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07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媒过滤机,其原液容器YY通过中间管道将管道阀、初过滤器、过滤器、热交换器、蒸发器、饮料泵、助滤剂容器、透明视筒、制冷设备及滤液容器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系统,本系统通过添加热交换器,充分利用冷冻过滤后的液体对原液进行预冷,降低了能耗,同时通过将热交换器、蒸发器、过滤器及制冷设备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使操作更为简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媒过滤机,特别是一种用于低度酒和饮料深度过滤的冷媒过滤机。目前,用于低度类酒的冷冻过滤是单独采用大型冷冻设备进行冷冻,再采用过滤机进行过滤,存在能耗大,预冷时间长,操作不方便,暂无一体化的冷媒过滤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用于低度类酒进行深度过滤的冷媒过滤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的冷媒过滤机而实现的,它包括管道阀F、原液容器YY、初过滤器CL、压缩机Y、冷凝器L、制冷剂容器C、蒸发器SF、制冷剂过滤器T、膨涨阀B、压力表MP、透明视筒SJ、饮料泵B、热交换器GH、助滤剂容器CG、滤液容器LY,其原液容器YY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至接点J1处分两路,接点J1的一路经饮料泵BA接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的原液进口端,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的原液出口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4接蒸发器SF的原液进口端,蒸发器SF的原液出口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7至接点J3处分两路,接点J3的一路经管道阀F6接清洗液入口端Z,接点J3的另一路至接点J4处分两路,接点J4的一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6接助滤剂容器CG的出口端,接点J4的另一路经透明视筒SJ2、饮料泵BB至接点J5处分三路,接点J5的一路经管道阀F11至接点J7接助滤剂容器CG的进口端,接点J5的第二路经管道阀F10至接点J6分两路,接点J6的一路接过滤器GL的原液底进口端,接点J6另一路经管道阀F12接排污口Q,接点J5的第三路经管道阀F9接过滤器GL的原液侧进口端;接点J1的另一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2接接点J2,接点J2的一路经管道阀F3接热交换器GH的内部容器滤液进口端,热交换器CH的内部容器滤液出口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7接滤液容器LY,接点J2的另一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4至接点J8分两路,接点J8的一路经透明视筒SJ3接过滤器GL的滤液出口端,接点J8的另一路经管道阀F15经接点J7接助滤剂容器CG的进口端;由制冷剂、压缩机Y、冷凝器L、制冷剂容器C、制冷剂过滤器T,膨涨阀B,压力表MP4、压力表MP5和管道组成的制冷设备通过中间管道分别与蒸发器SF内的蒸发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接,形成制冷循环系统给蒸发器SF内的液体制冷。所述接点J1-J8为管道相互连通部位。所述热交换器GH上安装有压力表MP1和管道阀F5,或蒸发器SF上安装有压力表MP2和管道阀F8,或过滤器GL上安装有压力表MP3和管道阀F13,或其任意组合安装。所述透明视筒SJ3与管道阀F14之间任意安装接点或直接从接点J8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9接滤液测试口。所述热交换器GH的内部容器为热交换器GH的内壁以内、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以外的容器空间。所述中间管道为金属管、或为非金属管、或为复合管、或部分管道为金属管另一部分为非金属管或复合管。所述接点J1与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的原液进口端之间安装有透明视筒SJ1、饮料泵BA、初过滤器CL,其顺序可任意调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特点是通过添加热交换器GH,利用冷冻过滤后的液体对原液进行预冷,降低了能耗,同时通过将热交换器、蒸发器、过滤器及制冷设备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使操作更为简便,各类低度酒通过本系统低温冷冻过滤后,使其在低温状态下无混浊、无沉淀、不失光,延长保质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由图1至图3可知,本技术的原液容器YY通过中间管道和管道阀与饮料泵BA、初过滤器CL、过滤器GL、热交换器GH、蒸发器SF、饮料泵BA、饮料泵BB、助滤剂容器CG、饮料泵BB、透明视筒SJ1、SJ2、SJ3及滤液容器LY连接;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即系统加液、系统预冷、系统内循环、过滤工作过程、系统清洗过程。首先给系统加液,在加液前,关闭管道阀F2、管道阀F6、管道阀F12、管道阀F14、管道阀F15、管道阀F16,打开管道阀F1、管道阀F4、管道阀F7、管道阀F8、管道阀F10、管道阀F11、管道阀F13、管道阀F18,原液从原液容器YY流出经管道阀F1、饮料泵BA、过滤器GL、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管道阀F4、蒸发器SF、管道阀F7、透明视筒SJ2、饮料泵BB,其中一路经管道阀F11至助滤剂容器CG,另一路经管道阀F10、过滤器GL。