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97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包括有门扇、门框、暗闭锁和双轴双铰页,门扇的下部设有密封梁和密封梁升降机构,密封梁升降机构包括倒L形竖向连杆、曲柄、轴座、轴承、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和密封梁升降把手。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设置于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中间,且暗闭锁中设置了转动臂。本人防门是一种既没有突出地面的门槛、便于平时通行,又能在战时快速关闭到位、实现防护和密闭功能的人防门,适用于人防工程人员和车辆出入口的防护和密闭,消除了梁和锁头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受力均匀,并且启闭灵活,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防护工程出入口防护段处的人防门,属于防护工程

技术介绍
人防工程一般都是平战结合工程,平时有大量的人员和设备出入,战时需要关闭出入口的人防门,防止冲击波和毒气进入人防工程内部。为保证出入口的人防门在战时能够抵挡冲击波的作用,人防门一般都要设置一个突出地面的门槛,用于承受门扇上的冲击波压力,但这个门槛给平时的人员和车辆出入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便于平时大量人员和车辆的出入,现有的解决方案有两种:1、有些人防门不设门槛,而是在门框前设置一个沟槽,平时沟槽上盖上钢板,战时门扇关到位后,先将门扇降到这个沟槽内,再将门扇锁定,实现人防门的防护和密闭功能,但这种升降门由于门扇重量较大,升降门扇费时费力,门扇开关很不方便;2、有些人防门采用活门槛的结构型式,活门槛平时不装,便于通行,战时再安装上活门槛,但活门槛的重量较大,安装困难,平战功能转换时间长,此外活门槛平时保存不便,容易丢失。同时,现有的无障碍通信人防门,其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设置于门体的一侧,对密封梁以及暗闭锁的受力不均匀,不平衡,且涡轮减速机需要带动锥齿轮减速机、上下传动丝杆等众多构件才能带动锁头伸出,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以解决现有的人防门的梁受力不平衡以及闭锁操作不方便、受力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包括有门扇、门框、暗闭锁和双轴双铰页,门扇的下部设有密封梁和密封梁升降机构;所述暗闭锁设置于门扇内部,所述双轴双铰页连接门扇与门框,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与密封梁连接;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包括倒L形竖向连杆、曲柄、轴座、轴承、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所述暗闭锁包括设置在门扇腹腔中的涡轮减速器、暗闭锁传动轴、上锁头、下锁头和横向连杆;所述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的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均连接设置有一根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的另一端均通过轴座和轴承连接在门扇上;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还与曲柄的一端同轴转动连接,曲柄的另一端又与倒L形竖向连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倒L形竖向连杆的下端又与密封梁连接;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倒L形竖向连杆、曲柄、轴座和轴承均对称设置于所述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的左、右两侧;所述涡轮减速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输出端,并且涡轮减速器通过左右两侧的输出端与分布在涡轮减速器左右两侧的横向设置的暗闭锁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暗闭锁传动轴的另一端又通过转动臂分别驱动连接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与上部的横向连杆连接,所述上锁头又水平间隔设置在上部的横向连杆上;下连杆与下部的横向连杆连接,所述下锁头又水平间隔设置在下部的横向连杆上;所述双轴双铰页包括门框铰座和门扇铰座,门框铰座和门扇铰座分别与门框和门扇连接,门框铰座和门扇铰座中分别设置有门框铰轴和门扇铰轴,门框铰轴和门扇铰轴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还包括密封梁升降把手,所述密封梁升降把手连接在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的输入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暗闭锁还包括设置在门扇钢面板外侧、并且穿过门扇钢面板与位于门扇腹腔中的涡轮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的暗闭锁手轮,以及设置在门框上的与上锁头相对应的上锁座和设置在地面上的与下锁头相对应的下锁座,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梁为翻转式密封梁,包括固定连接在门扇背面的铰座、铰接连接在铰座上的摇杆、固定连接在摇杆上的翻转梁、固定在翻转梁上的与地面配合的地面密封件、以及固定在翻转梁上的与门扇配合的门扇密封件;倒L形竖向连杆的下端与摇杆铰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门框铰轴和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调心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上下侧设置有轴承垫圈,所述连接板与门框铰座和门扇铰座之间分别设置有门框调整垫片以及门扇调整垫片;所述门框铰轴和门扇铰轴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六角开槽螺母;所述门框铰轴和门扇铰轴上还分别设置有油杯。进一步地,所述门扇为双扇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平时无障碍,便于通行,适用于人防工程人员和车辆出入口的防护和密闭,尤其适用于平时通行繁忙的大型地下人防工程。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无障碍双扇立转人防门的承受冲击波和密闭功能,具有结构合理、应用方便、操作简单、开关灵活、经济实用、便于维护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中的各种密封措施可靠,密闭性能良好。本专利技术中的密封梁升降机构操作简便,可快速实现平战功能转换。本专利技术中的暗闭锁可与密封梁动作同步,消除了梁和锁头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受力均匀,并且启闭灵活,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中的双轴双铰页采用双铰轴的双铰页,既可转动,又可平动,活动部位全部设有滚动轴承,门扇开关灵活省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剖面的示意图。图4是暗闭锁的示意图。图5是密封梁与密封梁升降机构打开时的侧剖图。图6是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与倒L形竖向连杆连接示意图。