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3302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9:28
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为了实现数据共享,开发了PMS\OIS等适配器。主要实现如下要求:当GIS的图形发生变化时,GIS系统主动将发生变化的CIM模型和GIS图形传送给DMS;同时,DMS也要将设备的实时监控信息发送给GIS系统进行更新查询;当PMS的设备资产发生变动后,PMS能够主动推送相关变更信息到DMS和GIS,以达到各个子系统所反映的电网运行情况完全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自动化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是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影响、增强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传输电能损耗的绿色先进电网,是我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而建设科学而高效的配网管理,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一环,现阶段配用电调度系统建设虽然打通了各系统间的接口,相关信息只在供电局配用电调度系统内进行利用,省调与地调间缺乏对配网调度管理数据的统一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以下方案:为了实现数据共享,开发了PMS\OIS等适配器。主要实现如下要求:当GIS的图形发生变化时,GIS系统主动将发生变化的CIM模型和GIS图形传送给DMS;同时,DMS也要将设备的实时监控信息发送给GIS系统进行更新查询;当PMS的设备资产发生变动后,PMS能够主动推送相关变更信息到DMS和GIS,以达到各个子系统所反映的电网运行情况完全一致。以上系统分别由不同厂家进行开发,且DMS处于安全一、二区,其它系统处于安全三区。在集成之前,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交互,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当其中一个子系统的数据发生变化后,必须人工通知其它子系统的维护人员,然后由维护人员手动进行对应数据的变更。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更新不及时,同时出错率高。另外,由于开发厂家不同,在协同操作上也很麻烦。为了实现数据的自动交互,消除信息孤岛,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节约系统数据交互的时间,保证数据变更的时效性和数据交互的正确性,从而提高配网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约运行成本,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总线系统采用了基于IEC61968标准的接口进行数据交互,采用IEC61968标准接口框架来构建总线系统,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定义不同应用问系统接口,遵循了接口参考模型(IRM),采用了IEC61968信息交互模型。信息交换接口独立于中间件,与实现方法和编程语言无关,无论是采用.net编程,还是java编程,只要遵循IEC61968的接口标准,都可以顺利实现数据交互。有益效果:一体化配网调度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可以实现多个跨部门系统信息的横向集成以及省地间配网调度管理数据的纵向贯通。附图说明图1DMS向GIS请求数据。图2DMS向GIS请求数据。图3PMS向DMS发送数据。图4PMS向DMS发送数据。图5DMS主动发送实时数据。图6DMS主动发送实时数据。图7GIS请求DMS数据。图8GIS请求DMS数据。图9所示,以上子系统的数据交互接口在初步建成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基本达到了预定的要求,提高了配网管理工作的效率。图10为省地一体化的配网图模管理及信息集成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接收来自省调OCS、南网新GIS及CSGII系统的图模信息的示意图。图11为GIS平台与配网图模管理系统图模交互的流程。图12为可识别从配网GIS导入配网图模管理系统的图形链接热点,并可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直接应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分为以下3个步骤1.DMS向GIS请求数据、2.PMS向DMS发送数据、3.DMS向GIS发送数据,当GIS的图形发生变化时,GIS系统主动将发生变化的CIM模型和GIS图形传送给DMS;同时,DMS也将设备的实时监控信息发送给GIS系统进行更新查询;当PMS的设备资产发生变动后,PMS能够主动推送相关变更信息到DMS和GIS,以达到各个子系统所反映的电网运行情况完全一致。说明如图1-2DMS向GIS请求数据:DMS向GIS请求数据采用异步方式进行访问,采用IEC61968标准信息交互模型定义交互的消息结构,包括信息交换的内容、语法、语义等。GIS系统返回标准CIM模型和SVG图形,DMS系统通过特定程序解释CIM模型和SVG图形,同时将最后结构存储到数据库当中。