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降低支架内力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9487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降低支架内力的系统,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包括在桥墩处设置的钢梁架设作业面,在桥墩两旁分别设置的墩旁支架,在桥墩墩顶和墩旁支架上向桥墩两旁拼装延伸的若干节间钢桁梁,桥墩墩顶与钢桁梁之间设有墩顶支垫,墩旁支架顶与钢桁梁之间还设有顶升装置和支架支垫,且顶升装置位于支架支垫旁靠墩顶支垫的一侧,支架支垫包括底部的基础支垫和顶部的若干块可抽取的调节垫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墩旁支架所承担的荷载将大大减小,从而提高结构安全系数,降低施工风险。

A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support of a steel beam with symmetrical double cantilever

To reduce the internal force of support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ymmetric double cantilever beam,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ridge engineering,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piers steel girder erection work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pier on both sides of the pier side bracket, a plurality of section steel truss extends to the pier on both sides of the pier top and assembled at the pier side bracket the pier top support pa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ier and the steel truss girder, lifting device and a support pa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racket beside the pier top and steel truss beam, and the lifting device is positioned in the support pad near the pier top support pa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pad includes a bottom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ad a plurality of removable adjustable cushion block. The load to be borne by the support of the utility model pier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thus improving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structure and reducing the construction r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降低支架内力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在钢梁搭设支架进行双悬臂对称拼装过程中降低支架内力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施工工艺在目前桥梁建设领域应用广泛,一般施工方法为,在墩旁安装支架,通过塔吊、浮吊等设备,将墩顶两节间或四节间钢梁吊装到支架上进行拼装,而后,钢梁往两个方向对称双悬臂拼装。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过程中,在竖向方向,钢梁受到两侧墩旁托架和桥墩共三处支撑。因悬臂架设时,钢梁在自重作用下,将发生下挠,且下挠量越来越来,最终形成类似于“⌒”形状的拱状结构。在此种受力状态下,主墩和墩旁支架间所分配荷载不协调,且支架刚度越大,支架最终所分担的荷载将越大,从而使支架处于不利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支架抽垫板内力降低方法,墩旁支架所承担的荷载将大大减小,从而提高结构安全系数,降低施工风险。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降低支架内力的系统,包括在桥墩处设置的钢梁架设作业面,在桥墩两旁分别设置的墩旁支架,在桥墩墩顶和墩旁支架上向桥墩两旁拼装延伸的若干节间钢桁梁,桥墩墩顶与钢桁梁之间设有墩顶支垫,墩旁支架顶与钢桁梁之间还设有顶升装置和支架支垫,且顶升装置位于支架支垫旁靠墩顶支垫的一侧,支架支垫包括底部的基础支垫和顶部的若干块可抽取的调节垫块。作为选择,支架支垫接触支撑钢桁梁,此时顶升装置与钢桁梁不接触;或者,顶升装置接触支撑钢桁梁,此时支架支垫与钢桁梁不接触。作为进一步选择,顶升装置为千斤顶。作为选择,基础支垫由若干块厚垫块层叠组成,调节垫块为层叠的薄垫块。