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53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像素结构,包括沿入射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层、反射电极、柔性电极和底电极,所述反射层和反射电极之间形成光学谐振腔,所述反射层与所述柔性电极相互连接;所述反射电极和柔性电极之间加载第一电压,所述柔性电极和底电极之间加载第二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的变化,所述柔性电极沿入射光方向产生形变,并带动所述反射层沿入射光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光学谐振腔的出射光颜色可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能够在不设置彩膜层的情况下完成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指一种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的彩色显示设备中有一种方案是在显示面板中采用金属全反射层的方案,如图1所示,在衬底基板101和晶体管阵列103之间设置高反射金属(例如铝,银等金属)的反射层102,但在液晶层104上方仍然需要设置用于滤光的彩膜层105,这种结构的显示设备,主要是通过设置反射层102,使得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都可以通过反射层102反射,从而提高背光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能够在不设置彩膜层的情况下完成显示。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包括沿入射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层、反射电极、柔性电极和底电极,所述反射层和反射电极之间形成光学谐振腔,所述反射层与所述柔性电极相互连接;所述反射电极和柔性电极之间加载第一电压,所述柔性电极和底电极之间加载第二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的变化,所述柔性电极沿入射光方向产生形变,并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入射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层、反射电极、柔性电极和底电极,所述反射层和反射电极之间形成光学谐振腔,所述反射层与所述柔性电极相互连接;所述反射电极和柔性电极之间加载第一电压,所述柔性电极和底电极之间加载第二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的变化,所述柔性电极沿入射光方向产生形变,并带动所述反射层沿入射光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光学谐振腔的出射光颜色可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入射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层、反射电极、柔性电极和底电极,所述反射层和反射电极之间形成光学谐振腔,所述反射层与所述柔性电极相互连接;所述反射电极和柔性电极之间加载第一电压,所述柔性电极和底电极之间加载第二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的变化,所述柔性电极沿入射光方向产生形变,并带动所述反射层沿入射光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光学谐振腔的出射光颜色可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极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反射层与所述柔性电极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谐振吸收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吸收层为形成有铬金属膜层的透明反射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一支撑柱,所述底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且与所述底电极同侧,所述反射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所述柔性电极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架设在所述底电极和所述反射电极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衬底基板和第二支撑柱,所述反射层为弹性材质,且所述反射层的边缘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7.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结构,所述像素结构之间通过像素界定层分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遮挡层;所述可移动遮挡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的入射面一侧且能够沿垂直于入射光的方向水平移动,用于改变入射光和/或出射光的透过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遮挡层包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连杰王志东赵合彬邱云仝维维贾宁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