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蓝藻对钢铁除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753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除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蓝藻对钢铁除锈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富含有机羧酸的水果和富含腐殖质的河底淤泥混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再将发酵产物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浆,利用混合浆中的有机羧酸和微生物对铁锈进行初步处理,在曝气和超声的作用下,使得铁锈产生松动,接着向除锈池中投加蓝藻,并在其最适温度下培养,利用蓝藻生长过程中分泌出的粘液积聚钢铁表面松动的铁锈形成生物粘泥,而生物粘泥内部形成厌氧条件,给硫酸盐还原菌创造了生长条件,从而在钢铁表面产生垢下点蚀,提高了钢铁表面的粗糙度,再通过向除锈池中投加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将产生的生物粘泥絮凝沉淀,达到最终除锈目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蓝藻对钢铁除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除锈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蓝藻对钢铁除锈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大建设在各处如火如荼的进行。钢材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去,但钢材在运输与储藏过程中不可避免得会生锈和浸染泥土、油污等杂质。故钢材在使用前必须经过除锈去污处理。钢铁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先进行彻底除锈,否则会影响其与漆膜的结合力,导致漆膜的防腐蚀效果变差。传统的机械除锈,需要专用机具,且耗费大量磨料,还会造成严重的粉尘和噪声污染;而传统的酸洗、火焰等化学除锈,对环境污染较大且处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不够,并且除锈率效果差。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钢铁除锈的方法来解决传统除锈方法存在的环境污染大、除锈后钢材表面粗糙度不够且除锈率低的问题,对钢铁除锈
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传统的机械以及化学除锈方法对环境污染大,除锈后钢铁表面粗糙度不够且除锈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蓝藻对钢铁除锈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蓝藻对钢铁除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蓝藻对钢铁除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1)收集腐烂的水果,并放入温室中,静置处理,得到预处理水果,再将预处理水果和河底淤泥混合后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发酵,得到发酵产物;(2)挖建除锈池,在除锈池底部均匀安装4~5个曝气装置,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安装一个超声发生器,将上述发酵产物和水混合后得到混合浆,并将混合浆注入除锈池中,保持注入深度为1.5~1.8m;(3)将待除锈的钢材平放在不锈钢筛网上,并用吊机将不锈钢筛网水平浸入除锈池中的混合浆中,保持不锈钢筛网距离除锈池底的距离为0.8~1.0m,同时启动池底曝气装置和超声发生器,曝气和超声处理;(4)待上述曝气和超声处理完成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蓝藻对钢铁除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1)收集腐烂的水果,并放入温室中,静置处理,得到预处理水果,再将预处理水果和河底淤泥混合后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发酵,得到发酵产物;(2)挖建除锈池,在除锈池底部均匀安装4~5个曝气装置,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安装一个超声发生器,将上述发酵产物和水混合后得到混合浆,并将混合浆注入除锈池中,保持注入深度为1.5~1.8m;(3)将待除锈的钢材平放在不锈钢筛网上,并用吊机将不锈钢筛网水平浸入除锈池中的混合浆中,保持不锈钢筛网距离除锈池底的距离为0.8~1.0m,同时启动池底曝气装置和超声发生器,曝气和超声处理;(4)待上述曝气和超声处理完成后,向除锈池中投入蓝藻,静置培养,培养结束后,向除锈池中投入聚丙烯酰胺,启动曝气装置继续曝气处理3~5h;(5)待上述曝气结束后,启动超声发生器,继续超声处理1~2h,超声处理完成后,静置5~7h后用吊机将不锈钢筛网吊离混合浆,取下处理后的钢铁,依次用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冲洗15~20min,冲洗完成后立即用海绵擦拭吸干水分,自然风干后即可完成除锈。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滨林茂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诺丁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