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62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包括:上盖和底盘组件,所述上盖侧面设有按压条,所述底盘组件扣合在上盖内,且由按压条卡合;所述按压条呈长条状,按压条的底边、两侧边与上盖侧面分离,按压条的顶边与上盖的侧面形成一体结构,按压条的底部设有卡扣,且卡扣位于上盖内侧方向的按压条上;所述按压条外侧靠近按压条顶部设有凸出部;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基板,在基板一侧设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在基板的另一侧嵌设有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且上盖与基板拆卸更换方便,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避免元件损坏及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
本技术属于电子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线束生产中,为了实现三极管和电阻功能,是将三极管和电阻通过连接钉连接到电线回路中,被包裹在线束中实现功能。这个技术就是将接插件针脚定义,将三极管和电阻同时外置,通过回路对插在接插件上实现其功能。目前大多数线束生产中,从技术上讲有两处缺点:1)连接钉压接后,要通过热缩管对电阻和三极管进行绝缘和防护,可热缩管在进行热缩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元件的损坏及失效。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有热缩管的防护,在线束内部包裹的时候,有可能导致电阻和三极管的折断,造成元件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即解决了线束生产中对电阻和三极管的损害的问题,防止元件失效,降低元件的损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包括:上盖和底盘组件,所述上盖侧面设有按压条,所述底盘组件扣合在上盖内,且由按压条卡合;所述按压条呈长条状,按压条的底边、两侧边与上盖侧面分离,按压条的顶边与上盖的侧面形成一体结构,按压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和底盘组件(2),所述上盖(1)侧面设有按压条(11),所述按压条(11)呈长条状,按压条(11)的底边、两侧边与上盖(1)侧面分离,按压条(11)的顶边与上盖(1)的侧面形成一体结构,按压条(11)的底部设有卡扣(12),且卡扣(12)位于上盖(1)内侧方向的按压条(11)上;所述按压条(11)外侧靠近按压条(11)顶部设有凸出部(110);所述底盘组件(2)包括基板(21),在基板(21)一侧设有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4),在基板(21)的另一侧嵌设有插头(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和底盘组件(2),所述上盖(1)侧面设有按压条(11),所述按压条(11)呈长条状,按压条(11)的底边、两侧边与上盖(1)侧面分离,按压条(11)的顶边与上盖(1)的侧面形成一体结构,按压条(11)的底部设有卡扣(12),且卡扣(12)位于上盖(1)内侧方向的按压条(11)上;所述按压条(11)外侧靠近按压条(11)顶部设有凸出部(110);所述底盘组件(2)包括基板(21),在基板(21)一侧设有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4),在基板(21)的另一侧嵌设有插头(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二电路板(24)贴合在基板(21)上,且第二电路板(24)与插头(22)电联接,第一电路板(23)垂直于第二电路板(24)且二者电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线束装配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上盖(1)顶部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长条状散热孔(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线束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锦城汽车电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