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0362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它包括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密封结构装配有吸入侧填料函体、泵盖,所述外筒体中间同轴装配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装配有位于所述外筒体上安装腔内的芯包组件,所述芯包组件通过封闭肩与所述外筒体内壁构成三个环形腔体,三个环形腔体从左到右依次为吸入腔、吐出腔、过渡腔;所述芯包组件包括有从左到右依次相连的首段、中段、末段,所述首段、中段、末段的内腔中分别装配有环形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上的首叶轮、中叶轮、末叶轮。该泵提高了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通过背靠背布置的次级叶轮,使多级泵转动部件的轴向力实现自平衡,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泵
,尤其是涉及一种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离心泵在进行离心输液时,离心泵在工作时会产生汽蚀现象,汽蚀是指流动着的流体由于局部压力的降低产生汽泡的现象。泵发生汽蚀,在汽蚀部位会引起机件的侵蚀,进一步发展则将造成扬程下降,产生振动噪声。为了解决汽蚀造成的不良后果,用户在进行现场装置的整体设计时,需要对每一台用到的离心泵设备都设计一个必须汽蚀余量(也叫净吸入水头)的要求值。这样就使得离心泵在进行装配时,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这样不仅会浪费较多的材料,同时也会使得离心泵不够稳定。在理性泵设计时,当单吸入口的叶轮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时,就需要设计成双吸结构的叶轮。双吸结构的叶轮通过对称布置的吸入口吸入液体,并将液体汇到一起甩出,再通过首级中段导入到次级叶轮。双吸泵具有更高的扬程、更大的流量。而传统的次级叶轮在工作时扭力都传递到安装轴上,传统的离心泵为了平衡轴向力设计有平衡鼓盘结构,这样不仅增加了离心泵的复杂程度,而且平衡鼓盘在工作时会产生磨损,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它可以提高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使得用户现场装置的建设高度可以适当降低,并且通过背靠背布置的次级叶轮,使多级泵转动部件的轴向力实现自平衡,取消平衡鼓盘结构,降低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包括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状,所述外筒体内部加工有水平的安装腔,所述外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密封结构装配有吸入侧填料函体、泵盖,所述外筒体中间同轴装配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吸入侧填料函体、泵盖中间向外伸出,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吸入侧填料函体、泵盖同轴可旋转装配;所述中心轴上装配有位于所述外筒体上安装腔内的芯包组件,所述外筒体的内部设计有两个环状的与外筒体内壁固定的封闭肩,所述芯包组件的外部与所述封闭肩密封装配,所述芯包组件通过封闭肩与所述外筒体内壁构成三个环形腔体,三个环形腔体从左到右依次为吸入腔、吐出腔、过渡腔;所述外筒体上设计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吸入腔、吐出腔相连通的吸入管、吐出管;所述芯包组件包括有从左到右依次相连的首段、中段、末段,所述首段、中段、末段内部分别设计有环绕所述中心轴的内腔,所述首段、中段、末段的内腔中分别装配有环形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上的首叶轮、中叶轮、末叶轮;所述首段内腔中的首叶轮进液位置与所述吸入腔相连通,所述中段内腔中的中叶轮进液位置与所述首段内腔中的首叶轮出液位置相连通,所述中段内腔中的中叶轮出液位置与所述过渡腔相连通,所述过渡腔与所述末段内腔中的末叶轮进液位置相连通,所述末段内腔中的末叶轮出液位置与所述吐出腔相连通;所述中叶轮与所述末叶轮背靠背装配,即中叶轮与所述末叶轮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受力相反装配,所述首叶轮为双吸叶轮,所述首段内腔中的首叶轮两侧进液位置分别与所述吸入腔相连通。该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主要用来对液体进行抽取后加压输出,该泵的工作原理为:流体介质通过外筒体上的吸入管进入到所述吸入腔内,经过首段双吸结构的首叶轮从其两侧同时吸入后甩出到所述中段的内腔中,并经中段的流道进入到中叶轮,中叶轮将流体甩出经过流道进入到所述过渡腔,然后经由过渡腔进入末段的内腔中,再经由末叶轮导入到吐出腔,最终经由吐出腔从吐出管输出。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为一体结构,所述芯包组件由零件组装而成,所述外筒体右侧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芯包组件的最大直径。作为优选,所述吐出管竖直向垂直于中心轴装配在所述外筒体的上部,所述吸入管水平向垂直于中心轴装配在所述述外筒体的后部。作为优选,所述芯包组件的中段设计有两个以上环绕中心轴的所述内腔,所述中段的各内腔中分别装配有首尾相连的中叶轮,所述芯包组件的末段设计有两个以上环绕中心轴的所述内腔,所述末段的各内腔中分别装配有首尾相连的末叶轮,所述中段的内腔与末段的内腔个数相同。作为优选,所述中段和末段均包括有两个内腔。作为优选,所述首叶轮与中心轴过盈配合,所述中叶轮、末叶轮与中心轴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上还设计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吸入腔、吐出腔相连通的吸入副管、吐出副管。作为优选,所述吸入管内径大于所述吐出管内径。作为优选,所述芯包组件的中段包括有中间导流体,所述中间导流体为圆柱形状,所述中间导流体上设计有连通中段内腔与所述过渡腔的进料通道,所述中间导流体上还设计有连通末段内腔与所述吐出腔的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出料通道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相对,相对所述中间导流体的轴线均布。作为优选,所述芯包组件的首段包括有首级中段件,所述首段的内腔设计在所述首级中段件内,所述首级中段件在其内腔的右侧设计有两个相对轴线中心对称的螺旋形的首级进液流道,两个所述首级进液流道的外端口与所述吸入腔相连通,所述两个所述首级进液流道的内端口分别与首叶轮两侧的进液位置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首级中段件的左侧装配有首件左盖,所述首件左盖通过螺栓与首级中段件相连接,所述首件左盖上设计有流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芯包组件的左侧通过芯包调整垫与右侧的泵盖顶紧接触,所述芯包调整垫为一组可控压缩量的金属缠绕式垫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采用离心原理设计,通过首叶轮、中叶轮、末叶轮构成多级的离心传动结构,这样使得该泵对液体的输出压力更大,同时,该泵通过芯包组件与外筒体两个壳体结构直接构成多个流道,便于液体的流进流入,以及液体在芯包组件各段内腔的流动。