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安全光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505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水安全光幕,其包括透明筒体、铝型材壳体、塞盖、透明盖板、防水接头和红外发射接收模组,透明筒体套设在铝型材壳体上,塞盖的一端上设有塞入密封部,该塞入密封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套设在透明筒体,并且通过塞盖将铝型材壳体固定在透明筒体内,同时塞盖上的塞入密封部能顶压在铝型材壳体的端面开口上使其封闭,同时塞入密封部上密封圈也能紧密与透明筒体的内壁相接触,形成双重密封结构,配合紧密,密封效果好,大大提升防水效果,防水级别可达IP67级别,适用范围广,另外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安全光幕
本技术属于安全光幕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安全光幕。
技术介绍
光幕是常见于现代工厂中的安全装置,光幕上设有发光元件,并持续地朝向一方向发出红外线等光束,而另一侧设有受光器来接收该等光束,而一旦有人员或机器通过光幕与受光器之间,则受光器会因接收的光束中断而立刻停止特定机器设备,以免通过的人员或机器受到伤害。然而现有的安全光幕的密封效果差,防水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进水现象,而导致光幕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不能适用于一些如潮湿、溅水多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防水安全光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安全光幕,其包括透明筒体、铝型材壳体、塞盖、透明盖板、防水接头和红外发射接收模组,透明筒体套设在铝型材壳体上,塞盖的一端径向缩小形成能塞入透明筒体内,并顶压在铝型材壳体的端面使铝型材壳体的端面开口封闭的塞入密封部,该塞入密封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透明筒体的内壁相适配的密封圈,塞入密封部与铝型材壳体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铝型材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工作窗口,对应工作窗口的内侧位置于铝型材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透明盖板相适配的透明盖板插槽;所述透明盖板插入透明盖板插槽,并能将所述工作窗口封闭;红外发射接收模组设置在铝型材壳体内,并朝向所述工作窗口,所述防水接头设置在塞盖上,并与所述红外发射接收模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塞盖的另一端上设有L形支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发射接收模组包括处理控制电路板、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透镜支架及设置在该透镜支架上的透镜,处理控制电路板的前端位置设置有数字显示屏,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叠置在处理控制电路板的上表面,并通过连接座进行相连接;所述铝型材壳体的内侧壁下部相应设有与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相适配的下插槽和上插槽,同时将处理控制电路板插入下插槽和将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插入上插槽,并使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上的红外发射接收组件朝向透明盖板,对应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的上方位置于铝型材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支架插槽,所述透镜支架插入支架插槽,并在其上的透镜与红外发射接收组件相对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套设在透明筒体,并且通过塞盖将铝型材壳体固定在透明筒体内,同时塞盖上的塞入密封部能顶压在铝型材壳体的端面开口上使其封闭,同时塞入密封部上密封圈也能紧密与透明筒体的内壁相接触,形成双重密封结构,配合紧密,密封效果好,大大提升防水效果,防水级别可达IP67级别,适用范围广,另外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利于广泛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安全光幕,其包括透明筒体1、铝型材壳体2、塞盖3、透明盖板9、防水接头4和红外发射接收模组5,透明筒体1套设在铝型材壳体2上,塞盖3的一端径向缩小形成能塞入透明筒体1内,并顶压在铝型材壳体2的端面使铝型材壳体2的端面开口封闭的塞入密封部31,该塞入密封部31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透明筒体1的内壁相适配的密封圈6,塞入密封部31与铝型材壳体2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7;所述铝型材壳体2的一侧面上设有工作窗口21,对应工作窗口21的内侧位置于铝型材壳体2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透明盖板9相适配的透明盖板插槽;所述透明盖板9插入透明盖板插槽,并能将所述工作窗口21封闭;红外发射接收模组5设置在铝型材壳体2内,并朝向所述工作窗口21,所述防水接头4设置在塞盖3上,并与所述红外发射接收模组5相连接。为方便安装,在所述塞盖3的另一端上设有L形支架8。具体的,所述红外发射接收模组5包括处理控制电路板51、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52、透镜支架53及设置在该透镜支架53上的透镜54,处理控制电路板51的前端位置设置有数字显示屏55,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52叠置在处理控制电路板51的上表面,并通过连接座进行相连接;所述铝型材壳体2的内侧壁下部相应设有与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51、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52相适配的下插槽和上插槽,同时将处理控制电路板51插入下插槽和将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52插入上插槽,并使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52上的红外发射接收组件朝向透明盖板9,对应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板52的上方位置于铝型材壳体2的内侧壁上设有支架插槽,所述透镜支架53插入支架插槽,并在其上的透镜54与红外发射接收组件相对正。工作时,由于合理套有透明筒体1,并且通过塞盖3将铝型材壳体2固定在透明筒体1内,同时塞盖3上的塞入密封部31能顶压在铝型材壳体2的端面开口上使其封闭,同时塞入密封部31上密封圈6也能紧密与透明筒体1的内壁相接触,形成双重密封结构,配合紧密,密封效果好,大大提升防水效果,防水级别可达IP67级别,适用范围广。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其它安全光幕,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水安全光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明筒体、铝型材壳体、塞盖、透明盖板、防水接头和红外发射接收模组,透明筒体套设在铝型材壳体上,塞盖的一端径向缩小形成能塞入透明筒体内,并顶压在铝型材壳体的端面使铝型材壳体的端面开口封闭的塞入密封部,该塞入密封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透明筒体的内壁相适配的密封圈,塞入密封部与铝型材壳体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铝型材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工作窗口,对应工作窗口的内侧位置于铝型材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透明盖板相适配的透明盖板插槽;所述透明盖板插入透明盖板插槽,并能将所述工作窗口封闭;红外发射接收模组设置在铝型材壳体内,并朝向所述工作窗口,所述防水接头设置在塞盖上,并与所述红外发射接收模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明筒体、铝型材壳体、塞盖、透明盖板、防水接头和红外发射接收模组,透明筒体套设在铝型材壳体上,塞盖的一端径向缩小形成能塞入透明筒体内,并顶压在铝型材壳体的端面使铝型材壳体的端面开口封闭的塞入密封部,该塞入密封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透明筒体的内壁相适配的密封圈,塞入密封部与铝型材壳体的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铝型材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工作窗口,对应工作窗口的内侧位置于铝型材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透明盖板相适配的透明盖板插槽;所述透明盖板插入透明盖板插槽,并能将所述工作窗口封闭;红外发射接收模组设置在铝型材壳体内,并朝向所述工作窗口,所述防水接头设置在塞盖上,并与所述红外发射接收模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安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大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