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忍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40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套筒以及用于收集取样器本体残样的残样收集杯,所述取样器本体包括控制阀门、分别与控制阀门两端连接的取样管和盖板,所述取样管内部为中空的腔体,取样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锥形取样头和法兰片,锥形取样头沿其轴线开设有进样孔,取样管的下端与锥形取样头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取样管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锥形取样头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拧合的外螺纹,所述锥形取样头内环绕进样孔开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增重块,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排气孔,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探底取样方便和不易损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
本技术属于取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原料运输过程中,经常采用原料桶作为原料盛装载体,例如常用的容积为200L的原料筒,该种原料桶的高度一般为900-1000mm,实际操作中原料检测的取样器多采用实验室使用的取样玻璃管,但是过短的玻璃管只能取到上层的原料,难以检测到原料桶底层是否含有杂质,过长的玻璃取样管不仅携带不便,而且容易损坏从而给原料中带入碎玻璃杂质,对操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现在的化工原料检测多采用短玻璃管取上层原料检测,难以检测到桶底的杂质,这样不仅可能会把原料中的杂质带入生产系统,导致生产工艺不稳定,严重的甚至导致整批的产品不合格,会给生产方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桶底取样困难,提供了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探底取样方便和不易损坏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套筒以及用于收集取样器本体残样的残样收集杯,所述取样器本体包括控制阀门、分别与控制阀门两端连接的取样管和盖板,所述取样管内部为中空的腔体,取样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锥形取样头和法兰片,锥形取样头沿其轴线开设有进样孔,取样管的下端与锥形取样头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取样管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锥形取样头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拧合的外螺纹,所述锥形取样头内环绕进样孔开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增重块,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套筒内壁上端设置有固定圈,套筒底板上设置有与锥形取样头形状相适应的环形支撑槽,环形支撑槽的内径小于锥形取样头的最大外径,且环形支撑槽的槽深大于锥形取样头的轴向长度,环形支撑槽的底部通过引流管与设置在套筒底部的残样收集杯连通。作为本技术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手提部。作为本技术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排气孔处设置有可拆卸的气塞,所述气塞通过丝线连接在控制阀门上。作为本技术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底部设有外螺纹,残样收集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拧合的内螺纹。作为本技术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孔的孔径小于控制阀门的内径。有益效果本技术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通过对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具有如下优点:a、通过调整控制阀门开关来进行取样,取样前,先关闭控制阀门,插入待取样原料桶中或桶底,微开控制阀门几秒钟,关闭阀门,取出取样器,打开控制阀门,将取出的样品注入取样瓶中,从而完成整个取样操作,整个取样过程非常易于操作,不需要借助手指压排气孔,避免了手指未压紧漏气造成的取样失败,本技术设置带有排气孔的盖板,排气孔的孔径小于控制阀门的内径,由于排气孔的设置使得整个取样排气过程更加易于掌握,可更好地控制取样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b、锥形取样头可拆卸的设计,方便取样管内部的清理,不用再拆卸控制阀门进行清理;c、环形支撑槽的内径小于锥形取样头的最大外径,且环形支撑槽的槽深大于锥形取样头的轴向长度,可以防止在携带过程中锥形取样头发生磨损;d、本技术的套筒内设置有固定圈,可以避免取样器本体携带过程中的晃动;e、套筒底部引流孔和引流管的设计,可防止套筒底部的残样液的积存。f、所述锥形取样头内环绕进样孔开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增重块。由于锥形取样头质量增大利于取样器本体在取样液内下沉,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探底取样。2、套筒上还设置有手提部,一方面方便用于手提,另一方面在存放过程中,可以用于悬挂。