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混沌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沌电路
,尤其是一种基于限幅环节的三维混沌电路。
技术介绍
非线性科学广泛渗透在各个工程领域,而混沌是非线性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作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运动行为,被应用到了船用电气、船舶系统、航天工程、保密通信、生物工程、等各个研究领域。蔡氏电路在混沌电路的设计中最为经典,其电路结构简单,却具有复杂的混沌特性。近年来,通过对该电路的非线性项进行改造,得到了大量纷繁复杂的变形蔡氏电路,产生了众多形状迥异的混沌吸引子。但是,非线性项设计越复杂,其硬件电路设计成本也越高,在不改变经典蔡氏电路的非线性环节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新的混沌动力学特性,目前还很少见有报道。现有技术的混沌电路线性环节多,含有二次或多次非线性项,硬件电路中需乘法器连接,电路结构复杂,输出信号缺乏丰富的动力学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三维混沌电路,采用由三个通道电路组成的一次非线性项仿真电路,通过改变线性环节获得新的混沌动力学特性,增加了对混沌吸引子产生或折叠的直观性,线性环节少,电路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尤其适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混沌电路,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程组(I)为数学模型,且由三个通道电路组成具有混沌动力学特性的三维混沌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混沌电路,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程组(I)为数学模型,且由三个通道电路组成具有混沌动力学特性的三维混沌电路,其中:x、y和z分别为三个通道的输出信号;和分别为x、y和z自变量的导数;a为变量x的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05~1.5;所述第一通道电路由反相器U1A、反相器U2A、反相积分器U3A、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1组成,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并接在反相器U1A的负极端,其正极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并接在反相器U1A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电阻R7和电容C1并接在反相积分器U3A的负极端,其正极端接地;所述电阻R5和电阻R6并接在反相器U2A的负极端,其正极端接地;所述电阻R6和电阻R7的另一端并接在反相器U2A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4和电容C1的另一端并接在反相积分器U3A的输出端,其输出的为x信号,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