在系统加液后,对系统进行预冷,此时关闭管道阀F5、管道阀F8、管道阀F13、管道阀F18,启动压缩机Y,给蒸发器SF内的液体制冷;在致冷到规定温度后,开启管道阀F10、管道阀F15、管道阀F16,启动饮料泵BB使过滤系统内的原液进行循环,液流从助滤剂容器CG流出至管道阀F16经透明视筒SJ2经饮料泵BB经管道阀F10进入过滤器GL,流出至透明视筒SJ3,经管道阀F15进入助滤剂容器CG,待透明视筒SJ3内的原液清亮或经管道阀F19取样原液达标后进行系统内冷液循环,关闭管道阀F3、管道阀F9、管道阀F13,打开管道阀F2、管道阀F14,液流从过滤器GL流入透明视筒SJ3,经管道阀F14、管道阀F2、透明视筒SJ1、饮料泵BA、过滤器GL进入蒸发器SF内盘管,流出经蒸发器SF、管道阀F7、透明视筒SJ2、饮料泵BB、管道阀F10到过滤器GL,当蒸发器SF的原液和过滤器GL内的原液温度相同或相近时,关闭管道阀F2,打开管道阀F3、管道阀F17,使系统进入过滤工作过程,原液从原液容器YY经管道阀管道阀F1、透明视筒SJ1、饮料泵BA、初过滤器CL至交换器热交换器GH内的盘管经管道阀F4至蒸发器SF至管道阀F7、透明视筒SJ2、饮料泵BB、管道阀F10、过滤器GL、透明视筒SJ3、管道阀F14、管道阀F3、热交换器GH的内部容器内经管道阀F17、滤液容器LY。在系统过滤过程中,一些杂质不可避免地粘附在过滤器GL的滤片上,将影响过滤的效益和效果,此时,须对系统进行清洗,关闭饮料泵BA、管道阀F7、管道阀F14、管道阀F16,打开管道阀F12、管道阀F11、管道阀F9、管道阀F6、管道阀F15,清洗液从管道阀F6、透明视筒SJ2、饮料泵BB、管道阀F9、过滤器GL内的清洗喷嘴喷射清洗过滤器GL内的滤片,管道阀F11、管道阀F15、透明视筒SJ3、过滤器GL的内轴反冲洗滤片,过滤器GL内的杂质随清洗液由过滤器GL底部的底孔K并经管道阀F12排出。在清洗以后又可循环进行过滤工作流程。权利要求1.一种冷媒过滤机,包括管道阀F、原液容器YY、初过滤器CL、压缩机Y、冷凝器L、制冷剂容器C、蒸发器SF、制冷剂过滤器T、膨涨阀B、压力表MP、透明视筒SJ、饮料泵B、热交换器GH、助滤剂容器CG、滤液容器LY,其特征是原液容器YY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至接点J1处分两路,接点J1的一路经饮料泵BA接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的原液进口端,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的原液出口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4接蒸发器SF的原液进口端,蒸发器SF的原液出口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7至接点J3处分两路,接点J3的一路经管道阀F6接清洗液入口端Z,接点J3的另一路至接点J4处分两路,接点J4的一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6接助滤剂容器CG的出口端,接点J4的另一路经透明视筒SJ2、饮料泵BB至接点J5处分三路,接点J5的一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媒过滤机,包括管道阀F、原液容器YY、初过滤器CL、压缩机Y、冷凝器L、制冷剂容器C、蒸发器SF、制冷剂过滤器T、膨涨阀B、压力表MP、透明视筒SJ、饮料泵B、热交换器GH、助滤剂容器CG、滤液容器LY,其特征是:原液容器YY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至接点J1处分两路,接点J1的一路经饮料泵BA接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的原液进口端,热交换器GH的内盘管的原液出口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4接蒸发器SF的原液进口端,蒸发器SF的原液出口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7至接点J3处分两路,接点J3的一路经管道阀F6接清洗液入口端Z,接点J3的另一路至接点J4处分两路,接点J4的一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6接助滤剂容器CG的出口端,接点J4的另一路经透明视筒SJ2、饮料泵BB至接点J5处分三路,接点J5的一路经管道阀F11至接点J7接助滤剂容器CG的进口端,接点J5的第二路经管道阀F10至接点J6分两路,接点J6的一路接过滤器GL的原液底进口端,接点J6另一路经管道阀F12接排污口Q,接点J5的第三路经管道阀F9接过滤器GL的原液侧进口端;接点J1的另一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2接接点J2,接点J2的一路经管道阀F3接热交换器GH的内部容器滤液进口端,热交换器GH的内部容器滤液出口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7接滤液容器LY,接点J2的另一路通过中间管道经管道阀F14至接点J8分两路,接点J8的一路经透明视筒SJ3接过滤器GL的滤液出口端,接点J8的另一路经管道阀F15经接点J7接助滤剂容器CG的进口端;由制冷剂、压缩机Y、冷凝器L、制冷剂容器C、制冷剂过滤器T,膨涨阀B,压力表MP4、压力表MP5和管道组成的制冷设备通过中间管道分别与蒸发器SF内的蒸发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接,形成制冷循环系统给蒸发器SF内的液体制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勤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红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