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监测位移和截止频率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314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监测位移和截止频率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其包括:获取各待监测层的加速度数据并获取其中一层的层间实测位移数据及所对应的实测位移的时程曲线;获取层间加速度数据并进行预处理;针对已有实测位移的一层加速度数据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频域积分法和傅里叶逆变换以分别获得积分速度的时程曲线和积分位移的时程曲线;输入不同的截止频率并通过计算确认在积分位移的时程曲线和实测位移的时程曲线误差最小条件下对应的截止频率;将所确定的截止频率应用于其它待监测层所对应的加速度积分中,进行频域积分后获得全部层间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层间位移直接监测的困难以及以往积分方式削减误差复杂的计算步骤,进而提高积分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监测位移和截止频率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监测领域,涉及到高层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一种层间位移修正方法。更确切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在高层结构地震激励作用下,通过其中一层监测位移数据和加速度积分位移的对比,来修正其它层加速度数据积分位移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是影响人类生命安全最重要的一种房屋类型,有些房屋在主震作用下并未立即倒塌,而是在接下来一系列的余震作用下,则会发生严重损毁而完全倒塌,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余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评定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加速度传感器由于其安装简单,造价低廉,数据采集相对容易而广泛应用于结构的地震监测中,所以对于地震损伤识别目前多根据结构加速度研究不同的损伤识别方法,建立损伤因子等来识别损伤。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结构位移也是描述结构特性一种很重要的结构参数,其能够更加直观的反应结构的非线性和永久变形,因此可以说层间位移角对于结构的损伤识别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各国抗震规范都对层间位移的限值进行了规定。但是位移在实际监测中是很困难的,传统的监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监测位移和截止频率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监测位移和截止频率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连续加速度采样间隔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获取待监测结构中各待监测层各自所对应的加速度数据并获取其中一层即第n层与第(n‑1)层的层间实测位移数据及所对应的实测位移的时程曲线,n≥1;步骤2、获取层间加速度数据;步骤3、对所获取的层间加速度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4、对经预处理的层间加速度数据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和频域积分法以分别获得积分速度的时程曲线和积分位移的时程曲线;步骤5、对已知实测层间位移数据的层即第n层对应的层间加速度进行频域积分,输入不同的截止频率并通过计算确认在积分位移的时程曲线和实测位移的时程曲线误差最小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监测位移和截止频率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连续加速度采样间隔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获取待监测结构中各待监测层各自所对应的加速度数据并获取其中一层即第n层与第(n-1)层的层间实测位移数据及所对应的实测位移的时程曲线,n≥1;步骤2、获取层间加速度数据;步骤3、对所获取的层间加速度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4、对经预处理的层间加速度数据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和频域积分法以分别获得积分速度的时程曲线和积分位移的时程曲线;步骤5、对已知实测层间位移数据的层即第n层对应的层间加速度进行频域积分,输入不同的截止频率并通过计算确认在积分位移的时程曲线和实测位移的时程曲线误差最小条件下所对应的截止频率;步骤6、将所确定的截止频率应用于其它待监测层所对应的加速度积分中,进行频域积分后获得全部层间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加速度数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层间实测位移数据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直接获取,所述的层间实测位移数据优选选取n=1,即获取第一层层间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实测位移数据还能够通过激光投射方法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位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离散傅立叶变换和频域积分法是指:将所述层间加速度数据表示为离散序列{ar},其中,r=0,1,2,…,(N-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峰韩瑞聪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