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测量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48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32
无线测量终端属于直流电流的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测量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无线测量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测量终端外壳15和直流发生器备用接口27,测量终端外壳15上设置有天线14、电流测试线接口17、电源指示灯18、保护指示灯19、直流发生器接口20,电流测试线接口17与电流测试引线16相连,电流测试引线16接试品;测量终端外壳15内设置有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采样电阻22、电流测量电路23、保护继电器24、测量终端MCU25和测量终端电池26,测量终端设备天线14连接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电流测试线接口17连接采样电阻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测量终端
本技术属于直流电流的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测量终端。
技术介绍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直流耐压试验能够及时发现绝缘内部隐藏的缺陷,因此直流耐压试验是电力设备在停电检修时必须做的试验项目之一。但是在高压直流试验中,用于测量直流电流的微安表经常受到干扰甚至损坏,运输和试验中易受到震动以及在高压发生器放电过程中受到冲击而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发生率较高,并且由于不同生产厂生产的高压微安尺寸不同而无法相互替换,导致了试验过程中一旦微安表损坏,整个试验将长时间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无线测量终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测量终端外壳15和直流发生器备用接口27,测量终端外壳15上设置有天线14、电流测试线接口17、电源指示灯18、保护指示灯19、直流发生器接口20,电流测试线接口17与电流测试引线16相连,电流测试引线16接试品;测量终端外壳15内设置有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采样电阻22、电流测量电路23、保护继电器24、测量终端MCU25和测量终端电池26,测量终端设备天线14连接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电流测试线接口17连接采样电阻22,采样电阻22通过电流测量电路23与测量终端MCU25相连,保护继电器24的控制端与测量终端分别与MCU2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保护指示灯19相连,直流发生器接口20连接到高压直流发生器的输出端;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连接到测量终端的MCU25的数据接口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测量终端外壳15为铸铝材质外壳。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直流发生器接口20为M8的内螺纹接口,直流发生器备用接口27一端为M8的外螺纹柱,另一端为磁铁。其次,本技术所述测量终端电池26采用3.7V充电电池。另外,本技术所述测量终端MCU25采用PIC18F25K80芯片U3,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采用REF24L01芯片,电流测量电路采用AD8603芯片,电源指示灯为绿光发光二极管DS1、保护指示灯为红光发光二极管DS2。U3的1脚通过电阻R9分别与电阻R7一端、电容C20一端相连,阻R7另一端接SYS_VCC_3.3V电源端,电容C20另一端接第一地线;U3的2脚分别与电阻R30一端、电阻R31一端、电容C30一端相连,电阻R30另一端分别与XC6206芯片U1的3脚、电容C2一端、PS3120芯片的5脚、电容C16一端、电阻R4一端、电容C14一端、开关S1一端相连;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地线、电容C16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PS3120芯片的2脚、电容C15一端、测量终端电池负极相连;测量终端电池正极接开关S1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分别与SYS_VCC_5V电源端、PS3120芯片1脚相连;电阻R4另一端接PS3120芯片3脚。电容C30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地线、电阻R31另一端、U1的1脚、电容C1一端、电阻R5一端、电容C13一端、电阻R3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S1阴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S1阳极分别与U1的2脚、电容C1另一端、SYS_VCC_3.3V电源端、电阻R1一端、电容C13另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一端、SYS_AVCC_3.3V电源端、电容C5一端相连,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地线、电容C6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相连。U3的3脚与AD8603芯片的1脚相连,AD8603芯片的2脚接第二地线,AD8603芯片的5脚分别与电容C7一端、电容C23一端、电阻R6一端相连,电容C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3另一端、第二地线相连,电阻R6另一端接SYS_AVCC_3.3V电源端;AD8603芯片的4脚分别与电容C9一端、电阻R12一端相连,电容C9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一端、AD8603芯片的3脚相连,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3一端、电容C10一端、第一电感一端相连,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3另一端、电阻R15一端、电容C10另一端、第二电感一端相连,电阻R15另一端接REF2.0V电源端;第一电感另一端分别与BC301放电管G1一端、保护继电器K1常闭点、电阻R21一端、电阻R20一端、试品相连;第二电感另一端分别与BC301放电管G1另一端、保护继电器K1常开点相连,保护继电器K1拨动端分别与电阻R21另一端、电阻R20另一端、高压直流发生器正极相连。保护继电器K1控制端一端分别与SYS_VCC_5V电源、750欧姆电阻一端、二极管D1阴极、光耦输出端集电极相连,750欧姆电阻另一端与二极管DS2阳极相连,二极管DS2阴极分别与二极管D1阳极、NPN三极管Q1集电极、保护继电器K1控制端另一端、NPN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NPN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NPN三极管Q1发射极、10K欧姆电阻一端相连,10K欧姆电阻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地线、NPN三极管Q2发射极、电阻R17一端相连,NPN三极管Q1基极通过电阻R16与光耦输出端发射极相连,光耦输入端发光二极管阴极与电阻R17另一端相连,光耦输入端发光二极管阳极与U3的12脚相连。