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953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涉及线路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实时采集变电站现场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实时获取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获取线路保护电流互感器变比;对二次电流回路极性在线监测和智能判断,识别发现保护极性隐患告警并生成报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实现了线路保护二次电流回路极性的远程在线监测和智能判断,人员不用到现场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保护极性不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线路保护极性判别采用智能综合逻辑策略,可避免因现场人员技能水平及经验不足造成误判断,为电压埋下安全隐患,判别准确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保护,具体为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线路保护二次电流回路的极性正确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二次电流回路的极性接线存在隐患,将导致二次侧的相位不正确,造成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从而引发电网运行风险,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危及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所以线路保护极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必须确保线路保护二次电流回路的极性正确无隐患,由于线路保护二次接线复杂,难以直观检查发现线路保护极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常规检测线路保护极性方法为新建变电站或新设备投运、技改工程等涉及二次电流回路变动后,需要现场进行带负荷试验来验证二次电流回路接线是否存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且往往由于现场人员技能水平及经验不足,无法准确判断电流二次回路接线的是否正确,不能正确识别线路保护极性不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在线监测方法实现保护二次电流回路极性的监视和智能判断,及时识别不安全隐患。

3、综上所述,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实现保护二次电流回路极性的远程在线监测和智能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打破传统现场带负荷试验验证保护二次电流回路接线模式,解决保护极性检测工作效率低,且可能因人员技能差异无法准确识别电流二次回路接线极性不正确隐患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包括:

4、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ⅰ区实时采集变电站现场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并自动同步传输到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ⅲ区;

5、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与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口互通,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向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提供潮流数据,实时获取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6、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与定值通知单管理系统接口互通,实现定值通知单系统向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提供定值通知单数据,获取线路保护电流互感器变比;

7、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ⅲ区根据获取线路保护的实时电流、电压的幅值和相位、电流互感器变比、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通过保护极性识别策略,对二次电流回路极性在线监测和智能判断,识别发现保护极性隐患告警并生成报告。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ⅰ区指安装在调度机构或区控集控中心,负责与保信子站通信,完成信息采集与控制功能,并将采集的信息送至二次运维管控平台ⅲ区的硬件及软件系统;

9、所述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ⅲ区指安装在调度机构或区控集控中心,负责与外信子站通信,并接收二次运维管控平台ⅰ区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建立运维策略开展二次运维高级应用功能的硬件及软件系统;

10、所述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和调度,对电力系统的全面控制和管理的硬件及软件系统。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极性识别策略包括通过保护子站系统采集线路各侧保护装置的模拟量ia、ib、ic和ua、ub、uc的幅值和相位;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相应设备刀闸、开关位置状及一次运行潮流数据主要为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的数据;从定值通知单管理系统获取线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变比;

12、其中,ia、ib、ic分别为线路a、b、c相电流幅值,ua、ub、uc分别为线路a、b、c相电压幅值;为a相电压与a相电流的相位角、为b相电压与b相电流的相位角、为c相电压与c相电流的相位角。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识别发现保护极性隐患告警包括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根据获取设备的开关及刀闸状态判断线路是否处运行状态,在运行状态下采集线路保护模拟量成功、并从外部系统获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流互感器变比成功后进入保护极性识别隐患逻辑判断策略;

14、所述保护极性识别隐患逻辑判断策略包括识别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同相电流超前电压的角度关系,母线电压与线路电流关系表示为,

15、

16、其中,un为线电压,iloa负荷相电流,pn为有功功率,qn为无功功率,sn为线路视在功率;

17、

18、

19、其中,un为线压,iloa负荷相电流,pn为有功功率,qn为无功功率,ntv为电压变比,nta为电流变比;

20、以un为参考相量计算,若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均为正,则iloa滞后un相角若有功功率为正,无功功率为负,则iloa超前un相角若有功功率为负,无功功率为正,则iloa滞后un相角若有功功率为负,无功功率为负,则iloa超前un相角

