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及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692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及隧道施工用顶进装置,涉及隧道导管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板作为连接器使用时导向性较差,导致导管顶进作业的方向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该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在套管本体的轴向方向上,套管本体存在头段和尾段,套管本体内有中心孔,尾段用于与钻杆相连接,头段用于与导管相连接,钻杆贯穿套管本体后穿入导管;套管本体能在钻杆的带动下转动并沿钻杆的轴向方向被钻杆推进且在推进过程中能带动导管插入隧道内的工作面。该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钻杆、钻机和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导管顶进作业的方向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及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导管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及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装置。
技术介绍
在隧道开挖作业过程中,导管施工是软弱围岩隧道开挖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施工方法。在软弱及破碎岩层施工条件下,在拱顶设置超前小导管或者在边墙设置锁脚锚管(超前小导管、锁脚锚管可以统称为导管)对松散岩层起到加固作用,注浆后增强了松散、软弱围岩的稳定性,有利于完成开挖后与完成初期支护时间内围岩的稳定,不至于围岩失稳破坏直至坍塌。传统导管施工工艺是先打孔后装管或将钻机的钻杆直接抵在导管一端,将其打入工作面,这样会造成导管端头损坏和变形,如果导管需要注浆,损坏的端头无法与注浆连接管正常连接,从而影响注浆时管口的密封,使得注浆压力不能达到设计目的,进而影响注浆效果降低注浆工效。现有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钢板作为连接器的方案,该方案是在钢板上打眼,使用开有通孔的钢板作为连接器来连接钻杆与导管,但钢板导向性不好,易磨损,施工安全隐患较大,且经常需要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以及一种包含该顶进套管的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及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本体,在所述套管本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套管本体存在头段(1)和尾段(2),所述套管本体内有中心孔(3),其中:所述尾段(2)用于与钻杆(5)相连接,所述头段(1)用于与导管(6)相连接,所述钻杆(5)贯穿所述套管本体后穿入所述导管(6);所述套管本体能在所述钻杆(5)的带动下转动并沿所述钻杆(5)的轴向方向被所述钻杆(5)推进且在推进过程中能带动所述导管(6)插入隧道内的工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本体,在所述套管本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套管本体存在头段(1)和尾段(2),所述套管本体内有中心孔(3),其中:所述尾段(2)用于与钻杆(5)相连接,所述头段(1)用于与导管(6)相连接,所述钻杆(5)贯穿所述套管本体后穿入所述导管(6);所述套管本体能在所述钻杆(5)的带动下转动并沿所述钻杆(5)的轴向方向被所述钻杆(5)推进且在推进过程中能带动所述导管(6)插入隧道内的工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5)为柱体,所述钻杆(5)设有推力凸起(51),所述钻杆(5)插入所述尾段(2)时所述推力凸起(51)与所述尾段(2)相抵接;所述钻杆(5)插入所述尾段(2)的区段的横截面外轮廓为多边形,所述中心孔(3)内壁的形状与所述钻杆(5)插入所述尾段(2)的区段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导管施工用顶进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段(1)还设有沉孔(4),所述导管(6)伸入所述头段(1)的一端与所述沉孔(4)的底部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强孙永清卢玉强陈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