞杆来回移动,活塞杆带动料斗来回移动,实现料斗在轨道上的来回移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与料斗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时料斗来回移动时,通过拉或者推拉杆的方式,实现料斗的来回移动。拉杆与料斗转动连接,当料斗静止时可将拉杆向上转动,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因撞到拉杆而受伤,从而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与排料口的口径大于等于料斗出料口的内口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料斗的出料口与进料口或者排料口同轴时,料斗内的物料向出料口出料时不受阻碍,实现最快速的出料,避免了当进料口与排料口的口径小于料斗出料口内口径时,物料出料时,部分物料被阻挡在轨道上,无法向下出料,导致出料速度慢与出料不完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的外侧壁设有观料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料斗上设有观料窗,便于在加工作业中清楚的观察到进料斗里的进料情况,工作人员可对进料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保证进料的稳定与连续。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轨道上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用于定位料斗与出料口和排料口的位置,使进料斗的出料口能准确定位进料口与排料口,而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设置缓冲层,减少了料斗和第一、第二定位件的损伤,使料斗和第一、第二定位件能更持久的工作,在轨道上设置第一、第二固定槽,使第一、第二定位件无法在周向运动,保证了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能准确定位,总的来说,本技术通过定位进料口与排料口,实现了进料斗的快速出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注塑机中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注塑机进料斗的轨道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2中的注塑机进料斗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料斗;11、移动座;12、观料窗;13、密封盖;2、轨道;3、固定件;4、气缸;5、拉杆;6、注塑机机体;71、进料口;72、进料管;73、排料口;74、排料管;81、第一固定槽;82、第二固定槽;83、第一定位件;84、第二定位件;85、缓冲层;8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包括料斗1以及轨道2,所述轨道2设置于注塑机机体6上,所述轨道2的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设于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件3可通过螺栓86使轨道2固定在注塑机机体6上。所述料斗1与轨道2滑动连接,所述料斗1可在轨道2上来回滑移。参考图2,所述料斗1的侧壁上设有观料窗12,观料窗12为腰型,用于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进料情况。料斗1的顶部设有密封盖13,用于阻挡外界的杂质,保证物料的干净。料斗1的底部设有移动座11,所述移动座11与所述轨道2滑动连接。参考图2,所述轨道2上间隔设有进料口71与排料口73,进料口71下方设有进料管72,排料口73下方设有排料口74,用于引导物料流动,避免物料飞溅而损失,进料口71与排料口73的口径大于等于料斗1出料口的内口径,使物料能无阻碍的出料。参考图3,所述轨道2上设有第一固定槽81和第二固定槽82,所述第一固定槽81设于进料口71远离排料口73的一侧,第二固定槽82设于排料口73远离进料口71的一侧,所述轨道2上还设有第一定位件83和第二定位件8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机进料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包括料斗(1)以及供料斗(1)滑移的轨道(2),所述轨道(2)上间隔设有进料口(71)与排料口(73),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上设有使料斗(1)与进料口(71)和排料口(73)均处于同轴设置实现定位的第一定位件(83)和第二定位件(8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包括料斗(1)以及供料斗(1)滑移的轨道(2),所述轨道(2)上间隔设有进料口(71)与排料口(73),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上设有使料斗(1)与进料口(71)和排料口(73)均处于同轴设置实现定位的第一定位件(83)和第二定位件(8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83)和第二定位件(84)抵触料斗(1)的一侧均设有缓冲层(8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上分别设有用于容置第一定位件(83)和第二定位件(84)的第一固定槽(81)和第二固定槽(8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81)设置于进料口(71)远离排料口(73)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槽(82)设置于排料口(73)远离进料口(71)的一侧。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赵华强杨伟华陈泯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宝丰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