U3的6脚通过电容C24分别与第一地线、U3的8脚相连,U3的9脚分别与晶振Y1一端、电容C21一端相连,电容C21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地线、电容C22一端相连,电容C22另一端分别与晶振Y1另一端、U3的10脚相连。U3的17脚与REF24L01芯片的19脚相连,U3的18脚与REF24L01芯片的18脚相连,U3的19脚分别与第一地线、电容C25一端相连,电容C25另一端分别与U3的20脚、SYS_VCC_3.3V电源端相连。REF24L01芯片的1脚分别与REF24L01芯片的2脚、SYS_VCC_3.3V电源端、电容C19一端、电容C18一端相连,电容C18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9另一端、第一地线相连;SYS_AVCC_3.3V电源端通过电阻R2分别与电容C3一端、LM117-2.0芯片1脚相连,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地线、LM117-2.0芯片3脚、电容C4一端相连,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LM117-2.0芯片2脚、REF2.0V电源端相连。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与手持设备配合使用组成高压直流耐压试验通用电流测量装置。高压直流耐压试验通用电流测量装置基于无线的直流电流测量技术,研制高压试验中通用的微安级直流测量装置,能够适用于所有高压直流试验的测量场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把数据实时的远传到手持设备上,方便试验也保护了人身安全。本技术研究了高压直流微安级电流测量技术和高压直流放电冲击的机理,并设计相关的保护电路。研制了基于无线通信方式的并能够实时读取测量装置数据的手持设备,最终形成一种通用的直流耐压试验中的电流测量装置。本技术实现各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在高压直流耐压试验中,可以使用一种通用的电流测量技术,为各电力设备直流耐压试验提供新型的无线直流测量装置。本技术无线测量终端串联在高压直流发生器与试品(电力设备)之间,可以实时的测量高压直流发生器施加在电力设备的电流值,并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把测量数据远传到手持设备上。另一个是无线手持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测量终端

【技术保护点】
无线测量终端,包括测量终端外壳(15)和直流发生器备用接口(27),其特征在于测量终端外壳(15)上设置有天线(14)、电流测试线接口(17)、电源指示灯(18)、保护指示灯(19)、直流发生器接口(20),电流测试线接口(17)与电流测试引线(16)相连,电流测试引线(16)接试品;测量终端外壳(15)内设置有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采样电阻(22)、电流测量电路(23)、保护继电器(24)、测量终端MCU(25)和测量终端电池(26),测量终端设备天线(14)连接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电流测试线接口(17)连接采样电阻(22),采样电阻(22)通过电流测量电路(23)与测量终端MCU(25)相连,保护继电器(24)的控制端与测量终端分别与MCU(2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保护指示灯(19)相连,直流发生器接口(20)连接到高压直流发生器的输出端;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连接到测量终端的MCU(25)的数据接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测量终端,包括测量终端外壳(15)和直流发生器备用接口(27),其特征在于测量终端外壳(15)上设置有天线(14)、电流测试线接口(17)、电源指示灯(18)、保护指示灯(19)、直流发生器接口(20),电流测试线接口(17)与电流测试引线(16)相连,电流测试引线(16)接试品;测量终端外壳(15)内设置有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采样电阻(22)、电流测量电路(23)、保护继电器(24)、测量终端MCU(25)和测量终端电池(26),测量终端设备天线(14)连接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电流测试线接口(17)连接采样电阻(22),采样电阻(22)通过电流测量电路(23)与测量终端MCU(25)相连,保护继电器(24)的控制端与测量终端分别与MCU(2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保护指示灯(19)相连,直流发生器接口(20)连接到高压直流发生器的输出端;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连接到测量终端的MCU(25)的数据接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测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终端外壳(15)为铸铝材质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测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发生器接口(20)为M8的内螺纹接口,直流发生器备用接口(27)一端为M8的外螺纹柱,另一端为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测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终端电池(26)采用3.7V充电电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测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终端MCU(25)采用PIC18F25K80芯片U3,测量终端无线模块(21)采用REF24L01芯片,电流测量电路采用AD8603芯片,电源指示灯为绿光发光二极管DS1、保护指示灯为红光发光二极管DS2;U3的1脚通过电阻R9分别与电阻R7一端、电容C20一端相连,阻R7另一端接SYS_VCC_3.3V电源端,电容C20另一端接第一地线;U3的2脚分别与电阻R30一端、电阻R31一端、电容C30一端相连,电阻R30另一端分别与XC6206芯片U1的3脚、电容C2一端、PS3120芯片的5脚、电容C16一端、电阻R4一端、电容C14一端、开关S1一端相连;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地线、电容C16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PS3120芯片的2脚、电容C15一端、测量终端电池负极相连;测量终端电池正极接开关S1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分别与SYS_VCC_5V电源端、PS3120芯片1脚相连;电阻R4另一端接PS3120芯片3脚;电容C30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地线、电阻R31另一端、U1的1脚、电容C1一端、电阻R5一端、电容C13一端、电阻R3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S1阴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S1阳极分别与U1的2脚、电容C1另一端、SYS_VCC_3.3V电源端、电阻R1一端、电容C13另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一端、SYS_A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亮姜鹏马艳南王怀江孙长龄魏赫李方赵骏同李冬梅陈阳王素霞郭静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