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829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过零检测电路,AD to DC电压转换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红外信号发射电路,基准电压信号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可控硅调光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市场上的可控硅调光器多是利用硬件开关和电位器进行开关和调光操作的;操作上需按压开关,实现开灯或关灯;手动旋转或拨动电位器,实现调节灯光强弱的功能,这都需要人手接触才能操作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可控硅调光器多是利用硬件开关和电位器进行开关和调光操作的;操作上需按压开关,实现开灯或关灯;手动旋转或拨动电位器,实现调节灯光强弱的功能,这都需要人手接触才能操作控制。现有的可控硅调光器,不论开关或调光操作,人手必须接触到开关调光器。1.如开关在公共场合使用,由于使用人群不同,但每个人想使用都会去触摸开关,存在卫生隐患;2.如果刚洗完手,湿手碰触开关,可能会有触电的风险;3.如刚完成手部化妆或手比较脏,都可能弄脏调光器或手上的妆容,使用上非常不方便;4.现有可控硅调光器只能针对单一电网使用,对不同电压,频率不能兼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解决现有市场上的可控硅调光器多是利用硬件开关和电位器进行开关和调光操作的;操作上需按压开关,实现开灯或关灯;手动旋转或拨动电位器,实现调节灯光强弱的功能,这都需要人手接触才能操作控制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过零检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过零检测电路,AC to DC电压转换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红外信号发射电路,基准电压信号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可控硅调光电路;输入电路的输入端外接电网,其输出端和过零检测电路输入端相接,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AC to DC电压转换电路相接,AC to DC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和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的电压输入端、基准电压信号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红外接收电路的电压输入端、单片机处理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接,单片机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可控硅调光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接;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单片机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接,基准电压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过零检测电路,ACtoDC电压转换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红外信号发射电路,基准电压信号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可控硅调光电路;输入电路的输入端外接电网,其输出端和过零检测电路输入端相接,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ACtoDC电压转换电路相接,ACtoDC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和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的电压输入端、基准电压信号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红外接收电路的电压输入端、单片机处理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接,单片机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可控硅调光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接;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单片机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接,基准电压信号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输入端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手势的可控硅开关和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电路包括保险丝(F1)、压敏电阻(RV1)、电容(CX1),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第三十七电阻(R37)、第三十八电阻(R38)、第二二极管(D2)、第五三极管(Q5),单片机处理电路包括单片机(U1)、第五电容(C5)、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四三极管(Q4),红外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二极管(Q2)、第一红外感应头(U4A)、第二电阻(R2),基准电压信号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第二红外感应头(U4B)、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第十一电阻(R11)、第十电容(C10)、第十电阻(R10)、第一运算放大电路(U3A)、第二运算放大电路(U3B)、第十一电容(C11),可控硅调光电路包括第三十九电阻(R39)、第四十电阻(R40)、第四十一电阻(R41)、第七电容(C7)、可控硅(Q1);输入电路设置有外接电网的第一电网输入端(L)和第二电网输入端(N);保险丝(F1)的一端和第一电网输入端(L)相接,电容(CX1)的一端、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和第二电网输入端(N)相接,第三十七电阻(R37)的一端和ADtoDC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单片机(U1)的TZE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接,第三十七电阻(R37)的另一端和第三十八电阻(R38)的一端相接,第三十八电阻(R38)的另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相接,可控硅(Q1)的第二电极(T2)和外接灯具相连,可控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文吴忠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亿思腾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