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36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它包括卧式三棱柱、第一投影仪和第二投影仪,卧式三棱柱的两端面为等腰三角形面,卧式三棱柱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为矩形面,采用高透光材料,卧式三棱柱的底面为矩形面所述第一投影仪的镜头面向卧式三棱柱的第一侧面并能向第一侧面进行图像投影,第二投影仪的镜头面向卧式三棱柱的第二侧面并能向第二侧面进行图像投影,第一投影仪和第二投影仪投影到卧式三棱柱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投影画面为空间上的同步画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形成对工程线路的全息投影漫游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
本技术涉及全息投影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
技术介绍
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三维图像的记录的技术。当前的全息投影装置,主要是通过多面或四面包围锥体透射装置,基于光线的折射在锥体的中心形成的全息合成效果,观众从锥体的多个不同侧面,仿佛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投影模型的不同侧面。受限于锥体包围盒的表达,该装置通常只能够对体量较小的单个模型如人物、汽车或建筑等进行全息投影,一旦投影体量超过了投影装置的大小,如大场景的铁路公路工程,投影效果就会严重失真。此外,模型场景受投影空间的大小限制,使得场景只能在静态的封闭空间中表达,无法实现对线性工程仿真所需要的漫游表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本技术简化传统的四面或多面投影锥体为两侧翼投影,接受线路两侧翼三维模型的表达,同时保持另两个投影端面的开放性,这样可以保障投影空间的开放,以便实现场景模型动态的进入与退出,从而形成对工程线路的漫游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设计的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卧式三棱柱(1)、第一投影仪(2)和第二投影仪(3),其中,所述卧式三棱柱(1)的两端面(1.1)为等腰三角形面,卧式三棱柱(1)的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均为矩形面,卧式三棱柱(1)的底面(1.4)为矩形面,所述第一投影仪(2)的镜头面向卧式三棱柱(1)的第一侧面(1.2)并能向第一侧面(1.2)进行图像投影,第二投影仪(3)的镜头面向卧式三棱柱(1)的第二侧面(1.3)并能向第二侧面(1.3)进行图像投影,第一投影仪(2)和第二投影仪(3)投影到卧式三棱柱(1)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上的投影画面为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卧式三棱柱(1)、第一投影仪(2)和第二投影仪(3),其中,所述卧式三棱柱(1)的两端面(1.1)为等腰三角形面,卧式三棱柱(1)的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均为矩形面,卧式三棱柱(1)的底面(1.4)为矩形面,所述第一投影仪(2)的镜头面向卧式三棱柱(1)的第一侧面(1.2)并能向第一侧面(1.2)进行图像投影,第二投影仪(3)的镜头面向卧式三棱柱(1)的第二侧面(1.3)并能向第二侧面(1.3)进行图像投影,第一投影仪(2)和第二投影仪(3)投影到卧式三棱柱(1)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上的投影画面为空间上的同步画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仪(2)投影到卧式三棱柱(1)的第一侧面(1.2)上的投影画面与该第一侧面(1.2)重合,第二投影仪(3)投影到卧式三棱柱(1)的第二侧面(1.3)上的投影画面与该第二侧面(1.3)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仪(2)投影到卧式三棱柱(1)的第一侧面(1.2)上的投影画面和第二投影仪(3)投影到卧式三棱柱(1)的第二侧面(1.3)上的投影画面在卧式三棱柱(1)内折射后形成的影像在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元利冯光东刘一平郑洪陈小全董云松李其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