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06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包括毛纺层和布纹,所述毛纺层的顶部设有若干色带,且所述色带与所述毛纺层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毛纺层的两侧设有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且所述羊毛纤维与所述毛纺层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涤纶纤维与所述毛纺层通过羊毛纤维固定连接,该种防尘的毛纺面料,采用了其他防尘的毛纺面料的优点,通过羊毛纤维、涤纶纤维、透气微孔和防尘膜的共同作用下,解决了原有毛纺面料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设置的透气微孔中冲入一定的空气,使得毛纺面料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裁剪起来更加便捷,制作的衣服外观上更加精致,给顾客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纺面料
,具体为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服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毛纺面料只具有保暖的特点,但现有毛纺面料立体感不强,裁剪起来不方便,制作的衣服立体感不强,对顾客的吸引度不够,毛纺面料不够舒适且耐磨性不强,毛纺面料易吸灰,难以将灰尘、污渍阻挡在面料外,防尘效果不强。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包括毛纺层和布纹,所述毛纺层的顶部设有若干色带,且所述色带与所述毛纺层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毛纺层的两侧设有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且所述羊毛纤维与所述毛纺层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涤纶纤维与所述毛纺层通过羊毛纤维固定连接,所述涤纶纤维的外表面设有纬线和经线,且所述纬线与所述经线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布纹的内部设有防水层,且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布纹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布纹的底部设有耐磨层,且所述耐磨层与所述布纹通过防水层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羊毛纤维的内部设有透气微孔,且所述透气微孔的直径为0.01mm。进一步的,所述毛纺层的顶部设有蚕丝层,且所述蚕丝层与所述毛纺层之间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羊毛纤维的规格为细度80s、长度90mm;且所述涤纶纤维的规格为3×100mm,所述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的重量比为1:0.5。进一步的,所述布纹的顶部设有防尘膜,且所述防尘膜与所述布纹通过防水层固定连接,所述防尘膜采用纳米高分子材质制作。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采用化纤制品为主要材质制作。进一步的,所述布纹的外侧设计为凹凸不平的样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尘的毛纺面料,采用了其他防尘的毛纺面料的优点,通过羊毛纤维、涤纶纤维、透气微孔和防尘膜的共同作用下,解决了原有毛纺面料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设置的透气微孔中冲入一定的空气,使得毛纺面料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裁剪起来更加便捷,制作的衣服外观上更加精致,给顾客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设置的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互相混合,既能增加毛纺面料的舒适度,也可加强毛纺面料的耐磨性,设置的防尘膜采用纳米高分子材质制作,具有及其微小的小孔,将毛纺面料的外部围城一张细密的网,将灰尘、污渍直接阻挡在面料外,起到防尘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毛纺层;2-色带;3-透气微孔;4-纬线;5-经线;6-涤纶纤维;7-蚕丝层;8-防尘膜;9-布纹;10-耐磨层;11-防水层;12-羊毛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包括毛纺层1和布纹9,所述毛纺层1的顶部设有若干色带2,且所述色带2与所述毛纺层1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毛纺层1的两侧设有羊毛纤维12和涤纶纤维6,且所述羊毛纤维12与所述毛纺层1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涤纶纤维6与所述毛纺层1通过羊毛纤维12固定连接,所述涤纶纤维6的外表面设有纬线4和经线5,且所述纬线4与所述经线5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布纹9的内部设有防水层11,且所述防水层11与所述布纹9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布纹9的底部设有耐磨层10,且所述耐磨层10与所述布纹9通过防水层1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羊毛纤维12的内部设有透气微孔3,且所述透气微孔3的直径为0.01mm,设置的透气微孔3中冲入一定的空气,使得毛纺面料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裁剪起来更加便捷,制作的衣服外观上更加精致,给顾客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进一步的,所述毛纺层1的顶部设有蚕丝层7,且所述蚕丝层7与所述毛纺层1之间紧密贴合,所述蚕丝层7质地比较柔软,穿在身上会比较舒适,出汗时衣服不易贴在身上。进一步的,所述羊毛纤维12的规格为细度80s、长度90mm,且所述涤纶纤维6的规格为3×100mm,所述羊毛纤维12和涤纶纤维6的重量比为1:0.5,这样重量设计将羊毛纤维12和涤纶纤维6互相混合,既能增加毛纺面料的舒适度,也可加强毛纺面料的耐磨性。进一步的,所述布纹9的顶部设有防尘膜8,且所述防尘膜8与所述布纹9通过防水层11固定连接,所述防尘膜8采用纳米高分子材质制作,具有及其微小的小孔,将毛纺面料的外部围城一张细密的网,将灰尘、污渍直接阻挡在面料外,起到防尘的作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防尘的毛纺面料时,首先,检查该防尘的毛纺面料是否是合格产品,待检测完毕后,将防尘的毛纺面料整齐放在工作台上,羊毛纤维12的规格为细度80s、长度90mm,且涤纶纤维6的规格为3×100mm,且羊毛纤维12和涤纶纤维6的重量比为1:0.5,这样重量设计将羊毛纤维12和涤纶纤维6互相混合,既能增加毛纺面料的舒适度,也可加强毛纺面料的耐磨性,蚕丝层7质地比较柔软,穿在身上会比较舒适,出汗时衣服不易贴在身上,且防尘膜8采用纳米高分子材质制作,具有及其微小的小孔,将毛纺面料的外部围城一张细密的网,将灰尘、污渍直接阻挡在面料外,起到防尘的作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包括毛纺层(1)和布纹(9),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纺层(1)的顶部设有若干色带(2),且所述色带(2)与所述毛纺层(1)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毛纺层(1)的两侧设有羊毛纤维(12)和涤纶纤维(6),且所述羊毛纤维(12)与所述毛纺层(1)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涤纶纤维(6)与所述毛纺层(1)通过羊毛纤维(12)固定连接,所述涤纶纤维(6)的外表面设有纬线(4)和经线(5),且所述纬线(4)与所述经线(5)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布纹(9)的内部设有防水层(11),且所述防水层(11)与所述布纹(9)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布纹(9)的底部设有耐磨层(10),且所述耐磨层(10)与所述布纹(9)通过防水层(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包括毛纺层(1)和布纹(9),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纺层(1)的顶部设有若干色带(2),且所述色带(2)与所述毛纺层(1)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毛纺层(1)的两侧设有羊毛纤维(12)和涤纶纤维(6),且所述羊毛纤维(12)与所述毛纺层(1)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涤纶纤维(6)与所述毛纺层(1)通过羊毛纤维(12)固定连接,所述涤纶纤维(6)的外表面设有纬线(4)和经线(5),且所述纬线(4)与所述经线(5)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布纹(9)的内部设有防水层(11),且所述防水层(11)与所述布纹(9)通过强力胶紧密粘合,所述布纹(9)的底部设有耐磨层(10),且所述耐磨层(10)与所述布纹(9)通过防水层(1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的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羊毛纤维(12)的内部设有透气微孔(3),且所述透气微孔(3)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静英朱丽娥李红孙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