图7是双轴双铰页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门扇、2-门框、3-暗闭锁、4-双轴双铰页、5-密封梁、6-密封梁升降机构、7-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8-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9-密封梁升降把手、10-铰座、11-摇杆、12-翻转梁、13-地面密封件、14-门扇密封件、15-倒L形竖向连杆、16-曲柄、17-轴座、18-轴承、19-暗闭锁手轮、20-涡轮减速器、21-暗闭锁传动轴、22-转动臂、23-上连杆、24-下连杆、27-上锁头、28-下锁头、29-上锁座、30-下锁座、31-横向连杆、38-门扇腹腔、111-门框铰座、112-门框调整垫片、113-连接板、114-门框铰轴、115-轴承垫圈、116-门扇调整垫片、117-门扇铰座、118-门扇铰轴、119-六角开槽螺母、1112-调心滚子轴承、1113-油杯、2007-销轴、2008-连杆头、2011-连接板、2012-双耳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包括有门扇1、门框2、暗闭锁3和双轴双铰页4,门扇1为左右双扇门结构。如图1、3、5所示,门扇的下部设有密封梁5和密封梁升降机构6。暗闭锁3设置于门扇1内部,双轴双铰页4连接门扇1与门框2,密封梁升降机构6与密封梁5连接。密封梁升降机构6包括倒L形竖向连杆15、曲柄16、轴座17、轴承18、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密封梁升降机构6还包括密封梁升降把手9,所述密封梁升降把手9连接在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的输入端上。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的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均连接设置有一根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的另一端均通过轴座17和轴承18连接在门扇上;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还与曲柄16的一端同轴转动连接,曲柄16的另一端又与倒L形竖向连杆15的上端铰接连接,倒L形竖向连杆15的下端又与密封梁5连接。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倒L形竖向连杆15、曲柄16、轴座17和轴承18均对称设置于所述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的左、右两侧。密封梁5为翻转式密封梁,包括固定连接在门扇背面的铰座10、铰接连接在铰座上的摇杆11、固定连接在摇杆上的翻转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包括有门扇(1)、门框(2)、暗闭锁(3)和双轴双铰页(4),门扇的下部设有密封梁(5)和密封梁升降机构(6);所述暗闭锁(3)设置于门扇(1)内部,所述双轴双铰页(4)连接门扇(1)与门框(2),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6)与密封梁(5)连接;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6)包括倒L形竖向连杆(15)、曲柄(16)、轴座(17)、轴承(18)、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所述暗闭锁(3)包括设置在门扇腹腔(38)中的涡轮减速器(20)、暗闭锁传动轴(21)、上锁头(27)、下锁头(28)和横向连杆(3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的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均连接设置有一根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的另一端均通过轴座(17)和轴承(18)连接在门扇上;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还与曲柄(16)的一端同轴转动连接,曲柄(16)的另一端又与倒L形竖向连杆(15)的上端铰接连接,倒L形竖向连杆(15)的下端又与密封梁(5)连接;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倒L形竖向连杆(15)、曲柄(16)、轴座(17)和轴承(18)均对称设置于所述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的左、右两侧;所述涡轮减速器(20)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输出端,并且涡轮减速器(20)通过左右两侧的输出端与分布在涡轮减速器左右两侧的横向设置的暗闭锁传动轴(21)的一端连接,暗闭锁传动轴(21)的另一端又通过转动臂(22)分别驱动连接上连杆(23)和下连杆(24),上连杆(23)与上部的横向连杆(31)连接,所述上锁头(27)又水平间隔设置在上部的横向连杆(31)上;下连杆(24)与下部的横向连杆(31)连接,所述下锁头(28)又水平间隔设置在下部的横向连杆(31)上;所述双轴双铰页(4)包括门框铰座(111)和门扇铰座(117),门框铰座(111)和门扇铰座(117)分别与门框(2)和门扇(1)连接,门框铰座(111)和门扇铰座(117)中分别设置有门框铰轴(114)和门扇铰轴(118),门框铰轴(114)和门扇铰轴(118)之间通过连接板(1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工程出入口无障碍通行的人防门,包括有门扇(1)、门框(2)、暗闭锁(3)和双轴双铰页(4),门扇的下部设有密封梁(5)和密封梁升降机构(6);所述暗闭锁(3)设置于门扇(1)内部,所述双轴双铰页(4)连接门扇(1)与门框(2),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6)与密封梁(5)连接;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6)包括倒L形竖向连杆(15)、曲柄(16)、轴座(17)、轴承(18)、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所述暗闭锁(3)包括设置在门扇腹腔(38)中的涡轮减速器(20)、暗闭锁传动轴(21)、上锁头(27)、下锁头(28)和横向连杆(3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的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均连接设置有一根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的另一端均通过轴座(17)和轴承(18)连接在门扇上;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还与曲柄(16)的一端同轴转动连接,曲柄(16)的另一端又与倒L形竖向连杆(15)的上端铰接连接,倒L形竖向连杆(15)的下端又与密封梁(5)连接;所述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7)、倒L形竖向连杆(15)、曲柄(16)、轴座(17)和轴承(18)均对称设置于所述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8)的左、右两侧;所述涡轮减速器(20)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输出端,并且涡轮减速器(20)通过左右两侧的输出端与分布在涡轮减速器左右两侧的横向设置的暗闭锁传动轴(21)的一端连接,暗闭锁传动轴(21)的另一端又通过转动臂(22)分别驱动连接上连杆(23)和下连杆(24),上连杆(23)与上部的横向连杆(31)连接,所述上锁头(27)又水平间隔设置在上部的横向连杆(31)上;下连杆(24)与下部的横向连杆(31)连接,所述下锁头(28)又水平间隔设置在下部的横向连杆(31)上;所述双轴双铰页(4)包括门框铰座(111)和门扇铰座(117),门框铰座(111)和门扇铰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圣伟王阳明农兴中史海欧邓剑荣崔艳斌贾彦明张建伟曾程亮秦伟民解峰孟凡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