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多负载的无线充电磁耦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52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负载的无线充电磁耦合结构,包括发射线圈及若干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为田字形正交线圈或双王结构正交线圈;发射线圈由若干相互平行的导线族组成,任意相邻导线族内电流方向相反;田字形正交线圈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之垂直的第三磁芯,第一磁芯上、第二磁芯上以及四个第三磁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双王结构正交线圈在相互垂直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端部进行了二次延长扩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接收线圈在发射线圈范围内有效均匀地接收磁场能量,具有更高的耦合系数和更高的电能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负载的无线充电磁耦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负载的无线充电磁耦合结构。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便捷、无机械损耗、无电火花等特性,在多种特殊环境如人体内部、矿井、高电压环境、水下、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近些年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磁耦合结构主要采用平面螺旋形线圈,传统的磁耦合结构中,通常采用单一的发射侧线圈和接收侧线圈。单一的发射线圈发射的磁场是固定的,而单一的接收线圈又只能接收某一特定方向的磁场,若发射线圈所发射的磁场方向与接收线圈所能接收的磁场方向不一致时,那么接收线圈只能接收部分的磁场能量,这也就造成了磁耦合结构的耦合系数的降低。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磁耦合结构设计方案:①两耦合线圈正对方案及其衍生典型的有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一种高品质因数的发射线圈结构》(申请号:201520036919.6)以及《一种电能接收结构及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申请号:201521018507.6);但在该技术方案中,正对发射侧线圈和接收侧线圈的相对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必须保证在垂直方向两者没有错位,两线圈所在平面必须平行,若存在一定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多负载的无线充电磁耦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负载的无线充电磁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线圈及与所述发射线圈耦合的若干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为田字形正交线圈或双王结构正交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由若干相互平行的导线族组成,同一导线族内电流方向一致,任意相邻导线族内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田字形正交线圈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之垂直的第三磁芯,第一磁芯上设置有第一绕组,第二磁芯上设置有第二绕组,四个第三磁芯的外侧包设有第三绕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两两垂直;所述双王结构正交线圈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之垂直的第三磁芯,第一磁芯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负载的无线充电磁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线圈及与所述发射线圈耦合的若干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为田字形正交线圈或双王结构正交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由若干相互平行的导线族组成,同一导线族内电流方向一致,任意相邻导线族内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田字形正交线圈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之垂直的第三磁芯,第一磁芯上设置有第一绕组,第二磁芯上设置有第二绕组,四个第三磁芯的外侧包设有第三绕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两两垂直;所述双王结构正交线圈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之垂直的第三磁芯,第一磁芯上设置有第一绕组,第二磁芯上设置有第二绕组;第一磁芯其中一端的第三磁芯外侧设置有第四磁芯,该第三磁芯两侧沿着第一磁芯方向上设置有第三绕组;第二磁芯其中一端的第三磁芯外侧设置有第四磁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彬欧阳奕欣张伟豪陈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