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534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包括支撑腿、支撑台、加热室、鼓风室、进线导轮、出线导轮、烘干室、排气口;支撑腿设置在支撑台四角处;支撑台设置在烘干室下端,支撑台两侧伸出烘干室;加热室设置在支撑台下端,加热室位于支撑台进线端;鼓风室设置在支撑台下端,鼓风室位于加热室内侧;进线导轮设置在支撑台一侧,进线导轮位于烘干室外侧;出线导轮设置在支撑台另一侧;烘干室设置在支撑台上端中部;排气口设置在烘干室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过水冷却后的镀锡铜丝进行烘干,烘干时间段,可一次烘干多路铜丝,效率高,有利于铜丝后续的加工处理。

A kind of copper wire drying device after water c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pper water cooling drying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leg and a supporting table, a heating chamber, a blast chamber, inlet guide wheel, guide wheel, drying room, the outlet exhaust port; the support legs ar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table four corners;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form is arranged in the drying chamber, the supporting table extend from both sides of the drying chamber; the heating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table, a heating chamber is positioned at the inlet end of the supporting table; the blast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located in the heating chamber inside the blast chamber; line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into the wire guide wheel is positioned in the drying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utgoing line guide wheel support table on the other side; the drying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the upper support table middle; an air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dry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dry the tin plated copper wire after water cooling. The drying time section can dry multiple copper wires at a time, and the efficiency is high, which is favorable for subsequent processing of copper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镀锡能防止铜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形成一层膜——铜绿,现阶段铜线镀锡的生产工艺中,铜线经锡炉热镀锡后通常要进行降温处理,从而使镀锡层快速固化,牢固的附着在铜线表面。目前通常所采用的降温处理方法是进行水洗降温,通过将镀锡铜线在冷却水槽中浸泡进行冷却,镀锡铜线在冷却水槽中浸泡后表面会残留大量的水分,影响镀锡铜线的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能够对过水冷却后的镀锡铜丝进行烘干,烘干时间段,可一次烘干多路铜丝,效率高,有利于铜丝后续的加工处理。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包括支撑腿、支撑台、加热室、鼓风室、进线导轮、出线导轮、烘干室、排气口;所述的支撑腿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四角处;所述的支撑台设置在所述的烘干室下端,支撑台两侧伸出所述的烘干室;所述的加热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下端,加热室位于所述的支撑台进线端;所述的鼓风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下端,鼓风室位于所述的加热室内侧;所述的进线导轮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一侧,进线导轮数量为2至4个,进线导轮位于所述的烘干室外侧;所述的出线导轮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另一侧,出线导轮数量为2至4个,出线导轮与进线导轮数量相等并且相互对齐;所述的烘干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上端中部;所述的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的烘干室顶端。如上所述的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所述的加热室内设有微波加热装置,微波加热装置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加热室通过微波加热装置对烘干室内的铜丝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控制合适的烘干温度。如上所述的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所述的鼓风室内设有鼓风机,鼓风室与烘干室之间的支撑台上设有导风孔。鼓风机使烘干室内气流流动,能够加快铜丝的烘干。如上所述的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所述的烘干室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上与进线导轮和出线导轮对应的位置设有导线孔。所述的导线孔处设有吸水海绵。铜丝从进线导轮引入后通过导线孔导入烘干室内,同时通过出线导轮引出进入下一处理工序。如上所述的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所述的进线导轮、出线导轮通过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上。进线导轮、出线导轮用于引导铜线进入烘干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台上端设有烘干室,支撑台两侧伸出烘干室;支撑台下端设有加热室,加热室位于支撑台进线端;鼓风室设置在支撑台下端,鼓风室位于加热室内侧;进线导轮设置在支撑台一侧,进线导轮位于烘干室外侧;出线导轮设置在支撑台另一侧,出线导轮与进线导轮数量相等并且相互对齐;烘干室顶端设有排气口。本技术能够对过水冷却后的镀锡铜丝进行烘干,烘干时间段,可一次烘干多路铜丝,效率高,有利于铜丝后续的加工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侧视图;图3为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提供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包括支撑腿1、支撑台2、加热室3、鼓风室4、进线导轮5、出线导轮6、烘干室7、排气口8;所述的支撑腿1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2四角处;所述的支撑台2设置在所述的烘干室7下端,支撑台2两侧伸出所述的烘干室7;所述的加热室3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2下端,加热室3位于所述的支撑台2进线端;所述的鼓风室4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2下端,鼓风室4位于所述的加热室3内侧;所述的进线导轮5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2一侧,进线导轮5数量为2至4个,进线导轮5位于所述的烘干室7外侧;所述的出线导轮6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2另一侧,出线导轮6数量为2至4个,出线导轮6与进线导轮5数量相等并且相互对齐;所述的烘干室7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2上端中部;所述的排气口8设置在所述的烘干室7顶端。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室3内设有微波加热装置,微波加热装置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加热室3通过微波加热装置对烘干室7内的铜丝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控制合适的烘干温度。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鼓风室4内设有鼓风机,鼓风室4与烘干室7之间的支撑台2上设有导风孔。鼓风机使烘干室7内气流流动,能够加快铜丝的烘干。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烘干室7两侧设有挡板9,挡板9上与进线导轮5和出线导轮6对应的位置设有导线孔10。所述的导线孔10处设有吸水海绵。铜丝从进线导轮5引入后通过导线孔10导入烘干室7内,同时通过出线导轮6引出进入下一处理工序。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进线导轮5、出线导轮6通过固定座11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2上。进线导轮5、出线导轮6用于引导铜线进入烘干室7。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进线导轮5将铜丝引入烘干室7,通过加热室3内的微波加热装置对铜丝进行烘干,利用鼓风室4内的鼓风机进行鼓风,铜丝烘干后通过出线导轮6将铜丝引出,本技术能够对过水冷却后的镀锡铜丝进行烘干,烘干时间段,同时一次可以烘干多路铜丝,烘干效率高,有利于铜丝后续的加工处理。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支撑台、加热室、鼓风室、进线导轮、出线导轮、烘干室、排气口;所述的支撑腿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四角处;所述的支撑台设置在所述的烘干室下端,支撑台两侧伸出所述的烘干室;所述的加热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下端,加热室位于所述的支撑台进线端;所述的鼓风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下端,鼓风室位于所述的加热室内侧;所述的进线导轮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一侧,进线导轮数量为2至4个,进线导轮位于所述的烘干室外侧;所述的出线导轮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另一侧,出线导轮数量为2至4个,出线导轮与进线导轮数量相等并且相互对齐;所述的烘干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上端中部;所述的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的烘干室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丝过水冷却后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支撑台、加热室、鼓风室、进线导轮、出线导轮、烘干室、排气口;所述的支撑腿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四角处;所述的支撑台设置在所述的烘干室下端,支撑台两侧伸出所述的烘干室;所述的加热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下端,加热室位于所述的支撑台进线端;所述的鼓风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下端,鼓风室位于所述的加热室内侧;所述的进线导轮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一侧,进线导轮数量为2至4个,进线导轮位于所述的烘干室外侧;所述的出线导轮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另一侧,出线导轮数量为2至4个,出线导轮与进线导轮数量相等并且相互对齐;所述的烘干室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台上端中部;所述的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的烘干室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紫邦欧阳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长江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