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56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5.5‑10.5%、羟乙基纤维素2.3‑10%、酚醛树脂7.8‑30%、二氧化钛微粉3‑18%、改性丙烯酸乳液7.5‑10%、纳米红外陶瓷粉5‑30%、丙二醇8.2‑10.5%、乙二醇5.5‑7.8%、蛭石粉16‑30%以及助剂15‑3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通过优化涂料中的组份以及组份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涂料涂覆后形成的涂层的隔热节能性,降低了船体内部与外部热交换的速度,使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的船舶的内部热量不易散热,有利于节能环保。

A heat insulation energy-saving hull pain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insulation energy-saving hull pain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heat insulation energy-saving hull paint by mass percent: high infrared reflection compound 15 45%, 11 15%, cellulose ether water-soluble acrylic resin 8 15%, 6 23%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silane coupling agent 5.5 8%, silica aerogel microspheres 5.5 10.5%, 2.3 10%, hydroxyethyl cellulose phenolic resin 7.8 30%, 18%, 3 TiO2 powder modified acrylic emulsion, 7.5 10% nm infrared ceramic powder 5 30%, 8.2 propylene glycol, ethylene glycol 10.5% 5.5 7.8%, 16 and 30% vermiculite powder agent 15 34%. The invention of the heat insulation energy-saving hull paint by optimizing the coating of the component and component content, heat insulation coating is formed so as to improve the coating after the lower hull internal and external heat exchange rate, so that the internal heat of ship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ating is not easy to heat, is conducive to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船舶涂料是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各部位,能够满足防止海水、海洋大气腐蚀和海洋生物附着及其他特殊要求的涂料的统称。通过在船舶的表面以及零部件上涂覆涂料,能够对船体及其零部件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然而,现有的船舶涂料虽然能够避免海水以及大气的侵蚀,但是涂覆后形成的涂层隔热节能性较差,在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船体内部热量的散热,不利于节能环保。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5.5-10.5%、羟乙基纤维素2.3-10%、酚醛树脂7.8-30%、二氧化钛微粉3-18%、改性丙烯酸乳液7.5-10%、纳米红外陶瓷粉5-30%、丙二醇8.2-10.5%、乙二醇5.5-7.8%、蛭石粉16-30%以及助剂15-34%;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防沉剂以及固化剂,所述分散剂选自微晶石蜡、聚乙烯蜡、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矿物油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流平剂选自硅油、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防沉剂选自聚烯烃蜡和/或聚酰胺蜡,所述固化剂选自脂环族多胺、叔胺、三氟化硼络合物、芳香族多胺、双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改进,所述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为氧化镁铝、碳化镁、氧化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改进,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蜡和聚乙二醇形成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改进,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改进,所述流平剂为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改进,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聚氨酯树脂2~4.8%和聚丙烯酸树脂1.5~4.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改进,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防紫外功能粉体8~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改进,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5.5-10.5%、羟乙基纤维素2.3-10%、酚醛树脂7.8-30%、二氧化钛微粉3-18%、改性丙烯酸乳液7.5-10%、纳米红外陶瓷粉5-30%、丙二醇8.2-10.5%、乙二醇5.5-7.8%、蛭石粉16-30%、助剂15-34%、聚氨酯树脂2~4.8%、聚丙烯酸树脂1.5~4.5%以及防紫外功能粉体8~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改进,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增稠剂4.5~8.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制备方法,其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5.5-10.5%、羟乙基纤维素2.3-10%、酚醛树脂7.8-30%、二氧化钛微粉3-18%、改性丙烯酸乳液7.5-10%、纳米红外陶瓷粉5-30%、丙二醇8.2-10.5%、乙二醇5.5-7.8%、蛭石粉16-30%以及助剂15-34%;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第一混合组份,按质量百分比将所述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蛭石粉16-30%混合,并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加热混合,同时按照30-40ml/min的速度同步滴加所述助剂的二分之一;S2、制备第二混合组份,按质量百分比将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5.5-10.5%、羟乙基纤维素2.3-10%、酚醛树脂7.8-30%、二氧化钛微粉3-18%、改性丙烯酸乳液7.5-10%、纳米红外陶瓷粉5-30%、丙二醇8.2-10.5%、乙二醇5.5-7.8%混合,并在1000~1500r/min的速度下高速搅拌混合,同时按照30-40ml/min的速度同步滴加剩余所述助剂的二分之一;S3、将步骤S1和S2得到的第一混合组份和第二混合组份加入到高压釜中进行混合,并静置48-52h,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通过优化涂料中的组份以及组份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涂料涂覆后形成的涂层的隔热节能性,降低了船体内部与外部热交换的速度,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涂料的船舶的内部热量不易散热,有利于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5.5-10.5%、羟乙基纤维素2.3-10%、酚醛树脂7.8-30%、二氧化钛微粉3-18%、改性丙烯酸乳液7.5-10%、纳米红外陶瓷粉5-30%、丙二醇8.2-10.5%、乙二醇5.5-7.8%、蛭石粉16-30%以及助剂15-34%。其中,所述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为氧化镁铝、碳化镁、氧化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防沉剂以及固化剂。具体地,所述分散剂选自微晶石蜡、聚乙烯蜡、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矿物油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流平剂选自硅油、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防沉剂选自聚烯烃蜡和/或聚酰胺蜡,所述固化剂选自脂环族多胺、叔胺、三氟化硼络合物、芳香族多胺、双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蜡和聚乙二醇形成的混合物。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所述流平剂为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聚氨酯树脂2~4.8%、聚丙烯酸树脂1.5~4.5%、防紫外功能粉体8~1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S1、制备第一混合组份,按质量百分比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5.5‑10.5%、羟乙基纤维素2.3‑10%、酚醛树脂7.8‑30%、二氧化钛微粉3‑18%、改性丙烯酸乳液7.5‑10%、纳米红外陶瓷粉5‑30%、丙二醇8.2‑10.5%、乙二醇5.5‑7.8%、蛭石粉16‑30%以及助剂15‑34%;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防沉剂以及固化剂,所述分散剂选自微晶石蜡、聚乙烯蜡、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矿物油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流平剂选自硅油、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防沉剂选自聚烯烃蜡和/或聚酰胺蜡,所述固化剂选自脂环族多胺、叔胺、三氟化硼络合物、芳香族多胺、双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5.5-10.5%、羟乙基纤维素2.3-10%、酚醛树脂7.8-30%、二氧化钛微粉3-18%、改性丙烯酸乳液7.5-10%、纳米红外陶瓷粉5-30%、丙二醇8.2-10.5%、乙二醇5.5-7.8%、蛭石粉16-30%以及助剂15-34%;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防沉剂以及固化剂,所述分散剂选自微晶石蜡、聚乙烯蜡、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矿物油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流平剂选自硅油、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防沉剂选自聚烯烃蜡和/或聚酰胺蜡,所述固化剂选自脂环族多胺、叔胺、三氟化硼络合物、芳香族多胺、双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为氧化镁铝、碳化镁、氧化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蜡和聚乙二醇形成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消泡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聚氨酯树脂2~4.8%和聚丙烯酸树脂1.5~4.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防紫外功能粉体8~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节能型船壳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节能型船壳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高红外线反射化合物15-45%、纤维素醚11-15%、水性丙烯酸树脂8-15%、水性聚氨酯树脂6-23%、硅烷偶联剂5.5-8%、二氧化硅气凝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陈廷生程智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晟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