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通过计算判别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同相电流超前电压的角度为角的关系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

2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极性识别隐患逻辑判断策略还包括通过采集线路各侧相电流(x∈{a相,b相,c相})的幅值数据和相位数据,计算每条线路各侧电流和的绝对值,得到线路差动电流为:

23、

24、其中,为线路各侧x相电流采样值,为线路x相电流差动电流;

25、通过采集线路各侧相电流(x∈{a相,b相,c相})的幅值数据和相位数据,计算每条线路各侧电流绝对值的和,得到线路制动电流为:

26、

27、其中,为线路各侧x相电流采样值,为线路x相电流制动电流;

28、判别线路差动电流,正常运行时差动电流较小接近零,存在制动电流且满足

2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识别发现保护极性隐患告警并生成报告包括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根据获取的线路各侧ia、ib、ic和ua、ub、uc的幅值和相位、结合线路运行的实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按照上述逻辑策略实时进行计算判别,将线路保护相位与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同相电流超前电压的角度关系进行一致性检测,再结合线路保护差动电流及制动电流判别结果,若电流与电压相位关系检测不一致或是差动电流异常,则识别为存在极性隐患,并生极性检测报告。

30、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系统,其能通过构建配网作业远程安全通信系统,解决了现有配网作业中的数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Ⅰ区指安装在调度机构或区控集控中心,负责与保信子站通信,完成信息采集与控制功能,并将采集的信息送至二次运维管控平台Ⅲ区的硬件及软件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极性识别策略包括通过保护子站系统采集线路各侧保护装置的模拟量Ia、Ib、Ic和Ua、Ub、Uc的幅值和相位;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相应设备刀闸、开关位置状及一次运行潮流数据主要为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的数据;从定值通知单管理系统获取线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变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发现保护极性隐患告警包括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根据获取设备的开关及刀闸状态判断线路是否处运行状态,在运行状态下采集线路保护模拟量成功、并从外部系统获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流互感器变比成功后进入保护极性识别隐患逻辑判断策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判别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同相电流超前电压的角度为角的关系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极性识别隐患逻辑判断策略还包括通过采集线路各侧相电流(X∈{A相,B相,C相})的幅值数据和相位数据,计算每条线路各侧电流和的绝对值,得到线路差动电流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发现保护极性隐患告警并生成报告包括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根据获取的线路各侧Ia、Ib、Ic和Ua、Ub、Uc的幅值和相位、结合线路运行的实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按照上述逻辑策略实时进行计算判别,将线路保护相位与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同相电流超前电压的角度关系进行一致性检测,再结合线路保护差动电流及制动电流判别结果,若电流与电压相位关系检测不一致或是差动电流异常,则识别为存在极性隐患,并生极性检测报告。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保护装置、保信子站系统、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Ⅰ区、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Ⅲ区、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OMS定值通知单管理系统;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ⅰ区指安装在调度机构或区控集控中心,负责与保信子站通信,完成信息采集与控制功能,并将采集的信息送至二次运维管控平台ⅲ区的硬件及软件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极性识别策略包括通过保护子站系统采集线路各侧保护装置的模拟量ia、ib、ic和ua、ub、uc的幅值和相位;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相应设备刀闸、开关位置状及一次运行潮流数据主要为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的数据;从定值通知单管理系统获取线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变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发现保护极性隐患告警包括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根据获取设备的开关及刀闸状态判断线路是否处运行状态,在运行状态下采集线路保护模拟量成功、并从外部系统获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流互感器变比成功后进入保护极性识别隐患逻辑判断策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极性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判别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同相电流超前电压的角度为角的关系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当p>0、q>0时,角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次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的线路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远航孔德志庞曙颖陈璟杨桥伟陈炯石恒初游昊李本瑜赵明辉张敏史泽兵何涛谢一工赵明陈宇民邓云坤杨文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