3、盖板的排气孔处设置有可拆卸的气塞,在存放的过程中,将气塞安装好,有利于保持取样器本体内部的洁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取样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取样器实施例中取样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取样器本体,2、套筒,3、残样收集杯,101、控制阀门,102、取样管,103、盖板,104、锥形取样头,105、进样孔,106、密封圈,107、排气孔,108、气塞,109、增重块,201、固定圈,202、环形支撑槽,203、手提部,301、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1、套筒2以及用于收集取样器本体1残样的残样收集杯3,所述取样器本体1包括控制阀门101、分别与控制阀门101两端连接的取样管102和盖板103,所述取样管102内部为中空的腔体,取样管102的两端分别设有锥形取样头104和法兰片,锥形取样头104沿其轴线开设有进样孔105,取样管102的下端与锥形取样头104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06,取样管102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锥形取样头104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拧合的外螺纹,所述锥形取样头104内环绕进样孔105开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增重块109,所述盖板103上设置有排气孔107;所述套筒2内壁上端设置有固定圈201,套筒2底板上设置有与锥形取样头104形状相适应的环形支撑槽202,环形支撑槽202的内径小于锥形取样头104的最大外径,且环形支撑槽202的槽深大于锥形取样头104的轴向长度,环形支撑槽202的底部通过引流管301与设置在套筒2底部的残样收集杯3连通。控制阀门101的设置让工作人员取样时不需要再借助手指压排气孔107,避免了手指未压紧漏气造成的取样失败,本技术设置带有排气孔107的盖板103,排气孔107的孔径小于控制阀门101的内径,由于排气孔107的设置使得整个取样排气过程更加易于掌握,可更好地控制取样量。锥形取样头104可拆卸的设计,方便取样管102内部的清理。本技术的套筒2内设置有固定圈201,可以避免取样器本体1携带过程中的晃动。所述套筒2中段外壁上还设置有手提部203,一方面方便用于手提,另一方面在存放过程中,可以用于悬挂。套筒2内底面设置有环形支撑槽202,环形支撑槽202的内径小于取样管102的外径,且环形支撑槽202的槽深大于锥形取样头104的长度,可以防止在携带过程中锥形取样头104发生磨损。取样管102的下端与锥形取样头104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06,防止发生漏料。所述锥形取样头104的包括多个不同规格,每个规格的锥形取样头104内的增重块109的采用不同密度的材质制成。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取样液的密度选取规格更加合适的锥形取样头104。增重块109可以选用金属材质,例如铝、铁和铅等,其中铝的密度为2.7g/cm3,铁的密度为7.8g/cm3,铅的密度为11.34g/cm3,由以上可知,相同体积的增重块109由上述三种材质制成后质量差别较大,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密度的取样液取样时选用不同规格的锥形取样头104。需要指出的是,增重块109的材质显然不限于上述几种材质。所述盖板103的排气孔107处设置有可拆卸的气塞108,所述气塞108通过丝线连接在控制阀门101上。在存放的过程中,将气塞108安装好,有利于保持取样器本体1内部的洁净。所述套筒2底部设有外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1)、套筒(2)以及用于收集取样器本体(1)残样的残样收集杯(3),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本体(1)包括控制阀门(101)、分别与控制阀门(101)两端连接的取样管(102)和盖板(103),所述取样管(102)内部为中空的腔体,取样管(102)的两端分别设有锥形取样头(104)和法兰片,锥形取样头(104)沿其轴线开设有进样孔(105),取样管(102)的下端与锥形取样头(104)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06),取样管(102)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锥形取样头(104)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拧合的外螺纹,所述锥形取样头(104)内环绕进样孔(105)开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增重块(109),所述盖板(103)上设置有排气孔(107);所述套筒(2)内壁上端设置有固定圈(201),套筒(2)底板上设置有与锥形取样头(104)形状相适应的环形支撑槽(202),环形支撑槽(202)的内径小于锥形取样头(104)的最大外径,且环形支撑槽(202)的槽深大于锥形取样头(104)的轴向长度,环形支撑槽(202)的底部通过引流管(301)与设置在套筒(2)底部的残样收集杯(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探底取样的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1)、套筒(2)以及用于收集取样器本体(1)残样的残样收集杯(3),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本体(1)包括控制阀门(101)、分别与控制阀门(101)两端连接的取样管(102)和盖板(103),所述取样管(102)内部为中空的腔体,取样管(102)的两端分别设有锥形取样头(104)和法兰片,锥形取样头(104)沿其轴线开设有进样孔(105),取样管(102)的下端与锥形取样头(104)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06),取样管(102)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锥形取样头(104)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拧合的外螺纹,所述锥形取样头(104)内环绕进样孔(105)开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增重块(109),所述盖板(103)上设置有排气孔(107);所述套筒(2)内壁上端设置有固定圈(201),套筒(2)底板上设置有与锥形取样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忍
申请(专利权)人:何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