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538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提供导电金属基材,并将该导电金属基材经下料形成若干间隔的端子坯件和连接端子坯件的料带;对端子坯件进行电镀;将电镀后的端子坯件进行折弯,以使端子坯件形成固定部和连接于固定部两端的对接部和焊接部;切除所述料带,从而制得若干导电端子。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conductive terminal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conductive terminals, which includes providing a conductive metal substrate, and the conductive metal substrate by blanking forming terminal blank spaced and connection terminals of the blank strip; electroplating on terminal blanks; terminal of the blank after plating were bent to form a butt of blank terminal the fixed part and is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fixing and welding parts; removal of the material belt, thereby producing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termi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断面生锈、保证导电端子信号传输的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以进行各元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其中,每一电连接器均具有若干用以进行信号传输的导电端子和承载导电端子的绝缘载体。通常,导电端子均采用冲压裁切成型出用以电连接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和用以连接电路板的焊接尾端;在绝缘载体注塑成型后,将导电端子插入安装至绝缘载体上。为保证导电端子的耐候性和电连接效果,一般均需要对导电端子进行电镀操作。现有技术中,为方便起见,均是在对导电端子进行冲压成型之前对原材料进行电镀,由此使得端子成型后断面处容易生锈,进而会导致信号传输受到影响。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导电端子制造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断面生锈、保证导电端子信号传输的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提供导电金属基材,并将该导电金属基材经下料形成若干间隔的端子坯件和连接端子坯件的料带;对端子坯件进行电镀;将电镀后的端子坯件进行折弯,以使端子坯件形成固定部和连接于固定部两端的对接部和焊接部;切除所述料带,从而制得若干导电端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带连接在端子坯件两端,在进行下料后所述端子坯件之间还连接有辅助料带,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对辅助料带的切除,所述切除操作在电镀和折弯工序之间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料带连接在端子坯件对应成型固定部的两侧位置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呈筒状,并且包括相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两侧壁,所述端子坯件两端分别于前述底壁前端和焊接部后端连接有所述料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端子坯件成型后及电镀前对导电端子对接部的第一次折弯,该第一次折弯先自端子坯件一侧部向上折弯出顶壁,在电镀后的折弯时再次自两侧折弯出两侧壁,同时使顶壁覆盖于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的底壁经下料后形成有一弹臂,于第一次折弯时将所述弹臂进行折弯,使其伸入筒状对接部内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内侧形成有弹性夹持臂,所述弹性夹持臂向前开口,并在前端一侧与一侧壁连接;在下料后,所述端子坯件形成有一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前端一侧的连接臂,在第一次折弯时,将所述连接臂自主体部一侧折弯形成所述弹性夹持臂,所述弹性夹持臂与顶壁自端子坯件两侧分别折弯形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端子坯件下料成型时,对应固定部的两侧形成有倒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经折弯呈U型。本专利技术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通过先将导电金属基材进行下料成型出端子坯件,然后进行电镀,最后再折弯和切除料带形成导电端子,该种方式可使得导电端子断面处得到电镀,进而有效防止断面生锈、保证导电端子信号传输;另外,在电镀后再进行折弯,可使得电镀液能够顺畅流动,保证导电端子各部位的电镀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图2是图1所示导电端子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导电端子在下料后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进一步经电镀、切除辅助料带和折弯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对应的导电端子100,所述导电端子100自前向后依次为对接部1、固定部2和焊接部3。其中,对接部1呈筒状,并且包括相对的顶壁11和底壁12、位于两侧的两侧壁13、突伸入筒状内的弹性夹持臂14。所述弹性夹持臂14向前开口,并在前端一侧与一侧壁13连接。底壁12上朝对接部1内侧突伸有一弹臂121。固定部2呈U型,并与对接部1的两侧壁13和底壁12对应连接。固定部2的U型开口处形成有倒刺21。焊接部3连接在固定部2底壁的后方,并呈直线延伸。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上述导电端子10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导电金属基材,并将该导电金属基材经下料形成若干间隔的端子坯件4和连接端子坯件4的料带5,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料带5连接在端子坯件4两端,具体连接在前述对接部1底壁12前端和焊接部3后端。其次,对端子坯件4进行电镀。再次,将电镀后的端子坯件4进行折弯,以使端子坯件4形成固定部2和连接于固定部2两端的对接部1和焊接部3,如图4所示;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1弯折呈筒状,固定部2呈U型,焊接部3直线延伸。最后,切除所述料带5,从而制得若干所述导电端子100。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制造方法中,在进行下料后,所述端子坯件4之间还连接有辅助料带6,以防止导电端子100较长时发生扭转变形。相应地,在设置有上述辅助料带6时,本专利技术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对辅助料带6的切除,本专利技术中将所述切除操作设置在电镀和折弯工序之间进行,并且所述辅助料带6优选连接在端子坯件4对应成型固定部2的两侧位置处,由此,固定在绝缘载体(未图示)中的固定部2因不会涉及到与对接连接器或电路板(未图示)的接触,从而不会影响信号的传输。另外,本专利技术上述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端子坯件4成型后及电镀前对导电端子100对接部1的第一次折弯,该第一次折弯先自端子坯件4一侧部向上折弯出顶壁11,在电镀后的折弯时再次自两侧折弯出两侧壁13,同时使顶壁11覆盖于顶部。该种设置方式,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对接部1直接在第一次折弯成筒状而引起的电镀困难,另一方面还可方便电镀后的二次折弯。进一步地,因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1的底壁12上形成有弹臂121,从而,于第一次折弯时即将所述弹臂121进行折弯,使其伸入筒状对接部1内侧;又,相关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夹持臂14:在下料时,使所述端子坯件4形成有一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前端一侧的连接臂,在第一次折弯时,将所述连接臂自主体部一侧折弯形成所述弹性夹持臂14,所述弹性夹持臂14与顶壁11自端子坯件4两侧分别折弯形成。此外,在所述端子坯件4下料成型时,对应固定部2的两侧形成有倒刺21。由以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导电端子100的制造方法通过先将导电金属基材进行下料成型出端子坯件4,然后进行电镀,最后再折弯和切除料带5形成导电端子100,该种方式可使得导电端子100断面处得到电镀,进而有效防止断面生锈、保证导电端子100信号传输;另外,在电镀后再进行折弯,可使得电镀液能够顺畅流动,保证导电端子100各部位的电镀效果。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导电金属基材,并将该导电金属基材经下料形成若干间隔的端子坯件和连接端子坯件的料带;对端子坯件进行电镀;将电镀后的端子坯件进行折弯,以使端子坯件形成固定部和连接于固定部两端的对接部和焊接部;切除所述料带,从而制得若干导电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导电金属基材,并将该导电金属基材经下料形成若干间隔的端子坯件和连接端子坯件的料带;对端子坯件进行电镀;将电镀后的端子坯件进行折弯,以使端子坯件形成固定部和连接于固定部两端的对接部和焊接部;切除所述料带,从而制得若干导电端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连接在端子坯件两端,在进行下料后所述端子坯件之间还连接有辅助料带,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对辅助料带的切除,所述切除操作在电镀和折弯工序之间进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料带连接在端子坯件对应成型固定部的两侧位置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呈筒状,并且包括相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两侧壁,所述端子坯件两端分别于前述底壁前端和焊接部后端连接有所述料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万益洪永炽张勇刚张雨辉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