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雨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4689 阅读:6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享雨伞结构,包括伞体、伞面和处理装置,所述伞杆相对于伞柄的一端从伞柄上穿出,并在其端部设有用于固定到外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杆,若干根支撑杆一端均与伞杆铰接,所述伞杆相对于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打开或是关闭的驱动装置,所述伞柄结构为自动伞柄结构,所述伞杆上套设有开伞弹簧套筒,所述驱动装置与开伞弹簧套筒相互联动,当伞柄打开时,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杆合拢形成伞杆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共享雨伞结构,通过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实现一个雨伞的共享,而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就可以在人们不使用雨伞的时候,可以将雨伞固定到外部地面上,增加了雨伞使用的方便性。

A shared umbrella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ared umbrella structure comprises an umbrella body, an umbrella surface and a processing device, wherein the umbrella rod relative to the umbrella end penetrates from the umbrella handle, and the en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to the outside on the ground, th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 bars, a plurality of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umbrella rod and the umbrella rod relative to th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rod for driving the driving device is open or closed, the umbrella handle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umbrella handle, the umbrella rod is sleeved on the umbrella opening spring sleeve, wherein the drive device and the opening spring. The mutual linkage, when the umbrella is opened, the driving device to drive the supporting rod are folded to form a part of the umbrella rod. Share the umbrella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processing device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sharing of an umbrella, and through the fixing device, can be in when people do not use the umbrella, the umbrella can be fixed to the external surface, increases the convenience of the use of an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雨伞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伞,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共享雨伞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生活中,可以极大地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丰富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天气的变化是不受人们控制的,也难以做到精确的预测。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常常需要在外部环境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一般都会遇到因在下雨天没有准备雨伞而淋雨的状况以及因随身准备有雨伞而没有下雨造成的空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等问题现有的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共享雨伞,其通过雨伞、基座、电子锁以及处理装置的设置,实现一个雨伞的共享系统,其中在共享雨伞的过程中,将电子锁设置在基座上,将处理装置也设置在基座上,雨伞则是通过电子锁锁定到基座上,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通过用户终端与处理装置通信,处理装置控制基座上的电子锁打开,如此用户便可以有效的将雨伞从基座上拿下来了,如此实现一个共享管理的效果,然而由于现有的雨伞需要放置到基座上,如此在用户需要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去寻找到基座才能够找到雨伞,或者是在用户使用完以后,需要找到基座放置使用完成的雨伞,如此降低了共享雨伞的使用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共享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有效的共享雨伞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享雨伞结构,包括伞体、伞面和处理装置,所述伞体包括伞杆和连接在伞杆一端的伞柄,所述伞面覆盖在伞柄上,所述伞杆背向伞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处理装置设置在把手内,所述伞杆相对于伞柄的一端从伞柄上穿出,并在其端部设有用于固定到外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杆,若干根支撑杆一端均与伞杆铰接,所述伞杆相对于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打开或是关闭的驱动装置,所述伞柄结构为自动伞柄结构,所述伞杆上套设有开伞弹簧套筒,所述驱动装置与开伞弹簧套筒相互联动,当伞柄打开时,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杆合拢形成伞杆的一部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联动杆和数量与支撑杆一一对应的连接杆,所述联动杆可滑移的同轴穿设在伞杆内,其一端与开伞弹簧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若干个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相对于联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支撑杆相对于伞杆的另一端铰接,当雨伞打开时,联动杆被开伞弹簧套筒向外推出,带动连接杆与支撑杆合拢,当雨伞关闭时,联动杆被开伞弹簧套筒拉回,带动连接杆与支撑杆撑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伞杆靠近把手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开伞弹簧套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电磁铁与处理装置相互通信连接,当雨伞收起来时,开伞弹簧套筒移动至电磁铁的位置处,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保持