具体流程和过程以上图中,适配器、消息总线部分属于接口,该接口遵循IEC61968以下标准:采用IEC61968信息交换模型,包含了请求的条件、属性、方法和参数等;遵循了IEC61968接口框架服务;消息发布与订阅服务。允许匿名的组件之间进行同步或非同步的信息传送;这个主要由信息总线予以实现;请求/应答服务。允许有连接的组件之间进行可靠的同步或异步信息传送;发布/应答服务。允许信息传送无连接地开始(发布),然后以有连接的传输结束(应答)。采用IEC61968组件适配器;采用IEC61968接口规范。以上接口中,消息总线即部署在安全I、II区,也部署在安全III区,以便实现消息跨区传送。说明如图3-4PMS向DMS发送数据:当生产管理系统(PMS)进行设备更新时:需要通过PMS组件适配器向DMS以异步通讯方式发送数据,遵循IEC61968标准信息交互模型和IEC61968—2(档案和资产管理)接口框架规范。DMS向GIS发送数据:DMS向GIS发送实时数据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采用DMS主动发送方式;二是DMS采用问答方式,当接收到GIS请求数据后将实时数据发送到GIS系统。遵循IEC61968标准信息交互模型。(1)说明如图5-6DMS主动发送实时数据:当DMS实时数据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及时将变更数据发送至tJGIS系统,采用异步方式通讯,为了及时将大量实时数据发送至JJGIS系统,消息体中采用了易语言格式作为数据载体,可以一次传送大量数据,具体的流程和数据交互过程(2)说明如图7-8GIS请求DMS数据:GIS系统中的CIM模型或图形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通知DMS系统进行数据更新,这就需要GIS主动向DMS发动数据请求。接口遵循IEC61968标准信息交互模型,具体的流程和数据交互过程。当DMS接受至GIS数据后,通过特定程序懈释CIM模型和SVG图形。如图9所示,以上子系统的数据交互接口在初步建成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基本达到了预定的要求,提高了配网管理工作的效率。省地一体化的配网图模管理及信息集成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接收来自省调OCS、南网新GIS及CSGII系统的图模信息。因而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规范。当某一系统数据发生变化,通过调用数据变化通知服务接口,告知信息集成平台有数据需要更新及要更新的索引信息;信息集成平台调用对应的图模服务接口获取对应的图模文件。集成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下发CIM模型到各地调。省地一体化的配网图模管理及信息集成平台模型校验工具能够对模型进行唯一性校验、数据重复校验、空值校验、值域校验和关联关系认证等。本专利技术能够对CIM/XML文件进行校验,保证上传的模型能够满足模型拼接的基本要求。可以对CIM/XML文件进行XML语法校验、RDFSchema模式校验、关联一致性校验、拓扑完整性校验、命名唯一性校验、参数取值范围校验等。网络模型验证指验证网络模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证维护的电网模型可供专业应用分析模块使用。网络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

【技术保护点】
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省地图模互联分为以下3个步骤1.DMS向GIS请求数据、2.PMS向DMS发送数据、3.DMS向GIS发送数据,当GIS的图形发生变化时,GIS系统主动将发生变化的CIM模型和GIS图形传送给DMS;同时,DMS也将设备的实时监控信息发送给GIS系统进行更新查询;当PMS的设备资产发生变动后,PMS能够主动推送相关变更信息到DMS和GIS,以达到各子系统所反映的电网运行情况完全一致,以上交互过程信息交换的过程中都采用IEC61968标准信息交互模型定义交互的消息结构、内容、语法、语义。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省地图模互联分为以下3个步骤1.DMS向GIS请求数据、2.PMS向DMS发送数据、3.DMS向GIS发送数据,当GIS的图形发生变化时,GIS系统主动将发生变化的CIM模型和GIS图形传送给DMS;同时,DMS也将设备的实时监控信息发送给GIS系统进行更新查询;当PMS的设备资产发生变动后,PMS能够主动推送相关变更信息到DMS和GIS,以达到各子系统所反映的电网运行情况完全一致,以上交互过程信息交换的过程中都采用IEC61968标准信息交互模型定义交互的消息结构、内容、语法、语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省地图模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DMS向GIS请求数据的过程为DMS向GIS请求数据采用异步方式进行访问,采用IEC61968标准信息交互模型定义交互的消息结构,包括信息交换的内容、语法、语义,GIS系统返回标准CIM模型和SVG图形,DMS系统解释CIM模型和SVG图形,将最后结构存储到数据库当中,以上叙述中,适配器、消息总线部分属于接口,该接口遵循IEC61968以下标准:1.采用IEC61968信息交换模型,包含了请求的条件、属性、方法和参数;2.遵循了IEC61968接口框架服务;3.消息发布与订阅服务,允许匿名的组件之间进行同步或非同步的信息传送;这个主要由信息总线予以实现;4.请求/应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学刚赵川蒋亚坤丁士明王彬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