这样大大简化了泵体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汽蚀发生;同时这种结构可以将所述外筒体设计成为一个整体结构,所述芯包组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从外筒体拆出或装入。本泵首段内腔中的首叶轮为双吸结构,轴向力对称分布,中叶轮和末叶轮为两组背靠背布置,可实现轴向力的自平衡,不需要在泵体上再设计鼓盘结构,有效降低了泵体的体积。该泵结构合理可靠,高效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正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筒体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外筒体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中间导流体正向方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中间导流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首级中段件正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首级中段件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实施例所示,本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包括有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状,所述外筒体1内部加工有水平的安装腔,所述外筒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密封结构装配有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所述外筒体1中间同轴装配有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中间向外伸出,所述中心轴4与所述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同轴可旋转装配;所述泵盖3上同样安装有吐出侧填料函体,所述中心轴4从所述吐出侧填料函体穿过,左右两个函体可以对所述中心轴4进行水平限位,保证水平轴4外壁与该泵左右侧的密封滑动接触。所述中心轴4上装配有位于所述外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它包括有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状,所述外筒体(1)内部加工有水平的安装腔,所述外筒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密封结构装配有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所述外筒体(1)中间同轴装配有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中间向外伸出,所述中心轴(4)与所述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同轴可旋转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4)上装配有位于所述外筒体(1)上安装腔内的芯包组件(5),所述外筒体(1)的内部设计有两个环状的与外筒体内壁固定的封闭肩(11),所述芯包组件(5)的外部与所述封闭肩(11)密封装配,所述芯包组件(5)通过封闭肩(11)与所述外筒体(1)内壁构成三个环形腔体,三个环形腔体从左到右依次为吸入腔(12)、吐出腔(13)、过渡腔(14);所述外筒体(1)上设计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吸入腔(12)、吐出腔(13)相连通的吸入管(15)、吐出管(16);所述芯包组件(5)包括有从左到右依次相连的首段(51)、中段(52)、末段(53),所述首段(51)、中段(52)、末段(53)内部分别设计有环绕所述中心轴(4)的内腔,所述首段(51)、中段(52)、末段(53)的内腔中分别装配有环形固定在所述中心轴(4)上的首叶轮(41)、中叶轮(42)、末叶轮(43);所述中段(52)内腔中的中叶轮(42)进液位置与所述首段(51)内腔中的首叶轮(41)出液位置相连通,所述中段(52)内腔中的中叶轮(42)出液位置与所述过渡腔(14)相连通,所述过渡腔(14)与所述末段(53)内腔中的末叶轮(43)进液位置相连通,所述末段(53)内腔中的末叶轮(43)出液位置与所述吐出腔(13)相连通;所述中叶轮(42)与所述末叶轮(43)背靠背装配,所述首叶轮(41)为双吸叶轮,所述首段(51)内腔中的首叶轮(41)两侧进液位置分别与所述吸入腔(1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它包括有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状,所述外筒体(1)内部加工有水平的安装腔,所述外筒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密封结构装配有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所述外筒体(1)中间同轴装配有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中间向外伸出,所述中心轴(4)与所述吸入侧填料函体(2)、泵盖(3)同轴可旋转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4)上装配有位于所述外筒体(1)上安装腔内的芯包组件(5),所述外筒体(1)的内部设计有两个环状的与外筒体内壁固定的封闭肩(11),所述芯包组件(5)的外部与所述封闭肩(11)密封装配,所述芯包组件(5)通过封闭肩(11)与所述外筒体(1)内壁构成三个环形腔体,三个环形腔体从左到右依次为吸入腔(12)、吐出腔(13)、过渡腔(14);所述外筒体(1)上设计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吸入腔(12)、吐出腔(13)相连通的吸入管(15)、吐出管(16);所述芯包组件(5)包括有从左到右依次相连的首段(51)、中段(52)、末段(53),所述首段(51)、中段(52)、末段(53)内部分别设计有环绕所述中心轴(4)的内腔,所述首段(51)、中段(52)、末段(53)的内腔中分别装配有环形固定在所述中心轴(4)上的首叶轮(41)、中叶轮(42)、末叶轮(43);所述中段(52)内腔中的中叶轮(42)进液位置与所述首段(51)内腔中的首叶轮(41)出液位置相连通,所述中段(52)内腔中的中叶轮(42)出液位置与所述过渡腔(14)相连通,所述过渡腔(14)与所述末段(53)内腔中的末叶轮(43)进液位置相连通,所述末段(53)内腔中的末叶轮(43)出液位置与所述吐出腔(13)相连通;所述中叶轮(42)与所述末叶轮(43)背靠背装配,所述首叶轮(41)为双吸叶轮,所述首段(51)内腔中的首叶轮(41)两侧进液位置分别与所述吸入腔(1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芯包组件(5)由零件组装而成,所述外筒体(1)右侧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芯包组件(5)的最大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首级双吸结构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吐出管(16)竖直向垂直于中心轴(4)装配在所述外筒体(1)的上部,所述吸入管(15)水平向垂直于中心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野杨顺银陈小光李林锋陈永良张祥聂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