雨伞处于关闭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蓄电池、用于与外部服务器通信的通信电路和与电磁铁耦接的驱动电路,所述蓄电池嵌设在把手内,所述通信电路和驱动电路均与蓄电池耦接,所述通信电路与驱动电路耦接,用于接收外部服务器的控制信号驱动驱动电路控制电磁铁产生磁力或是断开磁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开关管Q,该开关管Q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控制端与通信电路耦接,第一端与蓄电池耦接,另一端与电磁铁耦接后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伞体和伞面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实现一个雨伞的基本功能,而通过伞柄和把手的设置,可以提供给一个人们撑伞的基础,通过处理装置的设置,就可以与外部的服务器和用户终端通信,进而实现一个雨伞共享的效果,而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在人们不需要使用雨伞的时候,将雨伞固定到外部地面上了,如此大大的增加了雨伞使用的方便性,而通过将固定装置设置成若干根支撑杆,这样在不需要使用雨伞的时候,支撑杆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圆形支架,如此便能够很好的实现一个将雨伞固定到外部地面上任意一个位置的效果,其中,支撑杆的固定并不需要地面上设置任何的配合结构去配合它的固定,因此,便不需要基站的设置,大大的增加了共享雨伞使用的方便性,而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将支撑杆的打开和合上与开伞弹簧套筒联动,如此便不需要额外的设置一个动力源去驱动支撑杆的打开和合拢了,一方面不会增加雨伞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共享雨伞的设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共享雨伞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A部的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共享雨伞结构,包括伞体1、伞面2和处理装置,所述伞体1包括伞杆11和连接在伞杆11一端的伞柄12,所述伞面2覆盖在伞柄12上,所述伞杆11背向伞柄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处理装置设置在把手4内,所述伞杆11相对于伞柄12的一端从伞柄12上穿出,并在其端部设有用于固定到外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若干根支撑杆31,若干根支撑杆31一端均与伞杆11铰接,所述伞杆11相对于支撑杆31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31打开或是关闭的驱动装置5,所述伞柄12结构为自动伞柄结构,所述伞杆11上套设有开伞弹簧套筒6,所述驱动装置5与开伞弹簧套筒6相互联动,当伞柄12打开时,驱动装置5驱动支撑杆31合拢形成伞杆11的一部分,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共享雨伞的过程中,雨伞放置在外部地面上,同时支撑杆31处于打开的状态,雨伞竖立的固定在外部地面上,然后利用外部终端与处理装置通信,将雨伞进行解锁,然后用手抓住把手4,利用自动伞柄结构的开伞弹簧套筒6在伞杆11上运动,进而推动伞柄12打开,如此伞面2就会被伞柄12撑开,这样人们就可以有效的使用雨伞了,而在开伞弹簧套筒6开伞运动的过程中,驱动装置5就会带动支撑杆31合拢形成伞杆11的一部分,如此便可以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支撑杆31打开状态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影响,而在用户不使用雨伞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抓住开伞弹簧套筒6然后将雨伞合上即可,同时通过处理装置将雨伞重新锁定,如此完成一个雨伞的使用与锁定的效果,这样就不需要同现有技术中一样,在不使用雨伞的时候,需要将雨伞放置到基站上进行集中导致的雨伞使用方便性降低的问题。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联动杆51和数量与支撑杆31一一对应的连接杆52,所述联动杆51可滑移的同轴穿设在伞杆11内,其一端与开伞弹簧套筒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若干个连接杆5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52相对于联动杆51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支撑杆31相对于伞杆11的另一端铰接,当雨伞打开时,联动杆51被开伞弹簧套筒6向外推出,带动连接杆52与支撑杆31合拢,当雨伞关闭时,联动杆51被开伞弹簧套筒6拉回,带动连接杆52与支撑杆31撑开,在开伞弹簧套筒6驱动伞柄12打开的过程中,开伞弹簧套筒6就会朝向伞杆11的端部运动,如此便会把联动杆51向外推出,在其被推出的过程中,就会向连接杆52施加一个拉力,将连接杆52和支撑杆31之间相互拉直,如此打开成支架的支撑杆31就会与连接杆52一起合并成伞杆11结构,这样便可以实现在雨伞打开的过程中,支撑杆31合拢不影响到人们使用的效果,而在开伞弹簧套筒6被缩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共享雨伞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享雨伞结构,包括伞体(1)、伞面(2)和处理装置,所述伞体(1)包括伞杆(11)和连接在伞杆(11)一端的伞柄(12),所述伞面(2)覆盖在伞柄(12)上,所述伞杆(11)背向伞柄(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处理装置设置在把手(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11)相对于伞柄(12)的一端从伞柄(12)上穿出,并在其端部设有用于固定到外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若干根支撑杆(31),若干根支撑杆(31)一端均与伞杆(11)铰接,所述伞杆(11)相对于支撑杆(31)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31)打开或是关闭的驱动装置(5),所述伞柄(12)结构为自动伞柄结构,所述伞杆(11)上套设有开伞弹簧套筒(6),所述驱动装置(5)与开伞弹簧套筒(6)相互联动,当伞柄(12)打开时,驱动装置(5)驱动支撑杆(31)合拢形成伞杆(11)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雨伞结构,包括伞体(1)、伞面(2)和处理装置,所述伞体(1)包括伞杆(11)和连接在伞杆(11)一端的伞柄(12),所述伞面(2)覆盖在伞柄(12)上,所述伞杆(11)背向伞柄(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处理装置设置在把手(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11)相对于伞柄(12)的一端从伞柄(12)上穿出,并在其端部设有用于固定到外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若干根支撑杆(31),若干根支撑杆(31)一端均与伞杆(11)铰接,所述伞杆(11)相对于支撑杆(31)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31)打开或是关闭的驱动装置(5),所述伞柄(12)结构为自动伞柄结构,所述伞杆(11)上套设有开伞弹簧套筒(6),所述驱动装置(5)与开伞弹簧套筒(6)相互联动,当伞柄(12)打开时,驱动装置(5)驱动支撑杆(31)合拢形成伞杆(11)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联动杆(51)和数量与支撑杆(31)一一对应的连接杆(52),所述联动杆(51)可滑移的同轴穿设在伞杆(11)内,其一端与开伞弹簧套筒(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若干个连接杆(5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52)相对于联动杆(51)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