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223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有自动上料机构、转运系统、印头系统、紫外线固化系统及自动下料系统,所述转运系统包括:主架体,所述机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滑轨与齿条,所述主架体卡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主架体上设有X轴驱动电机;所述主架体上还设有Y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及印刷架;所述印刷架包括夹具及旋转驱动电机;所述印头系统包括呈田字形设置的四个印刷位,所述紫外线固化系统紧挨着设于印头系统的后方。通过合理的对印刷位及UV灯的位置布置,使得本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有效的压缩了设备所占的空间,直接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丝印机;具体涉及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
技术介绍
在产品包装领域中,包括瓶盖、膏霜罐类等直圆柱或椭圆柱状形态的塑料容器占很大比例,因此针对此类包装容器进行商标及相关说明的印刷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在传统的印刷领域中对于印刷动作流程如图1所示,依次由左往右顺序进行印刷,每一个印刷位对应一个UV灯进行紫外线固化,以保证印刷质量,多个UV灯的使用造成了生产成本上的增加以及多个印刷位布置的不合理造成空间上的浪费以及生产周期的变长,这将直接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以及生产成本的增加。设计一种能够充分压缩生产周期、占地空间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设备,是印刷领域的必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节约空间,成本低的数控丝网印刷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有自动上料机构、转运系统、印头系统、紫外线固化系统及自动下料系统,所述转运系统包括:主架体,所述机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滑轨与齿条,所述主架体卡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主架体上设有X轴驱动电机,其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主架体上还设有Y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及印刷架;所述Y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分别驱动印刷架做沿Y轴、Z轴的往复运动。所述印刷架包括夹具及旋转驱动电机,所述夹具用以夹持承印物,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夹具用以驱动夹具旋转。所述印头系统包括呈田字形设置的四个印刷位,所述紫外线固化系统紧挨着设于印头系统的后方。优选地:所述Y轴驱动装置包括Y轴伺服电机及竖直设置的Y轴丝杆,所述Y轴伺服电机驱动Y轴丝杆转动,所述Z轴驱动装置的尾端设有套接于Y轴丝杆上的螺套。优选地:所述Z轴驱动装置包括Z轴伺服电机及水平设置的Z轴丝杆,所述Z轴伺服电机驱动Z轴丝杆转动,所述印刷架的底部设有套接于Z轴丝杆上的螺套。优选地:所述印刷架包括底座、两只固定架及两只夹头,两只固定架分别设在底座两端,两只夹头通过水平转轴分别活动设置在两只固定架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驱动其中一只夹头旋转。优选地:每一个印刷位包括印刮、丝网固定架,丝网固定架内固定印刷丝网。优选地:还包括除尘及除静电系统,设系统设于自动上料机构的上方。优选地:还包括机罩,所述机罩前部设有开口及透明罩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合理的对印刷位及UV灯的位置布置,使得本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有效的压缩了设备所占的空间,直接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2.通过印刷位及UV灯的位置,各印刷位使用同一组UV灯进行紫外线固化,有效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3.对工作位的合理布置以及工作台的运作方式,有效的压缩产品印刷周期,提高生产效率。4.本设备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系统,保证设备长时间工作的运动精确性和稳定性,并能有效的降低发热和噪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印刷位及UV灯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转运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主视图。