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洞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60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洞组合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模具本体;以垂直基面方向为铅垂方向,在模具本体的两条彼此平行的槽边上分别作至少一道槽边截断面,且在槽底处作一道槽底截断面,槽边截断面与槽底截断面均为铅垂面以便截断上述相应槽底及槽边,并将模具本体分为两组角端子模及两组直边子模;所述角端子模外形呈“L”字状从而构成模具本体的两个角端;在铅垂方向的投影上,所述槽底截断面所形成的投影线平行其中一个角端子模的尖端所指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拆模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而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能有效避免门洞处阴角部位的混凝土破损现象,降低甚至免去后期修复成本。

A combination of mold opening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products, in particular to a combination of the mol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die bod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base of vertical direction, the die body two parallel groove edge respectively at least one slot section,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at the bottom section of a groove, groove side section and the bottom surface is vertical truncation in order to cut the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tank and the corresponding slot, and the mould body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wo groups of terminals die angle of straight edge sub die; the terminal die shape angle \L\ shaped to form a die body two corner;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projection, formed by the bottom section of the projection line parallel to one corner of the tip of the direction of terminals di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demoulding, making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the shade angle of the concrete damage, reduce or even eliminate the late repai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洞组合模具
本技术属于建筑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门洞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建筑行业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建筑领域中传统的钢筋砼结构的建筑建造,往往采用现场湿作业为主,这种建造方式不但要耗用大量木材做底模板和支撑材料,而且能耗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时间长、产生噪音和尘土,同时对周围环境有较大污染。因此,近年来,建筑领域开始引入模块化房屋的概念。模块化房屋不同于传统的房屋建筑,通常模块化房屋的很多结构如房屋建造所使用的预制梁、预制墙体、预制楼梯等,会提前在工厂生产线加工完成。使用时,直接将上述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拼装现浇,最终连接成建筑物。模块化房屋具备环保、减少现场施工的污染、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在较短工期内完成房屋的建造,是现代化的房屋建造的优选方式之一。在前述的各项预制构件中,带有门洞的预制墙体是公认的制作方式较为复杂的构件。目前传统的门洞模具都是直接对应待成型的门洞形状的一体化模具,如当门洞为长方体时,门洞模具整体即为开口朝下的直角槽框状结构,以此类推。使用时,通过将门洞模具的槽口抵靠内叶墙模具的其中一个内叶墙边模上,并对门洞模具与内叶墙之间的模腔进行钢筋骨架的编制及水泥浇筑、振动及硬化处理,之后拆模即可获得带有门洞的预制墙体。上述构造的门洞模具存在的问题在于:当水泥硬化完成后且需要进行门洞模具的拆卸时,必须依靠垂直起吊机来沿铅垂方向(也即垂直基面方向)而直接拔出门洞模具。由于门洞外观通常具备拐角(又称阴角),导致垂直起吊时因门洞模具与水泥的拽拉和应力集中作用而造成门洞拐角破损,最终使得预制墙体的外观产生缺陷。一旦发生上述外观缺陷,就只能通过后期修复工序来进行修复,无形中也就增加了预制墙体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门洞组合模具,其具备拆模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而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能有效避免门洞处阴角部位的混凝土破损现象,降低甚至免去后期修复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门洞组合模具,包括直角槽框状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外壁构成模腔面;其特征在于:以垂直基面方向为铅垂方向,在模具本体的两条彼此平行的槽边上分别作至少一道槽边截断面,且在槽底处作一道槽底截断面,槽边截断面与槽底截断面均为铅垂面以便截断上述相应槽底及槽边,并将模具本体分为两组角端子模及两组直边子模;所述角端子模外形呈“L”字状从而构成模具本体的两个角端;在铅垂方向的投影上,所述槽底截断面所形成的投影线平行其中一个角端子模的尖端所指方向。优选的,直边子模外形呈直角梯形板状构造;直边子模的梯形斜边与上述槽边截断面重合,且直边子模的梯形顶边面抵靠于基面上,直边子模的梯形底边位于模具本体的朝向操作人员所在侧。优选的,所述槽底截断面与模具本体的槽底面所形成夹角为80°。