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86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包括底座、旋转平台、注塑单元、下模单元、成型模具和控温单元;所述旋转平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注塑单元包括伸缩件和注塑喷头;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定模上开设有供注塑喷头注塑的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入口处设置有封口阀,所述注塑口连通有保压管,所述保压管上设置有保压阀;所述动模设置在模具固定件上,所述动模内部开设有控温管;所述控温单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导通件和冷凝器,所述导通件内开有分别与控温管和冷凝器连通并开设有自锁接口的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导通管。其成型速度更快、设备利用率更高、成型质量更好、节约资源。

A multi posi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st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rotating platform, injection unit, mold unit, mold and control unit; the rotat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injection unit comprises a telescopic member and injection nozzle; the mould comprises a fixed mold and the movable mold, the the fixed mould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fixed mold is arranged on the injection nozzle for injection molding, the injection port is arranged at the inlet seal valve, the injection mout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pipe, the pressure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pressure retaining valve; the movable mold die is arranged on the fixing piece, the movable die interior is equipped with a temperature control pip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pipe, a water outlet pipe, conduction and condenser, the guide tube and the condenser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and provided with open contacts within The first guide tube and the second guide tube of the self locking interface. Its forming speed is faster, the utilization of equipment is higher, the quality of molding is better, and the resources ar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将熔融的材料注入到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的模具中,待材料冷却后取出,即得到我们想要的形状和结构。在注塑过程中,成品外观、材料物理性质、成品循环等,受模具温度的影响,颇为显著。一般成型情况,在注入材料过程中,要使模具维持在一定温度上,防止熔融材料过早的冷却成型,使前后注入的材料出现断层等品质问题;在材料注入完成之后,又要求模具具有较低的温度,使得材料能够较快的成型,增加成品速度。一般单模具注塑机每次成品都要进行一个完整的循环,而冷却时间一般较长,成品效率极低。若使用多模具,则需分别进行模具的预热与冷却,不仅需要加热,也需要制冷,极为耗费能源。另外,现有技术中注塑喷头通常需要对注塑模具进行一定程度的保压,以使成品时质密且均匀,占用了注塑喷头大量的时间,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其成型速度更快、设备利用率更高、成型质量更好、节约资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包括底座、旋转平台、注塑单元、下模单元、成型模具和控温单元;所述旋转平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注塑单元包括设置在旋转平台上的伸缩件和设置在伸缩件上的注塑喷头;所述下模单元包括模具固定件和为其提供动力的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模具固定件设置在驱动源上;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定模上开设有供注塑喷头注塑的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入口处设置有封口阀,所述注塑口连通有保压管,所述保压管开设在定模、支架和底座内,所述保压管在底座上开有保压接口,所述保压管上设置有保压阀;所述动模设置在模具固定件上,所述动模内部开设有控温管,所述成型模具至少有三个;所述控温单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导通件和冷凝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呈一定夹角可伸缩的设置在旋转平台上,所述进水管、注塑喷头和出水管依次指向三个相邻的成型模具,所述导通件设置在成型模具下部,所述导通件内开有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导通管,所述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导通管两端分别与控温管和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导通管上分别设置有自锁接口,所述自锁接口用于接通进水管或出水管。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背离旋转平台的端部开设有能够完全伸入自锁接口的槽口,所述槽口开设于面向成型模具的那一侧。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平台沿固定方向转动,所述旋转平台就位后,所述进水管位于所对导通件在旋转方向上先抵达的自锁接口处,所述出水管位于所对导通件在旋转方向上后抵达的自锁接口处。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与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导通管连接的部分为软管。