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和包括其的头戴式显示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6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81798号和2016年9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21963号的权益,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本公开涉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头戴式显示器(HMD)。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导向社会的进步,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各种需求正在增加。因此,近来正在使用各种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等。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类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自发光显示装置,并且在视角和对比度方面比LCD装置更好。此外,由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不需要单独的背光,因此可以减轻和减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并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在功耗方面是优异的。此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低直流(DC)电压驱动,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并且制造成本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均包括阳极电极、形成在阳极电极上的划分阳极电极的堤部、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以及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发光的发光区和不发光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方的晶体管;在所述晶体管上方的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和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发光区中的接触孔,所述接触孔位于所述晶体管与所述发光装置之间;以及在所述接触孔中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将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晶体管电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9 KR 10-2016-0081798;2016.09.23 KR 10-20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发光的发光区和不发光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方的晶体管;在所述晶体管上方的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层和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发光区中的接触孔,所述接触孔位于所述晶体管与所述发光装置之间;以及在所述接触孔中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将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晶体管电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晶体管上方的第一平坦化层,所述第一平坦化层在所述晶体管和所述发光装置之间,以及所述接触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中并且露出所述晶体管的电极的一部分;其中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上并且所述辅助电极的一部分填充所述接触孔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所述辅助电极上的第二平坦化层,所述第二平坦化层填充所述接触孔的剩余部分,以及其中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宽度比所述接触孔的宽度宽,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宽度比所述基板的所述发光区的宽度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宽度等于或窄于所述接触孔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厚度是不均匀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一部分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厚度厚。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辅助电极直接连接至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晶体管的所述电极两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接触孔的宽度窄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发光区。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比所述辅助电极的宽度宽。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一部分为凸形。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所述辅助电极、所述第二平坦化层和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交叠部分上方的第一堤部;以及在所述辅助电极、所述第二平坦化层和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锺成,俞忠根,金豪镇,朴泰翰,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