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54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背光源以及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导光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光层、PET板以及第二导光层,所述第一导光层靠近所述反射片设置,所述背光源靠近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侧面设置,所述PET板为透明PET板,所述PET板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光层和所述第二导光层的折射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光能从第一导光层进入PET板时不存在全反射,光能几乎可以全部进入中间PET板内,大大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因提升亮度所带来的成本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背光模组是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的装置,背光模组根据光源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由背板、中框、反射片、导光板、膜片、LED灯条等部件组成。其中,LED灯条为线光源,其光能需要通过导光板及其底部的网点转换为面光源。导光板常用的材质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从理论上分析,其折射率为1.49,远大于空气,换算为全反射的临界角仅有42°,也就是说,仅有出射角度在±42°以内的光能可以摆脱导光板形成有效光能。可见,传统的导光板光能利用率较低,因此,为了满足项目的亮度指标,需要使用高成本膜片、更高LED驱动电流或者更多LED颗数来进行补偿,增加了成本且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旨在解决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光能利用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背光源以及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导光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光层、PET板以及第二导光层,所述第一导光层靠近所述反射片设置,所述背光源靠近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侧面设置,所述PET板为透明PET板,所述PET板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光层和所述第二导光层的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背光源以及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导光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光层、PET板以及第二导光层,所述第一导光层靠近所述反射片设置,所述背光源靠近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侧面设置,所述PET板为透明PET板,所述PET板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光层和所述第二导光层的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层和所述第二导光层均由PMMA材质、MS材质或者PS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层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导光层的入光面以及背向所述第一导光层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磨砂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板的靠近所述第二导光层的表面设置有三棱柱,所述三棱柱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所述入光面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板的靠近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樊为沈思宽李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