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翅片,所述底座正对冷凝器设置有出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多个模具与旋转的注塑喷头配合,当一个模具注塑完成后,注塑喷头即可转向下一个模具进行注塑,提高了注塑喷头的利用率,间接缩短了成品周期,提高了成品效率。2、本专利技术将每个成型模具的控温管连通,通过进水管注入热的液体进行预热,热的液体经过冷凝管进入后续的成型模具后即变为冷的液体,用于后续模具的冷却,循环过程仅用到热的液体,节省了资源,同时液体的冷热与注塑成型的阶段相匹配,成型品质高。3、本专利技术通过封口阀和保压阀的开合来保证成型模具内始终保持相应的压力,使得成品质密且均匀,提高成品质量。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冷凝器上设置翅片,并由吹风口吹风,大大提高了液体冷却速度,降低成型模具成型时间,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示意图;图6为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10-旋转平台,2-注塑单元,20-伸缩件,21-注塑喷头,3-成型模具,30-定模,31-动模,32-注塑口,33-控温管,34-支架,35-保压管,36-封口阀,37-保压阀,38-保压接口,4-下模单元,40-模具固定件,41-驱动源,5-控温单元,50-导通件,500-第一导通管,501-第二导通管,51-自锁接口,52-冷凝管,520-软管,521-翅片,53-进水管,530-槽口,54-出水管,55-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包括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包括底座1、旋转平台10、注塑单元2、下模单元4、成型模具3和控温单元5。上述旋转平台10设置在底座1上。旋转平台10能够搭载部件并绕轴旋转。上述注塑单元2包括设置在旋转平台10上的伸缩件20和设置在伸缩件20上的注塑喷头21,旋转平台10位置固定后,伸缩件20伸长,带动注塑喷头21伸长;注塑完成后,伸缩件20缩回原位,注塑喷头21同样缩回,旋转平台10可以继续进行转动。旋转平台10转动时,可以沿固定方向转动,也可以在注塑喷头21依次抵达所有工作位后回归初始位置。上述下模单元4包括模具固定件40和为其提供动力的驱动源41,驱动源41设置在底座10上,模具固定件40设置在驱动源41上,驱动源41能够带动模具固定件40上下运动。上述成型模具3包括定模30和动模31,底座10上设置有支架34,定模30设置在支架34上,定模30上开设有供注塑喷头21注塑的注塑口32。注塑口32的入口处设置有封口阀36,封口阀36用于隔断成型模具3的成型腔和外界空气。在注塑口32上紧挨封口阀36的下方开设有保压管35,保压管35贯通定模30、支架34和底座1,保压管35由开设在底座1上的保压接口38连通外界。在保压管35上设置有保压阀37,保压阀37紧挨注塑口32。注塑时,封口阀36打开,保压阀37关闭,熔融材料由注塑口32注入成型模具内;注塑完成后,封口阀36关闭,保压阀37打开,高压的保压管35与注塑口32连通,给注塑模具3内的材料施加压力,提高成型品质。动模31设置在模具固定件40上,动模31能够随着模具固定件40上下运动,从而开合定模30和动模31组成的成型腔,方便成品的取出。动模31内部开设有控温管33,控温管33通过流过其中的液体对成型模具3加热或冷却。成型模具3至少有三个。上述控温单元5包括进水管53、出水管54、导通件50、冷凝器52和出风口55。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呈一定夹角可伸缩的设置在旋转平台10上,这一夹角使得进水管53、注塑喷头21和出水管54能够依次指向三个相邻的成型模具10。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在背离旋转平台10的那一端开设有槽口530,槽口530沿弧面的长度小于进水管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平台、注塑单元、下模单元、成型模具和控温单元;所述旋转平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注塑单元包括设置在旋转平台上的伸缩件和设置在伸缩件上的注塑喷头;所述下模单元包括模具固定件和为其提供动力的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模具固定件设置在驱动源上;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定模上开设有供注塑喷头注塑的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入口处设置有封口阀,所述注塑口连通有保压管,所述保压管开设在定模、支架和底座内,所述保压管在底座上开有保压接口,所述保压管上设置有保压阀;所述动模设置在模具固定件上,所述动模内部开设有控温管,所述成型模具至少有三个;所述控温单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导通件和冷凝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呈一定夹角可伸缩的设置在旋转平台上,所述进水管、注塑喷头和出水管依次指向三个相邻的成型模具,所述导通件设置在成型模具下部,所述导通件内开有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导通管,所述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导通管两端分别与控温管和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一导通管和第二导通管上分别设置有自锁接口,所述自锁接口用于接通进水管或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平台、注塑单元、下模单元、成型模具和控温单元;所述旋转平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注塑单元包括设置在旋转平台上的伸缩件和设置在伸缩件上的注塑喷头;所述下模单元包括模具固定件和为其提供动力的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模具固定件设置在驱动源上;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定模上开设有供注塑喷头注塑的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入口处设置有封口阀,所述注塑口连通有保压管,所述保压管开设在定模、支架和底座内,所述保压管在底座上开有保压接口,所述保压管上设置有保压阀;所述动模设置在模具固定件上,所述动模内部开设有控温管,所述成型模具至少有三个;所述控温单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导通件和冷凝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呈一定夹角可伸缩的设置在旋转平台上,所述进水管、注塑喷头和出水管依次指向三个相邻的成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树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乔布注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