优选的,所述直边子模与角端子模均为盒口朝向内侧的盒状结构;各相配合的角端子模之间以及相配合的角端子模与直边子模之间通过布置于各子模盒壁处的螺栓固接彼此。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还包括便于沿铅垂向拔出直边子模的辅助拔模组件;所述辅助拔模组件包括拔模螺钉,所述直边子模的梯形顶边所在盒壁处设置有倒“U”字状的槽板,槽板的槽底处贯穿设置螺纹孔,拔模螺钉与该螺纹孔间构成螺纹配合,直边子模的梯形顶边所在盒壁上预留有供拔模螺钉的顶端通过的预留孔。优选的,所述直边子模及角端子模的朝向操作人员所在侧均布置有便于起吊的吊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抛弃了传统的一体结构的门洞模具,转而采用了组合式的模具构造,通过将门洞模具以铅垂面进行截断,从而获得各子模结构。在需要时,通过各子模的拼合,即可便捷的组合形成所需的门洞模具。实际操作时,依靠首先沿铅垂向而拆掉直边子模,从而留出角端子模沿水平向也即沿基面方向的活动空间。由于所需拔出的角端子模的尖端所指方向的反向即为该子模的拔出方向,因此后续直接进行该角端子模沿槽底截断面的水平向滑移动作即可,从而将角端子模水平向的拔离阴角。由于上述操作,可有效避免门洞处阴角部位的混凝土破损现象,降低甚至免去后期修复成本。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通过将直边子模设计为直角梯形构造,在拆模时,直接将直边子模铅垂向上拔出即可。直边子模的直角梯形结构以及直边子模的梯形底边朝上的结构特征,都能有效的提升整个拆模操作的效率性和便捷性。优选槽底截断面与模具本体的槽底所形成夹角为80°,该角度可更方便直边子模相对角端子模的脱模操作,操作起来显然更为方便。3)、由于模具本体的外侧壁为模腔面,换言之,如想要增加模具本体自身的刚度,确保模具本体能够抵抗水泥浇筑和硬化时所施予的力,此时用于增固模具本体自身刚度的支撑板等构件均应当布置在模具本体的内侧壁处。优选将构成模具本体的各子模均设计为盒状结构,此时盒底即构成上述模腔面的一部分,而盒壁则构成用于彼此配合或配合基面的配合面,以确保整体工作的可靠性。4)、考虑到模具本体重量极重,即使拆分为若干子模,各子模也仍具备一定的质量,再加上在拆模时,模具本体又会受到水泥硬化后施予的阻碍相应子模拔出的力,因此,本技术特别布置了辅助拔模组件。实际使用时,首先拆卸直边子模与角端子模间相配合的螺栓,之后拧动拔模螺钉,利用拔模螺钉相对基面的顶升力,从而将直边子模铅垂向的顶离基面,最终达到针对直边子模的辅助拔模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与内叶墙模具间的配合状态立体图;图2为图1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5为图4的结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的侧视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内叶墙模具a-槽边截断面b-槽底截断面10-角端子模20-直边子模21-预留孔30-螺栓41-拔模螺钉42-槽板42a-螺纹孔50-吊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本技术的应用环境以及附图1-6,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应用环境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用于布置在内叶墙模具A的模腔内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在使用时与内叶墙模具A一样,均水平向的平放于某一模面上,此处将该模面以“基面”来指代。而前述的“铅垂方向”,则相应为垂直基面方向。当模具本体与内叶墙模具A整体如图1所示的放入基面上时,模具本体与内叶墙模具A之间的空间就形成了供水泥浇筑的直角槽状的浇筑区域。当在浇筑区域内铺设钢筋、浇注水泥乃至等待水泥硬化后,拆除模具本体及内叶墙模具A,即可获得带有门洞的预制墙体。为便于描述,此处采用常见的长方形门洞为例,对应的模具本体外形呈角槽形框架状,具体如图1-6所示。为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快拆性及对阴角的保护性,通过将模具本体的槽底截断一次,槽边截断至少一次,从而获得多块可拆装的子模。具体至图1-6所示结构中,其槽底被截断一次而槽边也被分别截断一次,从而获得两组角端子模10及两组直边子模20。考虑到方便直边子模20沿铅垂方向的快速拔出,需要将直边子模20设计为如图2-6所示的直角梯形构造。槽底截断面b与上述宽边的夹角为80°,以方便角端子模10沿平行基面的水平向作水平拔模动作。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如图2-3所示的,本技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门洞组合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洞组合模具,包括直角槽框状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外壁构成模腔面;其特征在于:以垂直基面方向为铅垂方向,在模具本体的两条彼此平行的槽边上分别作至少一道槽边截断面(a),且在槽底处作一道槽底截断面(b),槽边截断面(a)与槽底截断面(b)均为铅垂面以便截断上述相应槽底及槽边,并将模具本体分为两组角端子模(10)及两组直边子模(20);所述角端子模(10)外形呈“L”字状从而构成模具本体的两个角端;在铅垂方向的投影上,所述槽底截断面(b)所形成的投影线平行其中一个角端子模(10)的尖端所指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洞组合模具,包括直角槽框状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外壁构成模腔面;其特征在于:以垂直基面方向为铅垂方向,在模具本体的两条彼此平行的槽边上分别作至少一道槽边截断面(a),且在槽底处作一道槽底截断面(b),槽边截断面(a)与槽底截断面(b)均为铅垂面以便截断上述相应槽底及槽边,并将模具本体分为两组角端子模(10)及两组直边子模(20);所述角端子模(10)外形呈“L”字状从而构成模具本体的两个角端;在铅垂方向的投影上,所述槽底截断面(b)所形成的投影线平行其中一个角端子模(10)的尖端所指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洞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直边子模(20)外形呈直角梯形板状构造;直边子模(20)的梯形斜边与上述槽边截断面(a)重合,且直边子模(20)的梯形顶边面抵靠于基面上,直边子模(20)的梯形底边位于模具本体的朝向操作人员所在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洞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截断面(b)与模具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生孙效明高则炎邵徽斌李朝阳吴宇王白龙胡欣万伯祥杜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宝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