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862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安全光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壳体、透镜、红外光收发模组和端盖,壳体上端设有开口,壳体内侧壁上部设有透镜固定槽,透镜卡接于透镜固定槽,壳体内侧壁下部设有模组固定槽,红外光收发模组卡接于模组固定槽并朝向开口,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包括PCB板和处理控制电路板,所述PCB板与处理控制电路板之间设有快速接头,所述端盖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设计巧妙,合理,通过透镜固定槽固定透镜,通过模组固定槽固定红外光收发模组,通过快速接头组装PCB板和处理控制电路板,使安全光幕组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利于生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Safety light curtain for eas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
本技术属于安全光幕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
技术介绍
安全光幕在现代化工厂里,人与机器协同工作,在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上,如冲压机械、剪切设备、金属切削设备、自动化装配线、自动化焊接线、机械传送搬运设备、危险区域,容易造成作业人员的人身伤害。然而现有的安全光幕安装繁琐,影响生产效率,不利于生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此,有必要研发一款便于组装的安全光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光幕安装繁琐,不利于生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壳体、透镜、红外光收发模组和端盖,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的透镜固定槽,所述透镜卡接于所述透镜固定槽;所述壳体内侧壁下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的模组固定槽,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并朝向所述开口;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包括PCB板和处理控制电路板,所述PCB板与处理控制电路板之间设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的母端设于PCB板底部,所述快速接头的公端设于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顶部;所述端盖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端盖下部设有凹位,所述凹位设有输出信号线,所述输出信号线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内侧壁上部设有与所述透镜匹配的第一插槽,端盖内侧壁下部设有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匹配的第二插槽,所述端盖通过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套接于所述透镜和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的左右两端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槽包括上插槽和下插槽,所述PCB板两端插接于所述上插槽,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两端插接于所述下插槽。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输出信号线连接,所述PCB板上表面横向水平间隔设有多个红外光发射单元,所述红外光发射单元两侧并排设有红外光接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所述透镜本体上表面对应所述红外光发射单元的位置设有凸透镜,所述透镜本体底部对应所述红外光接收单元的位置设有导光柱。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透镜和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的固定脚,所述PCB板设有透镜固定孔,所述固定脚插入所述透镜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的底部径向缩小形成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透镜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模组固定槽包括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所述PCB板卡接于所述上固定槽,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卡接于所述下固定槽。进一步地,所述端盖远离壳体的端面设有用于固定安全光幕的安装螺孔。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处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设计巧妙,合理,通过透镜固定槽固定透镜,通过模组固定槽固定红外光收发模组,通过快速接头组装PCB板和处理控制电路板,使安全光幕组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利于生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的红外光收发模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的端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壳体、2-透镜、3-红外光收发模组、4-端盖、5-输出信号线、10-开口、11-透镜固定槽、12-模组固定槽、13-燕尾槽、21-透镜本体、22-凸透镜、23-导光柱、24-固定脚、31-PCB板、32-处理控制电路板、33-快速接头、40-第一插槽、41-第二插槽、42-凹位、43-安装螺孔、44-密封槽、121-上固定槽、122-下固定槽、241-插入部、311-红外光发射单元、312-红外光接收单元、313-透镜固定孔、331-母端、332-公端、411-上插槽、412-下插槽、441-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壳体1、透镜2、红外光收发模组3和端盖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开口10,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开口1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透镜固定槽11,所述透镜2卡接于所述透镜固定槽11;所述壳体1内侧壁下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模组固定槽12,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12并朝向所述开口10;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包括PCB板31和处理控制电路板32,所述PCB板31与处理控制电路板32之间设有快速接头33,所述快速接头33的母端331设于PCB板31底部,所述快速接头33的公端332设于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32顶部;所述端盖4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端盖4下部设有凹位42,所述凹位42设有输出信号线5,所述输出信号线5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连接。具体地,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开口10,实现壳体1内部通过开口10与外部连通。通过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开口1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透镜固定槽11,所述透镜2卡接于所述透镜固定槽11,实现快捷组装所述透镜2在所述壳体1内。通过所述壳体1内侧壁下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模组固定槽12,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12并朝向所述开口10,实现快捷组装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在所述壳体1内,红外光收发模组3所发出的红外光通过所述开口10发外发射出。所述PCB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透镜(2)、红外光收发模组(3)和端盖(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开口(10),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开口(1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透镜固定槽(11),所述透镜(2)卡接于所述透镜固定槽(11);所述壳体(1)内侧壁下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模组固定槽(12),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12)并朝向所述开口(10);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包括PCB板(31)和处理控制电路板(32),所述PCB板(31)与处理控制电路板(32)之间设有快速接头(33),所述快速接头(33)的母端(331)设于PCB板(31)底部,所述快速接头(33)的公端(332)设于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32)顶部;所述端盖(4)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端盖(4)下部设有凹位(42),所述凹位(42)设有输出信号线(5),所述输出信号线(5)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透镜(2)、红外光收发模组(3)和端盖(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开口(10),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开口(1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透镜固定槽(11),所述透镜(2)卡接于所述透镜固定槽(11);所述壳体(1)内侧壁下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模组固定槽(12),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12)并朝向所述开口(10);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包括PCB板(31)和处理控制电路板(32),所述PCB板(31)与处理控制电路板(32)之间设有快速接头(33),所述快速接头(33)的母端(331)设于PCB板(31)底部,所述快速接头(33)的公端(332)设于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32)顶部;所述端盖(4)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端盖(4)下部设有凹位(42),所述凹位(42)设有输出信号线(5),所述输出信号线(5)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内侧壁上部设有与所述透镜(2)匹配的第一插槽(40),端盖(4)内侧壁下部设有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匹配的第二插槽(41),所述端盖(4)通过所述第一插槽(40)和第二插槽(41)分别套接于所述透镜(2)和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左右两端并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槽(41)包括上插槽(411)和下插槽(412),所述PCB板(31)两端插接于所述上插槽(411),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32)两端插接于所述下插槽(4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大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