图5是印头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印刷位及UV灯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设有自动上料机构2、转运系统3、印头系统4、紫外线固化系统5及自动下料系统6,所述转运系统3包括:主架体31,所述机架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滑轨11与齿条12,所述主架体31卡接于所述滑轨11上,所述主架体1上设有X轴驱动电机32,其输出轴上设有齿轮321,所述齿轮321与齿条12啮合;所述主架体31上还设有Y轴驱动装置33、Z轴驱动装置34及印刷架35;所述Y轴驱动装置33、Z轴驱动装置34分别驱动印刷架35做沿Y轴、Z轴的往复运动;所述印刷架35包括夹具及旋转驱动电机354,所述夹具用以夹持承印物,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54的输出轴连接至夹具用以驱动夹具旋转;所述印头系统4包括呈田字形设置的四个印刷位41,所述紫外线固化系统5紧挨着设于印头系统4的后方。还包括除尘及除静电系统7,设系统设于自动上料机构2的上方。如图3、图4所示:所述Y轴驱动装置33包括Y轴伺服电机331及竖直设置的Y轴丝杆332,所述Y轴伺服电机331驱动Y轴丝杆332转动,所述Z轴驱动装置34的尾端设有套接于Y轴丝杆332上的螺套。所述Z轴驱动装置34包括Z轴伺服电机及水平设置的Z轴丝杆,所述Z轴伺服电机驱动Z轴丝杆转动,所述印刷架35的底部设有套接于Z轴丝杆上的螺套。如图4所示,所述印刷架35包括底座351、两只固定架352及两只夹头353,两只固定架352分别设在底座351两端,两只夹头353通过水平转轴分别活动设置在两只固定架352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54的输出轴通过皮带驱动其中一只夹头353旋转。如图5、图6所示:每一个印刷位41包括印刮411、丝网固定架412,丝网固定架412内固定印刷丝网413。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印刷位及UV灯分布如图。承印物经自动上料机构2的运送,经过除尘及除静电系统7除去灰尘及静电后,经过上料机械手的抓取和放置,一头一尾分别被两只夹头353夹住,随后X轴驱动电机32启动,通过齿轮321与齿条12啮合,驱动转运系统3至一号印刷位下方,Y轴伺服电机331启动,抬升承印物接近印刷头,印刮411划过印刷丝网413完成印刷,Y轴伺服电机331启动,降下承印物,同时X轴驱动电机32启动,将承印物输送至紫外线固化系统5下方,通过照射UV灯固化。然后,X轴驱动电机32启动,同时Z轴伺服电机电机启动,将承印物输送至二号印刷位下方,Y轴伺服电机331启动,抬升承印物接近印刷头,同时旋转驱动电机354,转换承印物的待印面,印刮411划过印刷丝网413完成印刷,Y轴伺服电机331启动,降下承印物,同时X轴驱动电机32、Z轴伺服电机电机启动,将承印物输送至紫外线固化系统5下方,通过照射UV灯固化。接来下依照上述流程,一次完成三号位、四号位的印刷,最终,承印物运动之下料区,下料机械手将印刷好的物料取出放置在自动下料系统6。然后,在X轴驱动电机32驱动下,转运系统3回到上料区,进行下一承印物的印刷工作。还包括机罩8,所述机罩8前部设有开口81及透明罩门82。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设有自动上料机构(2)、转运系统(3)、印头系统(4)、紫外线固化系统(5)及自动下料系统(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系统(3)包括:主架体(31),所述机架(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滑轨(11)与齿条(12),所述主架体(31)卡接于所述滑轨(11)上,所述主架体上设有X轴驱动电机(32),其输出轴上设有齿轮(321),所述齿轮(321)与齿条(12)啮合;所述主架体(31)上还设有Y轴驱动装置(33)、Z轴驱动装置(34)及印刷架(35);所述Y轴驱动装置(33)、Z轴驱动装置(34)分别驱动印刷架(35)做沿Y轴、Z轴的往复运动;所述印刷架(35)包括夹具及旋转驱动电机(354),所述夹具用以夹持承印物,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54)的输出轴连接至夹具用以驱动夹具旋转;所述印头系统(4)包括呈田字形设置的四个印刷位(41),所述紫外线固化系统(5)紧挨着设于印头系统(4)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设有自动上料机构(2)、转运系统(3)、印头系统(4)、紫外线固化系统(5)及自动下料系统(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系统(3)包括:主架体(31),所述机架(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滑轨(11)与齿条(12),所述主架体(31)卡接于所述滑轨(11)上,所述主架体上设有X轴驱动电机(32),其输出轴上设有齿轮(321),所述齿轮(321)与齿条(12)啮合;所述主架体(31)上还设有Y轴驱动装置(33)、Z轴驱动装置(34)及印刷架(35);所述Y轴驱动装置(33)、Z轴驱动装置(34)分别驱动印刷架(35)做沿Y轴、Z轴的往复运动;所述印刷架(35)包括夹具及旋转驱动电机(354),所述夹具用以夹持承印物,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54)的输出轴连接至夹具用以驱动夹具旋转;所述印头系统(4)包括呈田字形设置的四个印刷位(41),所述紫外线固化系统(5)紧挨着设于印头系统(4)的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丝网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驱动装置(33)包括Y轴伺服电机(331)及竖直设置的Y轴丝杆(332),所述Y轴伺服电机(331)驱动Y轴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互通气动机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