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输出功率的自旋转矩振荡器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自旋电子学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高输出功率的自旋转矩振荡器(STO)和包括该自旋转矩振荡器的电子器件。
技术介绍
2003年,Kiselev等人发现当自旋极化的DC电流通过纳米尺寸的巨磁电阻(GMR)多层膜时,会产生自旋转移力矩(spintransfertorque,STT),在合适的条件下其会使自由层磁化发生振荡,从而输出高频信号(参见KiselevSI,SankeyJC,KirvorotovIN,etal.Microwaveoscillationsofananomagnetdrivenbyaspin-polarizedcurrent.Nature,2003,425:380)。利用该现象可以制作自旋转矩振荡器(spintransferoscillator,STO)。自旋转矩振荡器具有很多优点,例如结构简单,尺寸小(是现有的晶体振荡器的大约五十分之一)、频率调制范围宽(0.1-100GHz)、易集成、工作电压低(<0.5V)等。自旋转矩振荡器良好地解决了传统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诸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旋转矩振荡器,包括:第一参考磁层,其具有固定磁化;进动磁层,其具有能绕初始方向进动的磁化;以及第一势垒层,其夹置在所述第一参考磁层和所述进动磁层之间,并且由能产生负微分电阻的绝缘材料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旋转矩振荡器,包括:第一参考磁层,其具有固定磁化;进动磁层,其具有能绕初始方向进动的磁化;以及第一势垒层,其夹置在所述第一参考磁层和所述进动磁层之间,并且由能产生负微分电阻的绝缘材料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矩振荡器,其中,所述第一势垒层由具有立方晶体结构的材料AB形成,其中A为阳离子位,B为阴离子位,A位被Mg、Al、Zn和空位中的至少两种无序占据,B位被O、N、Cl、F和空位中的一种或多种占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矩振荡器,其中,所述第一势垒层具有4至7个原子层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转矩振荡器,还包括:第二势垒层,其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设置在所述进动磁层的与所述第一势垒层相反的一侧;以及第二参考层,其具有固定磁化,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势垒层的与所述进动磁层相反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旋转矩振荡器,其中,所述第二势垒层由能产生负微分电阻的绝缘材料形成,且其中,所述第二势垒层具有4至7个原子层的厚度。6.一种自旋转矩振荡器电路,包括:第一磁性隧道结,其在直流偏置下产生振荡信号,所述第一磁性隧道结包括:第一参考磁层,其具有固定磁化;进动磁层,其具有在所述直流偏置下绕初始方向进动的磁化;以及第一势垒层,其夹置在所述第一参考磁层和所述进动磁层之间,并且由在所述直流偏置下产生负微分电阻的绝缘材料形成;以及至少一个放大电路,其接收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红祥,丰家峰,张晓光,刘厚方,韩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