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工作过程为:通过在钢梁双悬臂拼装过程中,在悬臂拼装钢梁至某一节间的时候,通过千斤顶顶升使得支架支垫支点脱空,而后抽掉一部分调节垫块,以消除此时墩旁支架已经分担的荷载,将荷载全部或绝大部分转移到桥墩上。此后,继续对称悬臂拼装钢梁至最大悬臂长度,进而至上墩状态,墩旁支架所承担的荷载将大大减小,从而提高结构安全系数,降低施工风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可有效降低支架内力,从而提高结构安全系数,降低施工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钢桁梁墩顶节间在支架上拼装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中X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钢桁梁双悬臂拼装至第5节间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中X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支架抽垫块步骤中千斤顶起顶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中X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支架抽垫块步骤中抽垫块状态示意图;图8是图7中X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钢桁梁双悬臂拼装至上墩状态示意图;图10是图9中X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桥墩,2—墩旁支架,3—钢桁梁,4—墩顶临时连接,5—墩顶支垫,6—支架支垫,7—千斤顶,8—普通垫块,9—薄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一种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降低支架内力的系统,包括在桥墩1处设置的钢梁架设作业面,在桥墩1两旁分别设置的墩旁支架2,在桥墩1墩顶和墩旁支架2上向桥墩1两旁拼装延伸的若干节间钢桁梁3,桥墩1墩顶与钢桁梁2之间设有墩顶支垫5,墩旁支架2顶与钢桁梁3之间还设有顶升装置(例如本实施例的千斤顶7)和支架支垫6,且千斤顶7位于支架支垫6旁靠墩顶支垫5的一侧,支架支垫6包括底部的基础支垫和顶部的若干块可抽取的调节垫块。作为选择,基础支垫由若干块厚垫块的普通垫块8层叠组成,调节垫块为层叠的薄垫块9。该系统使用时,支架支垫6接触支撑钢桁梁3,此时千斤顶7与钢桁梁3不接触;或者,千斤顶7接触支撑钢桁梁3,此时支架支垫6与钢桁梁3不接触。以某大桥某墩处112m跨钢梁架设为例,每跨钢梁共设置10个节间,在该桥墩处设置一个钢梁架设作业面。如图1、2所示,在桥墩1两旁分别设置墩旁支架2,墩顶四个节间通过塔吊吊装至墩旁支架2上进行拼装,并拼装架梁用桥面吊机;墩顶与钢桁梁3之间设有墩顶支垫5,墩旁支架2顶与钢桁梁3之间设有顶升装置(例如本实施例的千斤顶7)和支架支垫6,且千斤顶7位于靠墩顶支垫5的内侧,支架支垫6包括底部的基础支垫(例如本实施例的若干块普通垫块8层叠组成)和顶部的若干块调节垫块(例如本实施例的薄垫块9);如图3、4所示,由桥面吊机往两侧对称双悬臂拼装其余节间钢桁梁3至跨中某节间;经计算分析,在支架支垫6处抽掉薄垫块9厚度分别为0mm、-10mm、-15mm、-20mm、-25mm情况下,支架支垫6处支点与墩顶支垫5处支点所分担的荷载分别如下表示。因此,如图5至8所示,为了改善墩旁支架2受力状态,经计算分析后,考虑分别在第五、六节间安装完成时,分两次分别抽出支架支垫6顶部的10mm的薄垫块9,共计20mm,此抽取高度下,每次抽取薄垫块9(10mm)后支架支垫6处将产生的累计变形差值超过该次抽取高度(10mm),2次抽取薄垫块9后(总体抽取高度20mm)支架支垫6所承担荷载为最大悬臂状态下达到的最大受力状态的40%~60%,从而将前六个节间钢桁梁3拼装时对墩旁支架2形成的荷载转移到桥墩1上。具体实现方式为:当架设至第五节间后,由布置于墩旁支架2顶处支架支垫6旁靠墩顶支垫5的一侧的千斤顶7,将钢桁梁3顶起,使得支架支垫6处支垫脱空处于松弛状态,其后按照计算需要,抽掉10mm薄垫块9;第六个节间架设完成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从支架支垫6处抽掉10mm薄垫块9。如图9、10所示,钢桁梁3继续双悬臂拼装至上墩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降低支架内力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降低支架内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桥墩处设置的钢梁架设作业面,在桥墩两旁分别设置的墩旁支架,在桥墩墩顶和墩旁支架上向桥墩两旁拼装延伸的若干节间钢桁梁,桥墩墩顶与钢桁梁之间设有墩顶支垫,墩旁支架顶与钢桁梁之间还设有顶升装置和支架支垫,且顶升装置位于支架支垫旁靠墩顶支垫的一侧,支架支垫包括底部的基础支垫和顶部的若干块可抽取的调节垫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对称双悬臂拼装时降低支架内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桥墩处设置的钢梁架设作业面,在桥墩两旁分别设置的墩旁支架,在桥墩墩顶和墩旁支架上向桥墩两旁拼装延伸的若干节间钢桁梁,桥墩墩顶与钢桁梁之间设有墩顶支垫,墩旁支架顶与钢桁梁之间还设有顶升装置和支架支垫,且顶升装置位于支架支垫旁靠墩顶支垫的一侧,支架支垫包括底部的基础支垫和顶部的若干块可抽取的调节垫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为唐启马勇韩治忠项梁唐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